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岡仁波齊有多神?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座岡仁波齊
在西藏,許多人的一生夙願,就是到岡仁波齊朝聖。西藏不缺神山,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四大教派,卻都把岡仁波齊視為神山之首,世界的中心。
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屋脊上的屋脊
世界的屋脊在西藏,西藏的屋脊在阿里。
西藏阿里地區,雄踞在中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4500米。地殼隆起、河湖沉積、流水切割、風化侵蝕,自然用粗簡有力的工法,在這裡造就了高山、土林、冰磧、火山、草原等雄渾瑰麗又截然不同的風貌。
高山草甸。 圖/沈晶
瑪旁雍錯湖邊濕地。圖/黃宇土林,這是阿里地區最奇特的地貌之一。 圖/視覺中國阿里的南部有一條小山脈,岡底斯山脈,主峰是海拔只有6714米的岡仁波齊(岡底斯山脈最高峰其實是7095米的冷布岡日)。岡底斯山脈的南部就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海拔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光是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0座。
岡仁波齊。圖/王源宗 《發現西藏》
在巍峨的喜馬拉雅面前,岡仁波齊確實不算高聳。
岡仁波齊高山湖泊。圖/沈晶但岡仁波齊的雪山融水,孕育了四條大河——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它們朝著四個方向開始了史詩般的奔流,孕育著沿岸燦爛的人類文明。神奇的是,在流向不同方向和地域後,最終卻又都注入了印度洋。
岡仁波齊河谷。圖/視覺中國
北坡的獅泉河(森格藏布)是印度河的正源;南坡流出的象泉河(朗欽藏布)也是印度河河源;東坡流出的馬泉河(達卻藏布)是雅魯藏布江的源頭;南坡流出的孔雀河(馬甲藏布)則是恆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河流在兩岸孕育出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古象雄文明、藏族文明、古印度河文明、恆河文明……
岡仁波齊山腳下的河流。圖/熊偉近百萬年前,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形成了岡底斯山脈。自此,岡仁波齊就矗立在這片高原上,見證著日後人類文明的崢嶸更迭。
萬物有靈
阿里是美麗的,雪山連綿、江河縱橫、草原廣袤,但實在算不上適宜生存。
南面喜馬拉雅山脈的巨大山體,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崑崙山脈則阻擋了北邊西風環流的氣流。平均4500米的海拔,氧氣稀薄,冰雪風雹肆虐,雪和冰川的反射更是加劇了寒冷。
近萬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阿里地區居住,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和考古證據,西藏早期的歷史往往只能通過後世的傳說來推測。圖/視覺中國先民難以解釋雪域高原上奇異詭譎的自然現象,便朦朧覺得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駕馭和主宰著大自然藏羚羊。圖/沈晶經過原始先民漫長而又複雜的造神運動,大約在3500年前,原始苯教誕生了。原始苯教認為「萬物有靈」,奉周遭的高山、湖、水、風、雪、冰雹和動物等為神靈。
在西藏角落裡誕生的苯教,卻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當時除婆羅門教和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外,其餘大都只有泛神崇拜和簡單的祭祀,並未初具文化形態。
岡仁波齊山下的羊群。 圖/沈晶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辛饒米沃統一西藏,在離岡仁波齊不遠的象雄地區建立了象雄王朝,並革新原始苯教為雍仲苯教。象雄時代,部落酋長、王公貴族和臣民們都匍匐於岡仁波齊腳下,祈求它的護佑。
