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在一個空調續命的無聊周日,文章同學和馬伊琍「官宣」離婚。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官宣」用語很平和、很理性、很有文化,還順便給菊廠做了廣告。

文章同學的微博除了用了好幾個繁體字之外,還用了「一別兩寬」這樣滿是線裝書氣息的高級詞。

「一別兩寬」這個詞起碼有一千年的歷史了。

這個詞出自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朝版「放妻協議」,原文如下——

蓋說夫妻之緣,伉儷情深,恩深意重。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

凡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夫妻相對,恰似鴛鴦,雙飛並膝,花顏共坐;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讎隙。

若結緣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來相對。妻則一言數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

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和韻之態。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所謂「放妻協議」,可以理解成今天的離婚協議書。

這封協議書文采斐然,琅琅上口,美輪美奐,「伏願娘子千秋萬歲」更是有丁春秋、任我行的即視感。

如果結合在一起是錯誤,不如痛快地分手來得超脫,希望你重整山河再攀高枝,也勝過兩人看不順眼互相擠兌。

夫妻之間好合好散,婦女的地位貌似不是那麼不堪,貌似沒有什麼男尊女卑。

不過,據唐代史專家介紹,這樣的「放妻協議」屬於範文,並不是每一個具體情況都會這麼和諧。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每朝每代關於夫妻之間關係的法律都不太一樣。關於離婚,主要是四種。

最常見的是「出妻」,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休妻」。丈夫給妻子寫一封休書,雙方的夫妻關係就沒有了。

女人沒地位啊!

休妻也有一些具體的規定,最主要的是「七出、三不去」。

所謂「七出」就是七種可以休妻的理由: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

「三不去」是三種不準休妻的情況,算是保護女方權益的:妻子無娘家可回,無依無靠的,不能休;為公婆服過三年喪的,不能休;與丈夫同甘共苦,後來家裡富裕的,不能休。

歷史上有不少關於名人「休妻」的故事,這裡說幾個。

第一個是孟子。

據《荀子·解弊篇》記載,孟子惡敗而出妻。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怎麼回事呢?《韓詩外傳》的全文講述了這個過程——

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向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云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

孟子發現老婆坐姿不好,就提出休妻的建議,感覺很有些借題發揮的意思。

中國古代講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唯一正規的坐姿是跪坐,也就是屁股擱在腳跟上,上身挺直,目不斜視。可是孟子的老婆是「踞坐」,也就是伸開雙腿坐著。

還好,孟母深明大義,對孟子的小題大做心知肚明,孟子休妻的願望沒有實現。

第二個是曾參。

作為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參的名氣很大,不過,他休妻的理由實在拿不上檯面,太奇葩。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據宋代汪晫撰寫的《曾子·外篇三省》記載,「曾子後母遇之無恩,而供養不衰。及其妻以蒸梨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曾子曰:『蒸梨小物爾,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況大事乎?』遂出之,終身不再娶。」

曾子要吃蒸梨,老婆把沒蒸熟的梨端上來,曾子就鬧著跟老婆離婚。人家說,這不符合「七出」啊?那條也算不上。曾子振振有詞說小事都做不好,何況大事呢?

因為曾參的堅決,他老婆就這麼被休了。

不過,曾參似乎並不是看上了別人,他休妻之後終身未娶,應該是獻身儒學大業了。

第三個是吳起。

寫了《吳子兵法》的大軍事家,在人品方面一直被人詬病,在離婚方面也出過幺蛾子。

據《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吳起示其妻以組,曰:『子為我織組,令之如是。』組已就而效之,其組異善,起曰:『使子為組,令之如是,而今也異善,何也?』其妻曰:『用財若一也,加務善之。』吳起曰:『非語也。』使之衣而歸。其父往請之,吳起曰:『起家無虛言。』」

吳起拿一條絲巾給他的老婆,讓她按照樣式織一條一模一樣的。他老婆盡心儘力,織了一條比原來更好的。結果,吳起竟然用兩條絲巾不一樣的借口,把老婆休了,岳父來求情了沒用。

吳起「殺妻求將」的事情很有名,相比之下,這個被休的,還算是好的。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第四個沒有前三個那麼大牌,是北宋的一個文人,名叫章元弼。

據李廌的《師友談記》記載,「章元弼頃娶中表陳氏,甚端麗。元弼貌寢陋,嗜學。初,《眉山集》有雕本,元弼得之也,觀忘寐。陳氏有言,遂求去,元弼出之。元弼每以此說為朋友言之,且曰緣吾讀《眉山集》而致也。」

章元弼是大文豪蘇東坡的鐵杆粉絲,有一次他到手了一本蘇東坡的《眉山集》,喜歡得不要不要的。章元弼天天捧著書,看得廢寢忘食,讓老婆陳氏天天獨守空房。陳氏是章元弼青梅竹馬的表妹,看著老公天天捧著一本書手舞足蹈,對自己不理不睬的,實在忍無可忍,向丈夫提出離婚,章元弼二話不說,提筆寫下休書一封,就此分道揚鑣。章元弼每次提到這事的時候還挺嘚瑟。

蘇東坡撇清說,跟我沒關係。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在古代,除了出妻之外,另外三種主要的離婚方式包括了和離、義絕和呈訴離婚。

所謂「和離」,始見於《唐律·戶婚》,「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雙方都不想過下去了,丈夫就簽署一份「放妻書」,協議離婚。

相比「休妻」時常出現的單方面蠻不講理,「和離」算是比較平等的離婚方式了。

所謂「義絕」,則是一種強制離婚的規定。

夫妻間或夫妻雙方親屬間或夫妻一方對他方親屬若有毆、罵、殺、傷、奸等行為,就視為夫妻恩斷義絕,不論雙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審斷,強制離異。這種規定也是出自於《唐律》。

「義絕」是強制性的,不離還可能招致牢獄之災。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所謂「呈訴離婚」,即發生特定事由時由官府處斷的離婚。依照封建法律規定,如果「妻背夫在逃」、「夫逃亡三年」、「夫逼妻為娼」、「翁欺奸男婦」等,男女雙方都可以呈訴要求解除婚姻關係。

總結來說,「出妻」和「義絕」都對男方有利,「和離」和「呈訴離婚」還算比較講究男女平等。

有些事情、有些人,總有這樣那樣的無奈。

人生只如初見,畢竟是理想化的,還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吧。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說說古代的離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十拿九穩的宰相帽子最後一刻飛走 這個古稀老頭活活氣死
成人之美的四個經典故事 他一個人佔了倆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