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要有五分福報,只用三分,那你還有兩分遊刃有餘

你要有五分福報,只用三分,那你還有兩分遊刃有餘

你要有五分福報,只用三分,那你還有兩分遊刃有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這裡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幾個要領,講的用的部分。

「持而盈之」,這個「持」用我們現在來講叫適,適才,把你的能力盡量發展到極點,這個叫做持而盈之。「不如其己」,要能夠知足。我們一般人,有能力都要讓他盡量發揮,那用我們佛法的標準來講,我們常跟各位提到,你要有五分福報,只用三分,那你還有兩分遊刃有餘,日子很好過了。你要一直把他發展到五分,那你就會覺得很忙,用到七分你就挫折感來了,用到八分你就會覺得人生真的沒有意義。因為你那個理想是無止境的,那就不知足,所以說「不如其已」,你自己知道應該停止了。

另外,除了你這樣子一直發展會造成五分福報要追求七分目標的痛苦以外,你就像那個輪子一直轉,一直轉了以後會產生慣性,慣性到最後你會發覺,賺了那麼多錢又要做什麼,錢賺多了就只是數字而已。錢在某一個範圍裡面你會很有用,我要買這個買那個,這個很管用,錢能發揮他的作用,可是當錢多到超過你使用範圍的時候,你會說有幾位數字這個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就像我們要喝水,你大概喝500cc夠了,給你5000cc那只是個數字,你不可能5000cc都喝下去,5000cc的水和500cc的水對你來講其實效用是一樣的,可是你要知道,5000cc的水對你來講可能會產生問題,對不對?因為那剩下的部分你要善於處理,不善處理會出問題。

所以當福報、才華你運用到某一個程度以後,你一定要知足,要保衽。然後在那個範圍裡面你的生命才會提高品質,才會生長,要不然在那個才華的運用之下,你會變成你才華的奴隸,你會被你的能力把你俘虜了。

有些人說,我有這個能力我也不為自己,我為大眾來服務,這樣可不可以,可以,但你為大眾服務以後,你也會發覺,我自己被這個能力架空了,雖然我不是為誰,可是人家有求,我必須有應,那時候就完全浮在人事上面了,到最後你會發覺人家要求我,我不應還不行。我不跟你收費不去也不行了,是不是這樣?那個時候名利的來臨你不要都不行,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那個時候,你的生命已經變成行屍走肉,另外一種行屍走肉,當然這個福報是比較大一點沒有錯,但那也是沒意義的生命。所以與其讓你的才華過度地去使用,不如知其止而止,知其足而足,該停就要停下來,不要把他用過頭了。

這個是在人生當中常遇到的情況,那麼我們的能力應該發展到哪裡才該止,那你要自己去衡量,因為沒有人能夠告訴你說到哪裡可以,這個東西就是保留著你自己覺悟的權力,你有沒有辦法說,那我來問師父,師父告訴你說這樣,你就這樣,很難。

我們應該要如何的停止在某一點上,自己要去揣摩,你沒有辦法比較,一個主管跟一個部屬,主管的生命品質跟部屬的品質不一樣,一個自由業的標準跟一個上班族的標準當然也不一樣,那麼你自己要從這裡去衡量,才能夠掌握得到,但是每一個人都有那個標準,不是沒有標準,只是我們平常缺乏這種訓練,你不知道而已。

這個在歷史上我們看了很多,秦國的李斯他發展到極點五馬分屍,對不對,蘇秦、張儀都可以說憑著他的才華都發展到極點,但是死了名聲也消滅了,你看那個蘇秦身佩六國相印,一個人擔任六個國家的宰相,你說有夠厲害吧,古今中外大概就只有這麼一個,其他沒有了。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天下,這不得了了,但是他能力發展到極點以後還是不行了,真正有幾個,沒有幾個,唐玄宗也是一樣,你看他這個生命形態,開元就開元了,還來一個天寶,天寶就覆亡了。真正能夠得到了,倒是清朝這幾個皇帝,順治,他皇帝沒有當到死,六十年退休,皇帝退休制度他是第一個,他的孫子乾隆皇帝也是六十年退休,他能夠知足,所以他能夠安享天年。有些人不行,他會驕縱他的富貴,驕縱他的才華,你看,上至天子以至庶人,都一樣的,我們在這地方,「不如其已」,自己看看。

擷自《老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健全的人生觀本來就那麼平凡
自己的生命自己當家作主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