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矽谷洞察官方網站(http://www.svinsight.com)

大家好,聽說國內高溫得不行了?沒事……矽谷最近也成火爐了……大家一起熱!那如果來個機器人給你做杯冰沙降降溫可好?

本周技術前沿可以說是很先進、很好玩啊!除了有初創公司搗鼓的冰沙機器人,還有美國高校開發的有觸覺的假肢能摘葡萄、美國知名葯企曝光有望長效抗艾滋病的藥物,趕緊來看!

初創公司

夏天想喝冰沙?機器人來給你做一杯!

矽谷一家初創公司 Blendid 正在通過機器人製作冰沙。其公司的數據科學家為每種飲品成分收集了數百張圖像,以訓練深度神經網路來準確發現各種成分,機器人本身還搭載了22個感測器。

這家矽谷機器人公司使用的是由英偉達 Jetson 超級計算機驅動的人工智慧,希望快速提供可定製的果汁和蔬菜混合物。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今,客戶可以在下訂單前自定義成分選擇。在顧客選擇可選配料後,機器人會自動調整其他配料,使冰沙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質地,並保持正確的份量。

Blendid 的冰沙機器人現已安裝在舊金山大學校園,灣區某家高科技公司的自助餐廳和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有計劃將繼續在斯坦福大學校園安裝。

有沒喝過的小夥伴來說一說,好不好喝?小探準備找時間去喝喝看……

自動跟隨系統讓一位司機開兩輛開車!

本周,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的自動駕駛汽車研討會上,一家矽谷創業公司 Peloton 推出了自動跟蹤系統「Automated Following」,這是一種新的自動駕駛系統,被認為可以通過複製人為驅動的卡車的動作,讓後面一輛卡車「跟蹤前一輛卡車前進」。

這個「自動跟蹤系統」的工作原理是:複製人力驅動卡車的轉向和制動指令,從而形成兩輛車前後成「排」前進。「我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在 8 輛車中實現商業化自動化跟蹤,」該公司首席執行官 Josh Switkes 表示。當然,該公司並未說明測試 Automated Following 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到什麼階段了(大家都知道,自動駕駛有按L1-L5分類的)。

該技術如果成功實現的話,被認為將可能為卡車運輸公司節省大量資金,比如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更不用說減少擁堵,碳排放和事故。

大公司

畫像師要失業了?GAN 生成的油畫像讓你有 「專屬」 的油畫像

麻省理工大學和 IBM Watson 聯合實驗室本周發布一款名為 AI Portraits Arts 的網站,可以把任何人類的圖像變成一幅很有文藝復興風格的油畫。比如這是埃隆?馬斯克: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髮際線畫得太高了!再來一張: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像嗎?底下基努里維斯更像,甚至連略帶憂鬱的眼神也完美還原啊……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別以為只是靜態照片可以變成油畫,動態視頻也不在話下: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該研發團隊說,他們用足足 45000 張肖像畫餵給 AI,才訓練成了這個 AI 靈魂畫師。它不僅畫風多變,還能自己掌握抽象化程度。具體怎麼做到的呢?有兩部分:GAN 里的生成器負責生成圖畫,判別器負責「把關」,確保畫能以假亂真。

生成器里有大量 AI 畫像,這些畫像都是從人類畫作修改而成的。然後,系統按著照片生成畫像,把一個向量(Latent Vector)映射到這些海量 AI 畫像里和照片最接近的一幅。圖像生成後,為確保照片和所生成圖像相似,團隊設計了一個 Inverter,可以從照片里近似出一個向量,用來找到潛在空間里最合適的那個向量。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我們之前玩過的風格遷移。GAN 生成的圖像,臉部線條、風格、背景細節等都是 AI 自己選擇與設計的,比風格遷移高級很多。相比下,風格遷移通常是簡單地改變顏色、相當於加了 「濾鏡」,但照片的要素保持不變、也不是再創造。

對比下,比如這是原圖: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這是風格遷移: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這是文藝復興版油畫像: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不說了,小探也準備去玩玩復古風………但目前網站由於訪問量過大,已經 404了...網址在此,拿走不謝:https://aiportraits.com/

IBM 開源新型AI工具,加速癌症研究

近日,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第18屆歐洲計算生物學會議(ECCB)和第27屆分子生物學智能系統會議(ISMB)上,IBM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三種旨在加速癌症研究的機器學習解決方案:

1)PaccMann(基於多模式注意力神經網路的抗癌化合物敏感性預測):這是一種多模式深度學習解決方案,它使用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來幫助預測病變組織中的細胞將如何響應給定的藥物。

2)INtERAcT(交互作用網路影響):這是一種從科學出版物中自動提取知識的工具,譬如從與癌症相關的有價值的科學論文中自動提取數據。INtERAcT的一個特殊優勢是能夠推斷特定疾病背景下的組織交互作用。與健康組織中正常的交互作用的比較可能有助於深入了解疾病機制。

3)PIMKL(路徑誘導的多核學習):這是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根據分子數據產生可解釋性的表型預測,這有利於醫生基於從患病組織樣本獲得的分子數據預測疾病進展,並對患者進行量身定製的治療。

艾滋病預防有望?默克公司發明皮下植入防艾裝置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艾滋病是無法被預防的,但現在這種想法或許有望被顛覆。

7 月 23 日,默克公司(MSD)在 2019 國際艾滋病學會會議上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只有火柴大小的塑料材質皮下植入物,該植入物可以被植入到手臂皮膚下,進行藥物緩釋,能在 1 年有效期內幫佩戴者預防 1 型艾滋病毒感染。