數千年來,世界各地的先民都將巨大的岩石和冰川視為通往天國的階梯。古希臘人相信,他們的神靈居住在俯瞰著愛琴海的奧林匹斯山頂。
藏族先民也認為,每座山、每個湖泊都可能是某個神祗的魂魄所居之處,便認定外表奇特的山峰湖泊為「神山聖湖」。當時的人們並沒有現代地理學和海拔測量的概念,只能通過肉眼來判斷高低。岡仁波齊雖然絕對海拔不高,但遠遠看去非常顯眼。
極高的雪峰是冰川塑造出來的,往往山形尖銳而線條硬朗;岡仁波齊峰頂卻比較「圓潤」,群山之中顯得雄渾剛毅,氣勢恢宏。岡仁波齊峰頂向陽面,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陽光之下更加耀眼。
岡仁波齊峰由岩性軟硬相間的砂礫岩層組成,山體形成時,不同岩性的地層平鋪疊聚,形成了近乎平行的水平紋理。苯教的世界形象是「九疊雍仲」,九個相疊的象徵世界共有九層,正好與岡仁波齊峰頂的九道橫向痕迹相對。岡仁波齊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橫向岩層,還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卍」字;它被稱呼為「雍仲」,象徵著永恆。
岡仁波齊峰頂時常有飄散不去的雲朵,更顯神秘。 圖/沈晶數百年後象雄王朝覆滅,但苯教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對神山(包括岡仁波齊)的崇拜,在往後的數千年里,卻在藏地延續了下來,直到如今。
一座神山,不同信仰
唐朝時期,松贊干布吞併象雄王朝、統一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也是這時,佛教由印度傳入西藏。
「聖湖」瑪旁雍錯的瑪尼石堆,上面刻著佛教的六字真言。 圖/卡布 《發現西藏》佛教傳播時,遇到了西藏本地苯教信眾的排斥。較早來西藏傳教的蓮花生大師,便「聰明」地吸收了本地宗教的成分,將苯教的神祗也收為佛教的護法神,一併崇拜起了神山和聖湖。
公元10世紀時,傳說佛教大師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師那如本窮都要在岡仁波齊修行,他們決定進行比賽,勝利者可佔有神山。第一局比誰能在日出之時登上峰頂,兩人打成平手。第二局時米拉日巴說:這一次如果再打個平手怎麼辦?那如本窮心急,說:再打個平手就算我輸。結果兩人又是平手,那如本窮心甘情願地認輸。
米拉日巴說:比武鬥法不見輸贏,你提出的條件對我有利,可見你寬厚仁義。只因我捨不得此山,只好如此無禮了。附近有一座小山氣勢非凡,作為你的修行之所,不知意下如何? 那如本窮說:大師說的正合我意。岡仁波齊旁邊有一座黑色的小山,傳說那就是米拉日巴移來給那如本窮修行的地方。
岡仁波齊山腳下的五彩經幡,這是藏民祈福的一種方式。岡仁波齊峰頂有一個巨大的雍仲符號,藏傳佛教使用的是「卐」,苯教則認為是「卍」。 圖/熊偉岡仁波齊流傳著這個著名的「鬥法」故事,看似結局圓滿,其實暗示了現實:佛教與苯教曾有過漫長激烈的鬥爭,最後以苯教落敗告終。
公元10世紀時,曾強盛一時的吐蕃王朝分崩離析,有一支王族後裔從拉薩逃往阿里札達地區,而這正是象雄王朝和苯教發源興盛之地。
札達土林。 圖/視覺中國大自然似乎早就劃定了邊界和可能性,文明的波動不會離這裡太遠。百萬年前,札達曾是片約500多平方千米的古大湖,青藏高原抬升、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得湖盆升高,水位驟降。隨著湖水被疏干,那些被湖水沖刷過的沉積物便顯露出來,再次經受季節性水流的沖刷,便形成了如今千姿百態的形狀。由於鈣質膠結,這些土做的「樹木」直立不倒,乾旱寒冷的氣候使植被漸漸消失,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壯闊獨特的地貌景觀——札達土林。
古格王朝遺址。 圖/視覺中國札達土林的砂岩具有和黃土高原上黃土相同的性質,可以很方便地在上面打洞、但又不會倒塌。這樣的地勢易守難攻,逃亡的吐蕃王族後裔在其上打造了龐大複雜的洞穴群。
藉助地勢將王國建成一座座堡壘,而王宮就在峭壁的最高點,所有方位一覽無餘。古格王朝就此建立,「古格」也就是洞穴的意思。
古格王朝尊崇佛教,又從印度請來高僧弘法,僧人逐漸進入統治階層。11世紀後,佛教基本將苯教逐出了阿里地區,這正是傳說中佛教和苯教鬥法的時期。
爭鬥平息之後,苯教教眾依然把遙遠的岡仁波齊當作「眾神的居所」「宇宙中心」;佛教其實也吸收了大量苯教內容,變成了一支獨特的「藏傳佛教」,把岡仁波齊認定為是傳說中的須彌山。
曲龍遺址。圖/卡布 《發現西藏》這裡出土了大量葡萄、杏肉、絲綢等非本地物產。宮殿還運用了大量的木材修建,但附近的高原上並無樹木生長。壁畫記載,人和牲畜搭載著木材,翻越了海拔近5000米高的喜馬拉雅山脈而來。
