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自《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之後,就沒在關注過導演葉京,一晃十多年了過去,前些年聽過他拍了部《記得少年那首歌》,因存在很大的爭議性乾脆沒想著去看,當然,也因為對大院文化和那個特殊的年代不太感興趣。

後來,知道了董雪瑩入選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入戲》,本以為就是類似於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與電影《影》,紀錄片《我把芳華獻給你》與電影《芳華》的關係,說白了,就是把正片里主創和演員們該說不該說的,都放紀錄片里說道說道。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跟組紀錄片本來是帶有一定宣傳和商業目的,我一般是不看的,有那麼多想法和創意,用在正片里不就好了,何必非要走一輪嘴炮。所以,最開始對《入戲》沒當回事,後來才知道,董雪瑩還拍了部《一部電影的蛋生記》,那才是正兒八經的跟組紀錄片。

「入戲」一般指演員進入特定的狀態和情境,將自己的思想與感情與角色融為一體。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影視劇中演員的入戲,意味著高質量的情感宣洩和思想表達,能夠入戲的演員往往被觀眾認為「演技好」、「演得像」,入戲自然成了形容表演的「褒義詞」。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然而,《入戲》中分不出是真是假的群情激奮,以及看完全片之後的毛骨悚然,確實超出了《記得少年那首歌》留給觀眾的震撼。《入戲》不僅是《記得少年那首歌》的產物這般單純了,它更像是德國電影《浪潮》中,那種剝離和植入思想之後,帶來一連串的扭曲與失控。

簡單來說,《入戲》記錄了《記得少年那首歌》籌拍階段,演員們體驗生活的真情實感,因紀錄片的特殊屬性,演員們身心的巨大轉變與反差,讓本片充滿了激烈的情感、尖刻的矛盾與強烈的心靈震感。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演員,若要貼合那個時期的角色,必然要進行集中、高密度的生活與思想體驗。本來,參演年代劇的演員們都需要有一段培養和融入的過程,畢竟,不同年代之間巨大的思想鴻溝,需要演員們付出相當的努力去「填」,導演組選擇了封閉狀態的集中培訓,本來也是順理成章的最優解。

然而,當集中培訓中「為了體驗當年感覺」的行為,逐漸累積成為一種帶有極端性質的思想和行動時,事情開始變得不那麼「美好」了。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這樣一群長期生活於21世紀的年輕人,在短短的幾天封閉培訓中,因為過於「入戲」,將定年代才有的行為發展成了一場真刀真槍、緊張嚴肅的行為藝術。

後來才知道,所謂的集體學習,都是葉京導演為了演員們儘快「入戲」而順水推舟的計劃。在《入戲》中,人們或憤怒、或激動、或哭泣,失去了理性,變得越來越瘋狂。在高強度的培訓和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下,形成了一股劍拔弩張的內部鬥爭。

紀錄片《入戲》,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我想,這件事的幕後操盤手葉京導演,只是希望通過行為引導,讓這些年沒什麼生活閱歷的演員們,能夠深切體驗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中人們的獨特思維定式,以求讓他們更貼近角色、貼近生活,精準而不失真實的塑造自己的角色。

但隨著事件的逐步升級,無論是真心流露,還是假意表現,憤怒的情感、扭曲的心靈,已經完全超出了當初設定的過程與標準,成為一次帶有瘋狂屬性的社會實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