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我執與觀照的功夫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心」
比丘尼近育法師 2013年3月3日
講於台北法界佛教印經會
摘自《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月刊 第524期
這幾個月來,道場晚間聽經都在聽《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謂「成佛的法華,開慧的楞嚴,教化眾生的華嚴」,我個人對《華嚴經》特別地喜歡,所以十分珍惜這個聽經的機會。當一面聽上人講解,一面閱讀經文,心中有種非常深的感觸。〈世主妙嚴品〉闡述世間跟出世間的主──也就是佛──的功德莊嚴,這些功德莊嚴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而我心裡也有難可名狀的感動。
記得剛學佛的時候,聽說佛陀在世,那些心求出家的人只消佛陀說一句:「鬚髮自落,袈裟披身。」馬上就現了比丘相,然後佛再開示一句話,馬上就能證果。每每讀到這些文字,心裡好生羨慕,老覺得他們怎麼那麼幸運值佛出世,而我就只有干羨慕的份兒?可是這次聽〈世主妙嚴品〉的時候,我不禁反問自己:「我準備好了沒有?」如果真的上人、聖人在世,我準備好接法了嗎?
記得一九九零年,上人回台灣弘法,我的同事跟我說了這個消息。當時台灣的法師我幾乎都不認識,但既然要學佛,就要找一個皈依師。我的同事跟我推薦說,上人是旅美高僧,機會難得,應該去皈依這個師父。因為相信同事的關係,所以就同行去拜師。一路上,他跟我介紹上人,說上人有多麼孝順、多麼有道德等等,可是我什麼都沒聽進去,只牢牢地記住一句話:「他有他心通。」
不久抵達皈依的現場,真可謂「人山人海」。二話不說地,我就把自己安頓在最邊邊的角落。等打完皈依,上人開示完畢後繞場一圈,當他走到我前面時,我心驚膽跳的程度至今依然記得。當時心想:「哎呦,我做過這麼多壞事情,這個人有他心通,豈不是什麼他都悉知悉見嗎?」所以回到我剛剛的提問:如果上人、聖人在世的話,我們準備好接法了嗎?
我常問學生:為什麼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列國的君主沒有一個人肯用他?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以夫子的學問道德,肯定可以幫忙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夫子的能力,早在魯君任用他做司空、司寇時,就展現無遺了。掌政三個月,魯國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魯國一片新興之相。結果卻引起旁邊齊國的大驚,馬上送來八十女樂給魯君,魯君從此不再上朝。不僅君臣沉迷女樂,就連門下的一些弟子也禁不住誘惑,遭來夫子一番嚴訶自不在話下。試想,隨侍聖人左右,若非有強烈向道之心如顏淵之流,恐怕少有不狼狽而逃的。
如此說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沒有君主用他了。要不以夫子座下七十二賢不說,光四科十哲,個個可謂一時之選,如政事科的子路會帶兵打仗,言語科的子貢舌燦蓮花,日後身佩六國相印;弟子尚且如此出類拔萃,就甭說教導他們的老師了,但是各國國君卻寧可縱情五欲,而犧牲稱霸群雄的機會。由此可知,聖之所以為聖,凡夫之所以為凡的原因了。
我們累劫以來的習氣毛病,在聖人的身邊很容易就被悉知悉見,難怪常在上人的錄音帶里,聽到他老人家毫不保留地訓斥弟子。這時候弟子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逃之夭夭,文過飾非;一是刻苦自勵,改過自新。因此,留在業盡情空的聖人身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早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我們就在華嚴法會上做了結緣眾;只是時至今日,我們還繼續在結緣,沒有成為當機眾、影響眾。所以再回來問問自己,我們的身心準備好了嗎?如果沒有,應該怎麼準備呢?
