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PFS,你對區塊鏈存儲還了解多少?
自區塊鏈成為創業新風口,以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儲為概念的項目,時不時就會吹起一陣陣旋風。
面對萬億數據存儲市場的誘惑,瞄準這一商機的創業者不在少數。
據了解,當前市面上已經有 Storj、Sia、Factom、MaidSafe、Genero 等多個去中心化存儲的區塊鏈項目,其中,又以 IPFS 協議最為知名,雖然它的理論尚未完全落地,但已匯聚了不少擁躉。
王東臨,是一名在存儲行業深耕近 10 年的從業者,從去年 8 月開始,他成為了 YottaChain 的創始人。
他告訴 31QU,如果對存儲證明機制、網路協議等專業術語感到困惑,那就撥開聚集在去中心化存儲項目之上的濃雲迷霧,「就存儲本身而言,去中心化存儲其實仍然是經典技術路線的延續。」
這意味著,如果對歷史上經典的的數據存儲做法進行梳理,自然能釐清去中心化存儲方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也就能理解為何業界認為「區塊鏈存儲硬剛互聯網巨頭雲存儲」的時代來了。
文 / 31QU 靈芝
雲存儲的革命與被革命
沒有存儲就沒有計算機。
存儲設備的歷史要追溯到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生,對公眾的存儲服務時代,最早可追溯至 2006 年電商巨頭亞馬遜發布 S3 對象存儲服務。
由於操作簡便,原本服務於亞馬遜的雲端伺服器,開始被眾多對數據有存儲需求的企業所用,整個雲存儲行業逐漸發展起來。
經過十餘年發展,雲存儲從微小的市場,演變成了空間巨大的市場。據 IDC 中國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雲管理服務市場的規模達 3.0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1.4%;預測指出,2018~2023 年整體的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 70.8%,到 2023 年,整個市場規模將躍升至 44.6 億美元。
這還僅僅是中國市場,如果放眼全球,整個雲存儲市場規模高達百億。這個賽道上,早已匯聚了亞馬遜、微軟、Google、阿里雲、騰訊等科技/互聯網巨頭。如果再加入傳統企業級存儲的話,整個市場規模大約在 700 億美元左右,包括 Dell/EMC、NetApp、IBM、HPE、HDS、華為等傳統 IT 巨頭。
但事實上是,雲存儲首先革了傳統存儲的命。
王東臨告訴 31QU,曾有一位存儲設備巨頭的朋友對他說,「毛利率低於85%的生意不做」,「也就是說,100 元的銷售收入里,只有 15 元的成本用於購買硬體。」相對傳統存儲,雲存儲服務的價格就親民得多了。
不過,雖然雲存儲服務商利用雄厚的資金與資源背景,通過在全球搭建多個數據中心,為企業提供雲存儲服務,但由於種種原因,這樣的方式已經出現諸多問題。
首當其衝的,就是技術問題。
這裡我們需要理解兩個概念:冗餘和故障域隔離。中心化的數據存儲方案,通過提高單一系統的可靠性實現數據可靠性,比如配備更多的存儲硬碟,或自建更多的數據服務中心。
「提高單一系統的可靠性往往會遇到瓶頸,這時就需要做冗餘和故障域隔離來進一步提高可靠性。」王東臨解釋,「冗餘可以保證即使部分數據丟失也能完整讀取數據,故障域隔離是將故障影響的範圍限定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
例如硬碟年故障率基本能在 1% 左右(標稱數據更低,但實測數據要略高一些),「但這個數據算是極限了,再低已經不太可能。」
傳統企業級存儲的解決辦法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塊硬碟上,並且允許其中一塊(RAID5)或兩塊(RAID6)硬碟出現故障,這樣也不會丟數據。「
「延續這條路線繼續發展的結果是用多台伺服器組成位於同一地點的分散式存儲系統,在存儲伺服器級別實現冗餘和故障域隔離。雲存儲服務商甚至會將數據分散在不同機櫃,實現機櫃級別的冗餘和故障域隔離。」王東臨表示:但現在單一數據中心的可靠性也發展到了瓶頸,解決方案就是繼續延續這個技術路線發展,在不同地點之間實現冗餘和故障域隔離。」
實際上,這就已經是「去中心化存儲」,如果我們在此基礎上加上區塊鏈激勵,就能繼續演變成「區塊鏈存儲」。
「存儲行業早已存在分散式存儲的概念。」王東臨表示,隨著去中心化與共享概念的興起,類似 Airbnb、Uber 等新的商業模式流行開來,存儲行業當然也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將普通用戶手上的存儲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區塊鏈的激勵系統也能在其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激勵礦工加入,迅速構建覆蓋全球的龐大存儲池;可以懲罰不提供承諾服務的存儲節點,保證存儲服務質量;還可以激勵用戶來使用,更大程度降低成本。
數據冗餘、故障域隔離和監控
「對存儲行業從業者來說,應該要有這樣一個價值觀,那就是數據本身是有生命的,必須對用戶的數據負責,確保數據安全與可靠。」王東臨表示,即便是去中心化存儲方案,依然要遵循這樣的原則。
