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高溫天出汗多身體易產生異味,實用祛味小招請收好!

高溫天出汗多身體易產生異味,實用祛味小招請收好!

每個人的體味是獨一無二的。

最近因為天氣熱、出汗多等原因,

難免會比平時產生更大的體味。

有些不好的氣味會影響自己的形象,

該如何祛除難聞的體味呢?

1、頭髮

頭髮是女人身體的第一視點,可是卻經常被忽視。它時時暴露在外,出入於濕雜著各種氣味的場所,成為外界異味的第一受害者。夏天愛出汗,頭髮也容易變得油膩。即便每天洗頭髮,但到了晚上,頭髮就打結,聞上去,也有股酸酸的味道。

祛味妙招:

1、每天洗頭前把頭髮用熱毛巾包起,讓頭皮的毛孔充分張開。然後用指腹按摩頭皮,把毛孔里的油脂徹底清除出來。使用弱酸性的(pH值在5.5-6.5之間)洗髮水,會使你的秀髮很快恢復原有的光澤和柔順,降低吸附性能。

2、對於愛好游泳的你來說,游泳後用橄欖油或者髮乳按摩頭髮,然後再用熱的毛巾將頭髮包起來,大約5分鐘以後洗凈頭髮。

3、中藥調理內分泌的同時,還有些家常方法。可以多喝加薄荷和冰糖的菊花茶;還可用茶水來梳頭。

4、隨身攜帶一把梳子,當你感覺自己頭髮有異味時,可以用梳子梳理頭髮,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一般健康的頭髮用這樣的方法都可以比較容易地將異味去除,並促進發質柔順。

2、腋下

腋下汗腺屬於大汗腺,大汗腺排出的汗水略帶粘稠度,含有蛋白質、脂質等物質,被細菌分解後產生了許多不飽和脂肪酸和氨。這些物質具有揮發性,散發出令人尷尬的味道。因此腋下的氣味也就比其他部位來得重。

異味根源:

1、毛髮濃密:毛髮較濃密的人,大、小汗腺也相對分泌旺盛,尤其是大汗腺密集的腋下更易多汗。

2、喜肉食:吃肉吃得多的人體質呈酸性,代謝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過多,汗液也會酸化產生異味。

3、精神壓力大:情緒激動、緊張時,腋下大汗腺分泌就會活躍起來,易產生異味。

4、遺傳:父母中一人有狐臭,狐臭遺傳幾率是50%,如果父母都有狐臭,你十有八九跑不了。

祛味妙招:

1、在夏天剃掉腋毛,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減少腋下異味產生。

2、挑選一些合適自己的止汗爽身產品,比如止汗劑和體香劑的複合配方。鋁鹽化合物可以抑制出汗,而殺菌配方可以抑制體表細菌滋生,防止汗液分解。

3、用一些添加檸檬酸等成分的護膚品來潤膚保濕,調整肌膚的pH值,如蘆薈萃取、鱷梨油、海狸油和尿囊素。

4、用3%-5%的福爾馬林浴液外塗,每日一次。可以使局部皮膚蛋白凝固,從而起到破壞毛囊,汗腺開口的作用,使汗液分泌及排泄減少。適合較輕的患者。

5、如果經過檢查,是嚴重的狐臭,可以去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現在的手術方法非常多,也很安全。

3、口腔

口臭是口腔中散發出來的令別人厭煩、難聞的氣味。中醫認為系機體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尤其與脾胃功能障礙關係密切。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消化道疾病,特別是胃腸道病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口臭密切相關。

口臭的原因很多,85%的口臭源自口腔問題。患有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其分解產生出硫化物,從而產生口臭。

祛味妙招:少吃辛辣食物,中藥佩蘭喝一喝

1、預防口臭的發生,可以配用中藥佩蘭10克,用其代茶沏著喝,一天1—2次。如果在外面不方便,也可以嚼一嚼口香糖,但這隻能暫時掩蓋口腔異味,並不能從根本上去除。

2、首先堅持每天早晚刷牙,飯後使用具有殺菌消炎功效的漱口水;

3、儘可能少抽煙喝酒,增加飲水量,飲食要清淡,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以及不易消化的、油膩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如綠豆。

4、咀嚼茶葉、用淡鹽水漱口也可以緩解口臭。

四、足部

除了腳心極易出汗,腳底角質厚,就給細菌的滋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間。足部分泌的皮脂和角質混合,一天下來細菌會增加10萬倍!

祛味妙招:葛根、白礬烘乾,研成粉混合泡腳

預防腳臭的關鍵是保持腳部乾爽、不出汗。

1、可去中藥店買葛根30克、白礬(或枯礬)10克,將其烘乾研成粉末後,加適當的溫水,混合後泡腳,每天1—2次,每次20分鐘左右。葛根性涼,具清熱降火排毒的功效,白礬具有解毒抗菌的作用,兩者結合泡腳,可起到保持腳部乾爽的作用。

2、可在水中加入10—15毫升米醋,調勻後用來泡腳,每晚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浸泡幾次後,也可見效。

這些祛味小招你學會了嗎?

如果體味特別嚴重,

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建議去醫院諮詢醫生。

來源:99健康網、網易、優活健康網、生命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經 的精彩文章:

蹲久了站起來頭暈是貧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真相是
一家三口吃了這種菜竟然被送進了ICU 醫生提醒:不要隨便嘗鮮

TAG:長壽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