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習錄》:「活」的哲學

《傳習錄》:「活」的哲學

在《論語》中孔子的學生曾參說過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其中,「傳習」二字是指師徒之間思想的不斷傳授與研習。而明代重要的哲學著作《傳習錄》的書名正是取自這兩個字。

《傳習錄》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的語錄體著作,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智慧,特別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萬物一體」等思想理論,是儒學思想中最富代表性的內容之一。

作為心學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特彆強調「立志」的重要性。他在貴州龍場,設立龍岡書院,教授學生安身立命的四句教條,即:立志、勤學、改過與擇善。可見王陽明是將「立志」放在第一位的。那麼,這個「志」在王陽明心中又是什麼呢?在他十二歲讀私塾的時候,塾師在和他們探討立志時說:「讀書登第是第一等事。」而自幼聰慧的王陽明就疑心老師的說法,認為「讀書學聖賢是第一等事」。可見,在幼小的王陽明心中,他的志向是成為像孔子一樣的聖賢。

那「成聖」的起點又是什麼呢?在《傳習錄》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陽明反覆強調這個起點就是「立心」,他認為心是人性之善的起源,也是生命的根本。

其實,在中國儒學中一以貫之都非常強調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性,所以,在《論語》的開篇,孔子就要求後學:「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意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重哥哥,謹慎而誠實,對人博愛,親近仁人,在這一基礎上「行有餘力,則為文」。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代先賢對後學的要求是先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再去成為某個行業的專家能手。所以才會有「君子不器」之說,即君子是不會把自己當作一個器皿的,也就是說君子是不會滿足於只學會一兩種技藝的。但在現代社會中,科技日益發達,分工日益細密,掌握某種技藝已成為我們謀生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標,有位學者曾說:「一切知識和學問的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否則知識僅如登記簿上的賬簿,學問只求把人訓練成機械,是毀人以學的。」

「立志」非常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操作?王陽明又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致良知」就是為善去惡,是在所有的內心選擇與行事中恢複本性之善。這個觀點聽起來容易,卻是對人格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在面對每一件事情時不保有主觀偏見,不偏不倚,時刻保持「致中和」的狀態,這談何容易。正如王陽明自己所說:「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講便明,誰不知得?若欲的見良知,卻誰能見得?」

雖然「致良知」不易,但王陽明又提出了「人人皆可成聖」的觀點。對於平凡的人來說,如何「成聖」?王陽明認為那就要在「事上磨練」,也就是說我們在面對每件事時都要力求「正心」,為善去惡,才能恢復「無善無惡」的心之本體。

從這一點出發,又引出了王陽明的一個重要觀點,即「知行合一」。他在《傳習錄》中常用孝敬父母這件事來解釋「知行合一」。他認為,首先要有孝敬父母的心在,到了冬天自然會考慮到父母是不是寒冷,就會想辦法讓父母溫暖。如果只知道孝敬父母的這個「理」,而不去行動,就不是「真知」。所以在王陽明看來「知行」是一體的,「只要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王陽明的「心學」是「活」的哲學。活的哲學,是靠體驗的,沒有體驗就沒有成長,正如王陽明所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我們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的磨練,時刻保持「誠意」之心,才能拔本塞源,祛除功利之心,使本心纖塵不染。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張潔),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看盡人生百態,更要坦蕩達觀
古人的「避暑良方」,古代畫家筆下的《消夏圖》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