他告訴 31QU,即便是對存儲方案進行改進或者創新,也必須將可靠性、安全性、冗餘率、成本、可用性、數據去重和 DDOS 這幾大要點納入考量。
其中,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成本,又是重中之重。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數據比作存款,某天用戶急需用錢的時候,銀行告知用戶機器損壞,無法取用,這是可用性出現了問題;如果是用戶的存款金額被人知曉,那是安全性出現了問題,但如果是錢都沒了,那就是可靠性出現了問題。」
從存儲的基本常識講,為提高數據可靠性必須要做冗餘,「現有雲存儲服務商為了確保數據可靠性,一般會將數據存三個副本,也就是說,數據冗餘率是 300% 。」
除了冗餘,還需要對數據進行故障隔離。
「原來的做法是故障隔離,保證即便一部分數據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的數據,但無限制降低硬碟的故障率,已經不太現實。」王東臨表示。
此外,還需要對數據進行監控,一旦出現問題,馬上進行數據重建。
「數據冗餘、故障域隔離、心跳監控和數據重建是專業存儲人都會考慮的點,即便融合了區塊鏈,這些要點依然不會改變。」王東臨表示。
區塊鏈存儲的性價比
在技術之外,還需要考慮的是成本問題。
「之前,企業的數據都存儲在硬碟中,人們會擔心硬碟出現問題,等雲存儲發展起來後,大家開始把數據存儲至伺服器,也會擔心整個伺服器系統出現故障。但天災等意外事件總是會發生的,因此,部分企業開始嘗試將數據備份的放置地點,從單點擴大到了多個地點,目的之一就是避免數據全部遭殃的情況發生。」王東臨告訴 31QU。
分散多地存儲,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數據的安全,但這樣的數據中心由誰出錢建設是個問題,「即便是全球第一大雲服務上亞馬遜,全球範圍也不過幾十個節點,對中心化機構來說,建設數據中心依然要面對巨大的資金壓力。」
區塊鏈激勵系統出現後,這樣的狀態有望得到改變。
王東臨告訴 31QU,將區塊鏈應用至雲存儲領域,能有效降低參與數據存儲的門檻問題,「在激勵機制的作用下,更多的節點能參與進來,保證整個去中心化系統有效運轉。」
區塊鏈除了自身的激勵體系是一種創新,還將給整個數據存儲行業帶來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體系。「之前,存儲行業的分散式概念,只體現在屈指可數的幾個地點,但區塊鏈出現後,鼓勵每個用戶將自有的存儲設備貢獻出來,納入整個去中心化雲存儲生態。」
而原來方案里的分散式存儲概念,也逐漸被去中心化雲存儲替代,王東臨認為,「無論存儲行業發展到哪一個階段,都是經典解決方案的一種自然延續。」
王東臨說,YottaChain 的目標,是在實現數據去中心化存儲的基礎上,再進行數據加密、數據去重與計算,最終「顛覆整個數據存儲市場的格局」。
落地挑戰
據 31QU 不完全統計,目前以去中心化存儲為核心概念的區塊鏈項目就有近 10 個,其中,雖然部分項目尚未落地,但已經被炒得火熱,甚至出現了礦機詐騙的現象。
王東臨表示,項目方和礦機廠商的關係,有點類似谷歌搜索和網站,一方面,為了讓自己網站的內容更易被搜索引擎收錄,有人會對自己的網站進行 SEO 優化,另一方面,谷歌也希望能夠給用戶提供更準確、優質的內容,識別的信息也會告訴給用戶。這本身是沒有問題。」
「整體而言,專業礦機的出現,對整個去中心化存儲項目生態,確實會產生積極作用。」至於生產出來的礦機,性能能否達到宣傳時候的要求,只能說『有待觀察』。
他補充說,對 YottaChain 來說,官方不會參與礦機的研發、銷售,但如果是技術方面的交流和學習,官方也會參與溝通,「類似微軟官方,雖然不提供筆記本,但也會和 PC 廠商合作,告訴他們什麼樣的軟體、硬體在微軟系統里跑得更好。」
相對於原來的方案,去中心化存儲方案優勢確實明顯,但作為一個專做2B企業級服務的區塊鏈項目,落地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於企業而言,他們最關心的依然是存儲服務是否會便宜、支出會不會更少,還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區塊鏈存儲的意義。
但我們已經在各種因「騰訊雲或阿里雲故障導致創業公司數據全部丟失」的新聞中,看到了區塊鏈存儲的必要性。
但無論項目把區塊鏈吹得多麼天花亂墜,能落地才是關鍵。
在很多宣傳去中心化存儲項目的文檔里,會強調中心化系統的原罪、去中心化比中心化存儲更安全的說法,王東臨認為,這其實是錯誤的,「如果沒有數據加密這一步,採用去中心的方案,用戶的數據都暴露在外,數據反而更不安全。」
此外,行業內還有「加密、去重兩者不可兼得」的難題。據王東臨透露,這個難題,YottaChain 已經突破,「『TruPrivacy』技術可以實現零知識加密和跨用戶去重」。
「整個行業遠沒到激烈競爭的程度,希望更多的同類項目能和我們形成同盟,大家一起發展起來,最終能和亞馬遜這樣的中心化機構抗衡。」王東臨信心十足地表示。
※坑了數萬人的三無公鏈PlusFo,換個馬甲AOCO繼續圈錢?
※比特幣行情分析:大概率還會被空頭再次壓制向下
TAG:區塊鏈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