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持續低迷,全球IC產業轉機在哪?

持續低迷,全球IC產業轉機在哪?

本文由芯師爺翻譯自semiengineering網站,作者MARK LAPEDUS,感謝分享!

進入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低迷。加之,中美貿易競爭、華為事件等因素,使得下半年半導體市場變得陰晴不定,充滿變數。接下來我們將從設備、晶圓代工、存儲、封測等環節,探討全球半導體產業未來

半導體設備廠商日子艱難

對於半導體設備行業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並可能出現繼續衰落的跡象。問題始於2018年,當時DRAM和NAND都陷入供過於求的狀態,導致設備訂單放緩。

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分析(圖片來自SEMI)

經濟衰退蔓延至2019年上半年。儘管2019年下半年整體半導體市場存在一些樂觀情緒,但短期內半導體設備行業前景仍然黯淡。VLSI Research首席執行官丹·哈奇森(Dan Hutcheson)表示,「雖然下半年半導體產業有復甦跡象,但設備行業日子仍然並不好過!」

根據VLSI Research數據,預計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總體將下降17.3%。據該公司稱,相比之下,2018年的增長率僅為16.6%。其原因在於內存市場供應過剩,導致價格持續低迷。另外,經濟放緩也導致了設備需求的降低。

2019年下半年,晶圓廠工具供應商的情況將喜憂參半。一方面,內存市場仍然疲軟,另一方面,晶圓代工廠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

例如,在領先的代工廠中,三星和台積電正在加速7納米工藝,預計2020年還將推出5納米工藝。對於這些節點,三星和台積電將在工廠引入極紫外(EUV)光刻技術。因此,作為EUV光刻機唯一的供應商,ASML公司將從中獲益。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300毫米晶圓製造工具都在蓬勃發展。由於NAND的減速和產能過剩,蝕刻和清潔設備將首當其衝。除此之外,離子注入和CMP等設備需求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平靜,在用於5G建設的射頻放大器和濾波器需求帶動下,200毫米設備市場再次升溫。Lam Research戰略營銷高級主管David Haynes表示:「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對200mm設備的需求肯定超過了可用性。」

與此同時,在後端領域,封裝市場正在反彈,至少在某些領域是這樣。Cyber Optic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ubodh Kulkarni表示:「先進封裝過程中,每一步都需要檢測,由此也帶動了檢測設備的需求增長,例如3D封裝技術。」此外,MEMS也將為半導體設備增長提供助力。

據VLSI Research預測,由於內存市場和其他因素,預計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將在2020年反彈並增長7.3%

對此,丹·哈奇森表示:「晶圓製造廠的產能利用率預計將從2019年的84.3%躍升至2020年的90.1%。一旦產能利用率超過90%,設備市場就會出現很大的機會。」

而據SEMI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588億美元,預計比2019年增長11.6%。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下降了18.4%。據SEMI稱,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並超過韓國。

晶圓代工市場機會在哪?

大多數晶圓代工廠商在2018年結束時突然放緩,並延續到了2019年上半年。展望未來,晶圓代工廠商在2019年剩餘時間內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並將在2020年出現好轉。

IC Insights總裁Bill McClean預計,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將在2019年持平,2020年將增長5%。其中,7nm晶圓代工將成為2019年一大亮點。另據IBS預計,7月晶圓代工市場預計將達到100.4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218%。

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中,台積電首席執行官CC Wei表示:「7nm市場將推動高端智能手機的新產品推出,5G開發的加速以及高性能計算應用中7nm節點工藝的應用將日益普及。」

台積電製程規劃(圖片來自於WikiChip)

此外,AI則是另一個驅動因素。雖然目前還不清楚AI晶元是否需要7nm和5nm,但是該領域需要更多的計算性能。「由於所有問題域的可用數據都在幾何級增加,因此所需的計算能力將大幅增加,用於處理深度學習負載,」D2S首席執行官Aki Fujimura表示。

並非所有代工廠客戶都需要10nm/7nm和5nm。GlobalFoundries首席技術官Gary Patton說:「2022年或2023年,12nm及以上的技術大約佔市場的80%。對比10年前,先進工藝的玩家越來越少,其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除了7nm之外,晶圓代工廠對於新的22nm和18nm工藝同樣寄予厚望。其中22nm被認為是下一代存儲技術STT-MRAM的工藝起點。目前,GlobalFoundries、英特爾、台積電、三星和UMC五家晶元製造商都在發展和加速嵌入式STT-MRAM的研發,以用於MCUs及其他設備中。

聯華電子產品營銷總監David Hideo Uriu表示:「嵌入式STT-MRAM將取代NOR-Flash,以提高MCU的性能,並進一步降低功耗提升耐用性。而高密度MRAM也適用於緩存應用,用於NAND快閃記憶體加速,或替代SRAM應用。」

