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奐為王、劉禪為公、孫皓為侯,同是三國末帝待遇為何如此不同?

曹奐為王、劉禪為公、孫皓為侯,同是三國末帝待遇為何如此不同?

曹奐為王、劉禪為公、孫皓為侯,同是三國末帝待遇為何如此不同?

我國古代的封爵制度從夏商時期就開始實行了,直到民國時期才結束。夏朝和周朝都是五等爵制度,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商朝是三等爵,為公爵、侯爵、伯爵。秦朝則實行自公士至徹侯的二十等爵制度,漢在秦制的基礎上又增設了王爵。到了東漢末年曹操當權,廢除了二十等爵制度,魏代漢後曹丕實行九等爵制度,為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縣侯、鄉侯、關內侯。曹丕稱帝後封給漢獻帝的山陽公就屬於公爵,在晉代魏後司馬炎封魏帝曹奐為陳留王,屬於王爵;蜀後主劉禪投降後被封為安樂公,比曹奐低一等;吳國被滅後吳末帝孫皓被封為歸命侯,又比劉禪低了一等。既然都是三國時期各個國家最後的君主,為何三位末帝的爵位都不同呢?這也是因為在魏蜀吳沒有滅亡前他們的地位就不同。

蜀國的國號其實是「漢」,意味著蜀國要興復漢室,並且一直聲稱自己為正統,曹魏是篡漢的反賊。但實際上曹魏的帝位是漢獻帝禪讓的,正統自然在曹魏這邊,蜀漢雖然稱自己延續了大漢的正統,可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國家實力都無法與曹魏相比,蜀漢只不過是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權罷了,這一點魏國和吳國也是清楚的。司馬炎以晉代魏後自然要抬高曹魏的地位,這樣自己的晉朝才能繼承正統,得國正當,況且三國之中曹魏的國力最強,地位最重,加上魏帝主動禪位,獲封的爵位自然不會低,該有的禮遇還是要有的。

三國之中最早滅亡的就是蜀漢了,不過也是滅在司馬昭之手,雖是以魏國的名義,但此時魏國的政權早就被司馬昭獨攬了。魏國滅亡後司馬昭作為晉王自然不會給劉禪封個王爵,否則不就跟自己爵位相當了嘛。不過給劉禪封的公爵也僅僅比掌握魏國大權的晉王低一等,已不算低了,此舉不僅體現了晉王的仁慈,還向未歸降的東吳表意歸順不會被虧待。三年後魏國滅亡,司馬炎封曹奐為王又向臣民體現了只有魏國故主才能為王,也算安撫了原來魏國的百姓和大臣。

魏國和蜀國都滅亡了,最後一個東吳也獨木難支了,滅亡是遲早的事,吳主也就無關緊要了。晉滅吳時晉朝已經是正統,滅吳的過程又及其順利,吳國無論是乖乖投降還是負隅頑抗意義都不大了,吳國滅亡後晉帝自然也就不會給孫皓多高的爵位。況且東吳的孫氏一族本就不是皇族出身,不像蜀國好歹也是漢朝後裔建立的,如今吳國滅亡了,孫氏一族也該回到他們該有的地位上去了,封為歸命侯也寓意要回歸命運,不要再妄想著飛上枝頭成為鳳凰。

不過雖然晉朝統一了三國,結束了分裂,不過這真的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大一統王朝了,它雖然終結了三國亂世,但是卻開啟了一個更大的亂世。西晉滅亡後中原淪喪,北方漢人慘遭胡人屠殺,中華大地陷入了繼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個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都打算與明朝議和了,為何談好條件後崇禎帝出爾反爾?
晚清那麼孱弱,飽受列強欺負,為何在國際社會上還被當作列強?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