該裝置只有 2 毫米粗、4 厘米長,非常小巧。裝置中的長效抗艾滋病毒藥物名為 「islatravir」(MK8591),是默克公司研發的一種核苷逆轉錄酶抑製劑。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該裝置十分小巧。圖自《紐約時報》,版權屬於原作者)

據報道,islatravir 的藥效是之前 HIV 藥物的 10 倍,由於其很少劑量就能見效,因此這款藥物的副作用更低。此外,該藥物在人體內的半衰期長達 5 天,這就意味著其給葯頻率低於其他 HIV 藥物,能夠進一步降低藥物副作用。

目前,進行在老鼠和猴子身上的試驗已證明了 islatravir 抗艾滋病的有效性。如果這款藥物能被臨床推廣,相信會對艾滋病的預防起到很大的作用。

美國高校

假肢也能有觸覺了!猶他大學研發高科技假肢

假肢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在7 月 25 日最新一期的《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猶他大學研發小組最新開發的一款機器人手臂:盧克臂(Luke Arm)的突破之處在於,它能為佩戴者提供觸覺,讓佩戴者使用更靈活。

「盧克臂」 的信號系統由猶他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 Gregory Clark 所領導的猶他大學研究小組研發,該系統允許假肢手臂接入佩戴者的神經系統,實現大腦向機械手臂發送動作信號。

肢體健全的普通人在剛剛接觸物體的那一刻,會有一股神經脈衝信號沿著神經傳入大腦,隨後逐漸減弱。此款機械手臂就是要模擬這一過程。為此,研究人員在機械手臂上安裝了能夠通過陣列向神經發送信號的感測器,以模仿手抓東西時的感覺。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佩戴者用盧克臂可以完成摘葡萄等精細手部動作,

圖片版權屬於 University of Utah Center for Neural Interfaces)

該系統主要使用了猶他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榮譽傑出教授 Richard A. Normann 的一項重要發明——猶他斜電極陣列(Utah Slanted Electrode Array)。該陣列由 100 個微電極和導線組成,研究者把它們植入截肢者前臂的神經,並與身體外部的電腦相連。陣列解析來自手臂中的神經信號,通過計算機將它們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後指揮機械手臂的移動,讓假肢佩戴者使用更靈活。

對老鼠大腦導航系統的研究,或將改進汽車及機器人的導航

根據波士頓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老鼠在大腦的紋狀體中具有專門的腦細胞,為它們提供周圍環境的地圖。研究人員認為人腦也可能有這些神經元,但任然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

該研究為大腦導航系統的運作提供了寶貴的見解,這些知識可以幫助創建更智能的自動駕駛汽車,讓它們可以繞過障礙物以及生物體。

該研究源於波士頓大學的腦科學教授 Michael Hasselmo 實驗室。目前,他們只研究了這些老鼠大腦的邊界細胞如何對牆壁這樣的靜態目標做出反應。

在未來的研究中,他們希望解決細胞如何響應更動態的邊界和目標,如移動物體或人。他們還在研究這些細胞如何在黑暗環境,也就是視覺信息依賴較少的環境中作出反應。

斯坦福大學研究員:設計電子遊戲為科研服務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 Rhiju Das和Ingmar Riedel-Kruse 都非常喜歡玩電子遊戲。他們也都開發了自己的遊戲,而目的是為了助力科研。

機器人做冰沙,假肢能摘葡萄!馬斯克秒變復古風…|技術前沿洞察

Das 是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他開發了 Eterna,這是一款在線益智遊戲,玩家為基於 RNA 的藥物設計分子。Eterna 已經吸引了超過 20 萬名玩家,這些非專家開始撰寫他們自己的同行評審手稿,並在斯坦福大學組織了年度 Eternacon 大會。

Riedel-Kruse 專註於教育遊戲。在這個領域,他開發了一些生物遊戲,讓玩家可以在這裡與活細胞進行遊戲互動,例如一款讓人們用尋光微生物踢足球的遊戲。

Das 和 Riedel-Kruse 都致力於將玩家們的一些成熟的遊戲玩法轉化為實驗室成果,並會獎勵這些貢獻者。他們認為,遊戲的發展是嚴肅科學研究更進一步的潛在強大途徑。

海外高校

走路情況、夜間玩不玩手機就能判斷你是什麼性格了?!

來自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科學家聲稱,已能通過電話位置和使用人走路的步伐速度,這些檢測到的常見行為來判斷五種人格特徵。

「我們走路的速度,走得多快,或者我們在夜間拿起手機時的活動是經常遵循某種模式的,這些模式對我們的性格類型有很大的影響。」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 Flora Salim 公開宣稱。

據研究團隊表示,目前他們研究是只基於 52 名參與者得出的結論,他們計劃在更大範圍內重複他們的實驗。

研究結論包括哪些呢:工作日晚上一貫運動的人通常更內向,而外向的人表現出更多隨機模式,因為他們可能會遇到不同的人,並且會採取無計劃的選擇;友善和富有同情心的女性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打電話;盡職盡責,有組織的人不會經常在很短的時間內聯繫同一個人;敏感或神經質的女性經常檢查她們的手機或經常深夜用電話……

所以,大家覺得這結論準不準?看完今天的技術前沿,你對哪條印象最深刻?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矽谷洞察官方網站(http://www.svinsight.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研究人員教人工智慧連接視覺和觸覺等感官 | 矽谷洞察
《細胞》重磅連發:記憶可「遺傳」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