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朱明清

人物介紹:朱明清, 1928年8月出生於四川合江,1950年1月,在重慶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2軍軍政大學三分校。1950年6月畢業分配在12軍後勤部任文化教員。1951年3月隨12軍入朝。先後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三兵團第12軍後勤部、12軍野戰一分院、野戰醫療一所、野戰醫療三所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二分部十六大站機動二院任文化教員。經歷了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1954年在文化大進軍中因工作表現突出榮立三等功。1955年回國。

69年前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對於今天的青年人來說已經漸行漸遠。但是,歷史終究是不能忘記的。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朱明清向志願者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在蘆淞區建寧街道,老城區的小巷深處,有一家「共同體大健康」生命周期養老服務機構。在這裡,志願者會幫助老人整理專屬故事板,幫助老人回憶往昔;同時也讓護理員通過故事板了解老人的過去,激發對老人的尊敬。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的故事。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志願者整理的朱明清故事板

初見慈祥的朱明清老人

銀白的頭髮、慈祥的笑容、嬌小卻抖擻的身姿,正與兒時記憶中奶奶的形象一模一樣。「快進來,快進來……」朱奶奶熱情地招呼著。

是什麼讓一個柔弱的女子毅然投身到朝鮮戰場的槍林彈雨中?上戰場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戰爭是什麼樣的?無數的問號等待著被逐個拉直。朱明清自豪地說,雖然她沒有立過大功,但她和所有渡過鴨綠江的女兵一樣,沒有投降、當逃兵,她們淌了汗,流了血,負了傷,個個都是好樣的。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朱明清在朝鮮野戰醫院時期的照片

她們不僅要和男兵們一樣爬雪山、趟冰河,在沒有路的山脈里負重行軍;她們在敵人的炮彈掃射下深入前線,完成慰問演出任務;她們在寒風中敲開結冰的河面清洗紗布,冒著彈雨護送傷員;她們背著100多斤的糧食、彈藥給前方軍隊送補給。「穿上軍裝,就要對得起這身軍裝!」朱明清笑盈盈的,眼睛泛著光。

1950年1月,朱明清在重慶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2軍軍政大學三分校。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她和所在的12軍奉命作為第二批入朝參戰部隊,從重慶坐輪船到達漢口,轉乘軍用列車到河北束鹿縣短暫休整。春節後再乘軍用列車到達遼寧丹東寬甸縣,部隊在此進行了一個星期的過江準備訓練。1951年3月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朱明清在軍大時期的照片

過了江的都是英雄

朱明清是重慶解放後的第一批女兵,也是第一次上戰場。當時年齡最大的23歲,最小的才13歲。憶往昔,她說得最多的是「過了江的都是英雄」。「在那個時代,參軍是一種時尚。」朱明清笑著回憶,「起初,我們憑著一腔革命熱情,對戰爭毫無概念,但是一過江,我們全都改變了。」

剛到鴨綠江邊,我們就迎來第一個考驗:過江大橋已炸得支離破碎,橫在滔滔江水上的是一根根枕木。我們個子小,很多人都是一步一步爬過去的,不敢低頭看江水,害怕掉下去。跨過江,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僅一江之隔,一邊是祖國寧靜美麗的丹東市,一邊是朝鮮境內被炸得瓦礫遍地、屍橫遍野的新義州,使命感撞擊著每個戰士的心——決不能讓這種情景發生在祖國。

白天飛機炮彈在頭頂轟炸不停,只有晚上稍微安全。只能晝伏夜出在崎嶇山路上跋涉。姑娘們腳小,部隊發的鞋子偏大,她們只能往鞋裡塞樹葉撐著,時間一長,樹葉都爛在鞋子里,腳底、腳趾也磨出了血泡,姑娘們用樹刺挑破血泡後照樣前行。途中只能就著雪水和背著的炒麵充饑,洗漱成了比登天還難的事,姑娘們身上頭上都長上了虱子,大家索性剃成光頭……不管條件多麼艱苦,每個戰士都咬牙堅持到底,不願意自己掉隊被送回國。

經過二十多天艱苦的日夜行軍,她們終於到達前線,隨即投入五次戰役。朱明清所在的後勤機關,男兵們下師團去工作,女兵們到野戰醫院護理傷員。第一階段我軍節節勝利,圓滿地結束了戰鬥。休整數日,朱明清所在的野戰醫院奉命參加上甘嶺戰役,她和戰友負責野戰二分院傷員的搶救和後轉任務。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朱明清和野戰醫院戰友在朝鮮山溝中合影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朱明清在野戰醫院的防空洞里給傷員讀報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即使對戰爭史知之甚少的人,也會因為電影《上甘嶺》及那首插曲《我的祖國》而了解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但提起初到上甘嶺的印象,朱明清說,電影固然好看,但它終究是後來的藝術作品,而不是現場的真實記錄。上甘嶺是個朝鮮的小村子,真實的上甘嶺遠比電影殘酷。當時的情境之下,那樣慘烈的戰鬥,也遠遠超過電影的描寫。

