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俗語:寧住廟後墳前,不住廟前墳後,說的是什麼講究?
生活俗語:寧住廟後墳前,不住廟前墳後,說的是什麼講究?
寺廟和墳墓這個兩個地方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寺廟給人一種安心感,有的人遇到煩心事,或者是有什麼想不通的事情,總是喜歡到寺廟走走,在這種安靜肅穆的環境中,或許會給他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而墳墓向來都是陰森森的,特別是它所處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在沒什麼人往來的荒郊野外,所以人們打從內心的對墳墓有一種恐懼感,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不小心誤入墳地的話,正常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這個地方。
古人在生活中也總結了一句和寺廟與墳地相關的俗語,那就是「寧住廟後墳前,不住廟前墳後」,這句話中的住並非居住的意思,指的是休息,它的意思是,當你趕路累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廟後或者墳前這兩個位置休息,但千萬不要在廟前或者墳後休息,因為這兩個地方不但休息不好,還會受到影響。
以前的農村經濟不發達,不像現在這樣,出門在外可以住賓館,當時趕路人大部分都是選擇藉助在別人家或者是到寺廟等這種公共的地方借住一個晚上。
不過住在陌生人家裡,打擾到別人總是不太好的,所以寺廟和墳墓便成了他們的首選,而我們都知道,寺廟香火旺盛,若是你選擇在廟前的位置休息的話,那麼就會被人來人往所打擾,根本就休息不好,而廟後走動的人就比較少了,環境相對安靜,這樣就可以休息得好一點。
那為什麼墳墓前面也是休息的好場所呢?因為人們祭拜自己的親人正常都是在百天,不會選擇晚上的時間,所以夜晚的墳墓會很安靜,但雖然安靜,我們也是要有所選擇的,墳前由於經常有人打掃,所以相對來說會很安靜,也不會有雜草之類的東西,而墳墓後面基本上都是各種蟲子、雜草,甚至還有毒蛇等,自然不適合休息。
不過現代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休息了,而是引申到房子的建設上,他們在建設房子或者買房的時候也是遵循這個原理的,而理由也是有一些不同。
人們對寺廟都有一種敬仰之心,而古代建設寺廟也是為了保一方平安,所以正常是哪裡有所謂的不幹凈的東西,他們就在那個地方建個寺廟,讓寺廟的佛光能充分地照射到這些不幹凈的東西,然後使得這些牛鬼蛇神不敢靠近,這也是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人們心中默認寺廟的前面,甚至是寺廟的佛光能夠照射到的地方都不是風水寶地,反而是它們的背後才是好地方。
而買房子的話,要是知道這塊地是墳地,那麼也會有所選擇,通常都會選擇墳前而不是墳墓後面的房子,這是因為我們以前流行土葬,死者都是葬在墳墓的後面,而為了建設房子,必然要對墓地進行遷移,而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是死者為大,要是將死者的墳墓挖出來,那就是一種大不敬的行為。
再加上墳墓後面的地塊可能有很多的動物,比如蛇之類的,而蛇這種動物被認為是有靈性的動物,我們為了建設房子破壞了他們的藏身之地,人們也會從內心感到忌諱。所以就有了買房不能買墳墓後面的房子。
老祖宗的這些講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後面隨著慢慢被演化,這句屬於卻被披上了迷信的外衣,這顯然是對老祖宗這句話的一種誤解。現在有很多俗語在傳播的過程中確實都被扭曲了本意,所以我們要學習一句俗語,還是要看它最初的本意。
※俗語:人過50,三不動,三不換,三不碰,老祖宗的人生經驗
※常說:今朝有酒今朝醉,下句才是精華,說出了人生真諦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