札達在西藏雖然地處偏僻,但貿易興旺,並不閉塞。直到現在,這裡還有從印度和尼泊爾而來的貿易商人,用氂牛和馬馱裝著蔬菜水果,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用最古老的「以物易物」方式,和阿里人民交換著鹽巴、氂牛肉、羊毛等物品。
茶馬古道東段。事實上,茶馬古道到拉薩並未結束,而是一直西行,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綿延至印度和尼泊爾。直到今天,印度還在飲用四川雅安出產的茶葉製作的酥油茶。製圖/Paprika
千百年來,這個「只有老鼠和飛鳥能經過的地方」上,馬匹和氂牛踏出了一條條狹窄的小道。在嚴酷的高原上,人們互通有無、互相幫助,才讓生命延續至今。而這些小道,正組成了著名的「茶馬古道」。
古格王朝遺址的壁畫上,有來自阿富汗天青石製成的藍色顏料,出現了敦煌飛天、波斯雙獅等許多來自亞歐的文化元素。還有大量印度教的神像。事實上,這裡正位於茶馬古道的中心點,是連接中西方文明之地。
藏文化研究學者頓珠拉傑認為,古代象雄文明產生的苯教,也南傳到印度產生影響;對神山聖湖的崇拜,或許正是通過茶馬古道傳播開來。
現在,除了藏傳佛教和苯教,印度教也將岡仁波齊視為三大主神之一濕婆的修鍊苦行之地;耆那教則稱岡仁波齊是靈性的「阿什塔婆達」,意為最高之山,是能獲得解脫的聖地。對岡仁波齊的朝拜,跨越不同文明、宗教和種族,在歷史長河裡凝固了下來。
聖湖與鬼湖
岡仁波齊能成為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四大教派的神山,冥冥之中或許又有些必然。
瑪旁雍錯。圖/周焰 《發現西藏》漢朝時期,當時的人沿著黃河而上,認定現在的崑崙山脈是黃河的源頭,便把她當作傳說中的崑崙。故有學者認為,岡仁波齊孕育了這麼多條河流,各族人民溯源而上,也就都開始了對她的朝拜。
岡仁波齊腳下的湖泊,也是因此被認定為聖湖:10世紀鬥法結束之後,這個湖泊被更名為「瑪旁雍錯」,取「不敗和勝利」之意。
這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泊,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一望無際。《大唐西域記》里稱其為「西天瑤池」。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被合稱為「岡錯」,作為神山聖湖被同時朝拜。
瑪旁雍錯是著名的「聖湖」,與她作伴的卻是一個「鬼湖」——拉昂錯,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拉昂錯是個鹹水湖,湖水呈黝黑的深藍色,周圍罕見植物和野生動物,牛羊也不來飲用。
偌大的湖區空曠寂靜,了無生機;高原風大,在拉昂錯的湖面掀起巨大的波紋,更顯這裡波詭雲譎。
拉昂錯。圖/卡布 《發現西藏》在西藏眾多的神山聖湖之中,「鬼湖」的存在顯得有些詭異。更奇特的是,這些「鬼湖」大都坐落在聖湖之側,比如「天湖」納木錯旁也有個「鬼湖」色林錯;似乎就像光明的背後,黑暗總是如影隨形。
不管「聖湖」還是「鬼湖」,在藏地其實都是被敬畏的,藏民不在湖水裡洗衣沐浴和傾倒垃圾,也不捕食野生動物,故藏地的湖泊總是格外地乾淨清澈,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瑪旁雍錯湖畔的黑頸鶴。圖/蒲新志 《發現西藏》藏民相信,再醜惡的事物都有著被感化的可能,總有一天,聖湖與鬼湖會通過某條河道而相通,那麼拉昂錯的水便會同瑪旁雍錯一般聖潔香甜。
現在看來,這個看法其實不無道理。瑪旁雍錯和拉昂錯曾是一個湖泊,水源來自附近的岡仁波齊峰和納木那尼峰的融水。隨著氣候變化,融水的補給遠不如從前,湖泊的水位便逐漸降低,河床抬升,一條小土丘隔開形成了兩個湖泊。但當雨水豐美,水面上升之時,兩個湖泊很有可能又繼續連通。
遠方的岡仁波齊。圖/熊偉
土丘現在是進出普蘭縣的交通要道,行駛在這條路上時,一旁湖水清澈乾淨,白雲壓得很低,似乎觸手可及;而遠方就是白雪覆蓋的岡仁波齊。拋開神山聖湖的傳說看,這也還是一種單純而極致的美。
轉山
藏族先民認為,一旦山具有了神聖性,那麼轉山之後,就會獲得保佑。而岡仁波齊是神山之首,圍繞她轉山一圈,可以獲得救贖,轉十圈可以在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一百零八圈者便可以修成正果。
轉山之路大致分為外圈和內圈兩種路線。外圈以岡仁波齊為中心,從塔欽出發,途經曲古寺,抵達哲日普寺,之後登上卓瑪拉山口(海拔5630米),最後返回塔欽。內圈線路則以因揭陀山為中心。據傳,轉山路線是13世紀時由噶舉派大師古倉巴開闢的。製圖/Paprika
過去千百年,人們不懼辛苦,一年年跋涉千山萬水,來到這高原苦寒之地朝拜。