在上甘嶺戰役持續的幾十天里,大雪封山,氣溫在零下四十攝氏度,她們上山爬著走,下山滑著走,鞋子、褲子都結了冰,磨得腿腳生疼,很多人患上「雪盲症」。據她講述,由於轟炸不斷,她們要像男戰士一樣隨時轉運受傷傷員。白天敵機不停地轟炸掃射,不能轉運,只好把傷員放到各個山溝里(因防空洞很少)用樹枝作隱蔽,到了晚上把傷員從前線不斷地抬下來,再用汽車往後轉送,她們一天只能輪流休息三四個小時。

「和平年代的人很難想像戰爭時期部隊里的艱苦。當時從前線下來的都是重傷,有的在搶救中犧牲,有的還沒來得及搶救就停止了呼吸。朝鮮冬天最低氣溫可到零下四十攝氏度。送來的傷員絕大部分都是凍傷或燒傷,被燒傷的身體漆黑,頭髮全沒了,卻仍然堅持要上前線;沒有止痛藥,為了減輕疼痛,大冬天裡把燒傷的手、腳放在冰水裡,看著都覺得揪心。」朱明清回憶說。一次她給一位在上甘嶺戰役受傷的戰友喂飯,這位戰友說:「看護員同志,你們不要把我往後轉,我的傷不重,我還要上前線去打美國鬼子……」。其實他渾身燒得變成了炭黑,頭髮全燒沒了,只能看見嘴張開時裡面的肉紅色,但頭腦還很清醒。在場的醫護人員都深受感動。因為傷勢太重,還是把他轉到了後方醫院。象這樣的傷員有很多很多,他們只要一息尚存,就絕不放棄自己的陣地。正是這些千千萬萬可愛的志願軍戰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保家衛國,捍衛著祖國的和平和尊嚴。提起當時的景象,朱明清老人仍激動不已。

異國他鄉的婚禮

朱明清和老伴相識於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1951年5月五次戰役在谷山休整後,朱明清和老伴相識。12月在朝鮮內松寺里部隊整編,12軍衛生部總醫院和後勤部醫療合併,朱明清和老伴都在整編後的12軍後勤部醫療一所,他們在一起的工作中互有好感並確定了戀愛關係。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朱明清和同在野戰醫院工作的丈夫在朝鮮結婚合影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生效的這一天,天空即刻沒有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美軍飛機轟炸聲和震耳欲聾的槍炮聲,戰線恢復了和平的寧靜。三個月後,在恢復了和平和寧靜的戰線之下,經過組織批准,朱明清和同在野戰醫院工作的老伴在朝鮮結婚。

1953年金秋十月,在朝鮮瓦於里的一個大山溝里,舉行了簡樸而熱鬧的集體婚禮。婚禮由十二軍後勤部的首長當證婚人和主婚人。結婚照上兩個人連大紅花都沒戴,但臉上的幸福還是溢於言表。婚房是自己蓋的,稻草鋪的房頂,編好的樹枝加泥巴湊成了牆壁,糊上報紙就算牆漆。婚床是用樹木搭的,上面鋪些稻草,再鋪上結婚時部隊發的床單和一床被子,掛著的「蚊帳」則是用繳獲的美軍飛機上的降落傘做的。

在朝鮮山溝里的這場婚禮已過去了整整66年,結婚照中英姿勃勃的新郎早已離開人世。這對在戰火洗禮中結合的革命夫妻,不管是在戰時的朝鮮,還是在祖國和平的建設時期,他們摯愛一生,風雨同舟,共同走過了彼此的金婚。

撫今追昔老人感慨萬千

1955年她和老伴一起回國。69年過去了,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戰鬥和工作了四年多的年輕女兵,如今,已經是白髮蒼蒼的垂暮老者。90歲高齡,讓她時常產生幻覺,那刻骨銘心的一幕,仍歷歷在目,她永遠懷念長眠在朝鮮的同志們。

偶爾清醒時她還清晰的記得,我軍打過「三八線」,進入南朝鮮作戰時,她們跟隨大部隊行軍……

而今,在建寧街道「共同體大健康」生命周期養老服務機構,朱明清老人有志願者陪伴,專人24小時看護、疾病診療、專業護理......全程服務,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株洲抗美援朝女英雄朱明清講述: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本文作者(左二)看望朱明清奶奶

撫今追昔,無數先輩先烈用生命換來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氣壯山河、激勵奮進。正是因為有像朱明清這些勇於投身新中國建設事業的前輩,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向為國家的成長奉獻出青春和生命的前輩們致敬!

(來源/株洲發布 作者/寧翔)

編輯/索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