雖然說,汽車晶元市場在2019年上半年表現不佳。但晶圓代工廠商和設備廠商多年來一直都在追逐汽車市場。而電動汽車(EV)是一個亮點,尤其是在中國。根據IHS的數據,從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85%

電動汽車只佔全球汽車市場的一小部分,但其業務正在增長。Wolfspeed電源產品高級主管Guy Moxey說:「它的複合年增長率很高,但其來自一個非常小的基數。」

總而言之,5G、AI、EV和其他細分市場都很有希望。但基於目前的環境,整個IC產業的可見度仍然很低。例如,在最近的季度電話會議中,聯華電子聯席總裁Jason Wang表示:「儘管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造成市場不確定性,但我們預計無線通信領域的具體領域將在短期內向上調整,這將導致晶圓需求略有增加。然而,我們觀察到客戶在全球經濟環境疲弱的情況下繼續謹慎管理庫存,這也可能導致2019年下半年業務預測的可見度降低。」

存儲器市場何時復甦?

現在,全球存儲器市場正經歷非常困難的時期,特別是在DRAM和NAND方面。在2018年,NAND市場下滑並陷入供過於求的模式,延續到2019年的上半年。DRAM市場也是一樣。

雖然DRAM和3D NAND都在繼續發展,但這兩大存儲市場依然黯淡。IC Insights的McClean表示,「目前的NAND預測將在2019年下降32%至406億美元, bit volume增長42%,受需求彈性的推動。而DRAM預測將在2019年下降38%至620億美元,低於2018年的994億美元,今年的 bit volume增長17%。」

「在預測今年內存IC平均售價下降33%之後,我們預計2020年的內存平均售價將增長9%,」McClean表示。

「與內存相比,晶圓代工市場更加穩定,」ASM International營銷總監Bob Hollands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內存市場。這不是秘密,問題是它何時轉向?大多數認為全球內存市場已經進調整周期,關鍵是這一周期何時結束。」

STT-MRAM技術(圖片來自網路)

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研發,新型存儲器終於獲得了一些牽引力。STT-MRAM,相變存儲器(PCM)和電阻RAM(ReRAM)是主要的新型存儲器類型。根據Objective Analysis和Coughlin Associates的數據,新興的存儲器是一個很小的市場,但預計到2029年它們的總收入將達到200億美元

「PCRAM和ReRAM是快速、非易失、低功耗、高密度存儲器,可用作存儲級存儲器,以填補伺服器DRAM和存儲之間不斷擴大的性價比差距,」應用材料公司金屬沉積產品副總裁Kevin Moraes說。「隨著行業在AI計算時代的發展,對新型存儲器的興趣將隨著傳統存儲器的不斷進步而增加。所有這些努力的關鍵是使用新材料和3D結構來改善晶元性能,功耗和成本。」

更加先進的封裝技術

在先進封裝的推動下,整個IC封裝市場預計將在2019年下半年反彈。總體而言,預計2019年先進封裝市場將增長6%,Yole Développement表示。

「先進封裝市場在今年下半年出現了改善跡象,」Veeco Ultratech業務部門光刻應用副總裁Warren Flack表示:「由於移動晶元的季節性需求周期,大多數OSAT在第三季度的利用率都在提高。我們還看到,2.5D和扇出封裝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高性能計算、圖形處理器、AI和5G相關客戶。由於價格疲軟和庫存增加,內存市場在資本支出開支方面仍然保守。」

Chiplets技術(圖片來自網路)

在先進封裝中,扇出和Chiplets是最主要的牽引力。扇出被歸類為晶圓級封裝,其需要在晶片上封裝管芯。扇出又可分為兩個部分,低密度(低於500 I / O)和高密度(超過500 I / O)。

「智能手機仍然是低密度和高密度扇出的主要增長動力,」ASE高級工程總監John Hunt說:「汽車市場將開始增強勢頭,因為我們扇出封裝獲得了1級和2級的資格。而伺服器應用正在看到對高端市場需求的增長。」

下一個重要的領域是Chiplets。在Chiplets中,我們的想法是通過將不同電腦元件集成在一塊矽片上,來實現更小更緊湊的電腦系統。這一個系統可以讓數據移動得更快,更自由,且能製造更小還能更便宜,集成更機密的的電腦系統。Chiplets 的強大在於可以讓晶元公司更快的發布更強大的處理器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師爺 的精彩文章:

一顆小小晶元,為何中國二十多年都還沒有搞定?
詳解華為晶元供應鏈,半導體產業機遇挑戰並存!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