榮格說:「每一個原始意象中都有著人類精神和人類命運的一塊碎片,都有著在我們祖先的歷史中重複了無數次的歡樂和悲哀的參與,並且總得來說始終遵循著同樣的路線。」
轉山的信徒。 圖/圖蟲·創意
西藏解放之後,藏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宗教元素其實融入到了藏民的日常生活里。藏民們多選擇在冬季,也就是農忙時節過後前來朝拜,朝拜完畢再回歸到日常的生活里。
自我救贖也並不只能通過朝聖才能完成,平時藏民一樣可以禮佛、祈禱,在生活小事中都體現了出來:尊重自然、不涉足湖水、不隨意殺生、死後選擇天葬……
岡仁波齊轉山人。圖/沈晶當生活遇到無法解決的困惑痛苦,或是渴望消除罪孽時,藏民們也會選擇前往岡仁波齊朝拜。在朝聖路上不準殺生,不打誑語。看到朝聖的隊伍,過路藏民常會慷慨施捨錢財和食物,以表尊敬。
《茶馬古道》紀錄片里,一對失去兒子的夫婦決定去朝聖,這位相貌平平、飽經風霜的中年男子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太順利的時候,在這條極為艱難的朝聖路上,我願意自我犧牲,為(所有)活著的生命祈福。這個過程中,我也能為我的家庭找到安寧與平靜。」
現在公路和鐵路相繼貫通,許多藏民從四川前往岡仁波齊朝拜——走的正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路線。在公路貫通之前,這基本是難以想像的事情,藏民們朝聖時,也會為「辛苦修建公路的這些大好人祈福」。
轉山路上的藏民信徒。圖/朱夢園在轉山路上,常能看到磕長頭的藏民,手持護手板,身著長圍裙,兩手合十,表示領會了佛的旨意和教誨,觸額、觸口、觸胸,表示身、語、意與佛相融為一體。
這是最隆重的朝聖儀式。在《轉山》紀錄片里,一位頭上磕出了包的藏民說:「過去自己愛喝酒,生活一團糟,通過在這苦行領悟到了我應該做個怎樣的人。」
匍匐在岡仁波齊下祈求護佑的朝聖者。圖/高榮囡張楊在《岡仁波齊》的電影拍攝手記里寫:「拍攝《岡仁波齊》本身就是一場修行。我自己雖然不是一個佛教徒,但我對佛教有親近感。佛教有很多方法論幫助一個人去修行,通過這種修行會把內心深處的很多東西看得更明白。」
站在岡仁波齊腳下,仰望著她那巨大的山體,許多人陡然間會生出一種敬畏之情;這種情感無關信仰,是一種趨於人類本能的體現。
岡仁波齊峰:2018年7月倔強的第二次上到海拔5800左右拍攝。圖/李智軍在岡仁波齊,順時針轉山的是佛教徒,逆時針轉山的是苯教徒。轉山途中相遇時,不同的教眾只平靜地擦肩而過,各自朝拜。
他們來來往往,就這麼一圈圈轉著,轉著。恍然間,似乎腳下的大地、天空,還有整個岡仁波齊,也真的轉動了起來。
- END -
作者丨蘇小七
圖片編輯|HonYi
地圖編輯丨Paprika
封圖攝影|沈晶
特別支持:方形貓火,筑波大學世界遺產碩士在讀,佛教美術史方向
參考資料
[1]《發現西藏》李栓科主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多彩中國:中國自然百科》鄭度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美麗的地球:高山》斯特凡諾·阿爾迪托著,中信出版社
[4]《入藏八線》才華燁主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5]《西藏本教簡史》頓珠拉傑著,西藏人民出版社
[6]岡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邊的古代文化[J].中國藏學,1996(1)
[7]陳國典.試析藏傳佛教朝聖者的聖地情結[J].宗教學研究,2006(1)
[8]尕藏加.民間信仰與村落文明——以藏區神山崇拜為例[J].中國藏學,2011(4)
[9]丹真多傑·旦正加.淺談藏族神山崇拜與生態保護[J].甘肅民族研究,2010,(1)
[10]陳國典.藏傳佛教朝聖功能之我見[J].史學月刊,2006(7)
[11]馮學紅,東·華爾丹.藏族苯教文化中的岡底斯神山解讀[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12)
[12]劉偉.簡論西藏泛神的信仰[J].中國藏學,2008(04)
[13]《西藏的文明》石泰安著,西藏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4]《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民族出版社
[15]《藏族文化發展史》丹珠昂奔著,甘肅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