祖師大德以及聖賢所教導的,第一步就是去「我執」。中國文化里最重要的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是不是也教導同樣的內涵?憨山大師說,儒家是「經世」。那麼孔子有沒有教我們去我執呢?有。「子曰:四絕」,意思是有四個東西我們不可以要。哪四絕呢?「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這四個裡面,夫子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執去掉了以後,才能夠明明德,能親民,能止於至善。而它的體,就是正心誠意,把我們的心正了、意誠了以後,它的用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范仲淹為例,大家熟知他一生奉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哲理。范仲淹早年喪父,母親無法獨立撫養他,所以就帶著他改嫁。有一次,與同母異父的兄弟在一塊兒玩,玩玩就吵了架。弟弟氣乎乎地說:「你滾出我們鄭家去,你不是我們鄭家人。」那晚他問媽媽,知道自己姓范之後,就請求離開。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他知道透過科舉能有出頭的機會,所以立志苦讀。但因為窮,為填肚皮他把米飯煮成粥,再拿到屋外去凍成塊,然後把粥分成四塊,早上吃一塊,中午吃一塊,晚上吃兩塊。天黑之後,就就著廟裡的佛燈來用功。後來考上進士,分發做官,拿到第一份薪水後,就請族弟把它散發給家族之中窮苦的人,好讓他們得以衣食無缺。後來更成立了義田制度。
日後官拜宰相,雖然名望日崇,為人卻日益謙和。有一天他想置產,於是請來風水師來堪察;一看之下,是一塊狀元地。范仲淹知道後,二話不說就把這塊地捐出去做學堂,因為做學堂讓更多的人出狀元不更好嗎?也因為他的無私,後來范家子孫好多人都位居宋朝要津。
由此可知:一個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寬。有些人會說:「我不要舞台。」舞台可以不要,但是心量卻要大。范仲淹是儒家經世的實踐者,徹底地體現了儒家無私的精神。由他的故事,我們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自己。這是儒家教導我們去我執的道理──修心養性之道。
再來看看道家。憨山大師說,道家是「忘世」。那麼道家有沒有也教忘我,去我執呢?道家講「少私寡慾」,教我們要離欲,離欲才能清凈;又教我們要「釋智遺行」,釋智就是放下所謂的「世智辯聰」,放下私智,不是放舍智慧;遺行,就是把我執去掉。老子說:「人之大患為吾有身。」一般人花費很多的心力跟財力,來照顧自己的身體;不僅僅身體,對名利更是趨之若鶩。我常開玩笑,時下父母教導小孩子,無不希望他們五子登科。哪五子?房子、金子、兒子、妻子、車子。但這也說出了「古之教人成聖賢,今之教人能賺錢」的現象。然而,道家教我們要知足,知足就可以常樂。
莊子是把老子哲學思想擴張弘揚的人,他有一個學說叫做「無用之用」。怎麼說呢?有一次,莊子帶著學生到山上去,正巧看到一群伐木工人在砍伐樹木。學生們發現,筆直的樹木被伐,而盤曲的卻因彎曲而安享天年。下山後,他們一行去拜訪莊子的一個朋友。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老朋友自是殺雞宰羊殷勤款待。準備之際,家中的僕人問:「要宰殺那跛腳的鵝?還是正常的?」主人答:「跛腳的。」
從朋友家離開後,弟子們狐疑地問老師,山上的樹木因為彎彎曲曲不健全,而可以存活下來,可是鵝卻因為殘疾而死,到底處世之道為何?是應該極力地表現自己,還是應該要明哲保身?於是,莊子教弟子要養成智慧,善巧活動於現實生活中。他認為,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我們要依智慧自處,而智慧是從無私無我中來。這道理就讓我聯想到《華嚴經》的一句偈:
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便立;
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
老莊哲學,傳達柔弱、安靜,謙和的道理。所謂「柔弱生之徒」,最柔軟的東西,往往可以存活下來;所謂「上善若水」,水往低處流,處眾人之下,因為不爭,所以往往能夠有所成就。《道德經》開宗明義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在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名,去做很多的努力;要無所為而為,做什麼事情不要心存目的。一句話說穿了,就是無私,去我執。
再來說說佛家的道理。《譬喻經》里有個故事,有兄弟兩人上山採金,運氣很好,兩人都找到了黃金。下山的時候,哥哥心想:「這黃金運回去還要跟弟弟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推到山谷里去,那黃金就我一人獨享了。」說也奇怪,兄弟倆還真心有靈犀,他這樣子想,弟弟也這樣子想:乾脆趁著四下無人把哥哥給害了,神不知、鬼不覺地黃金就全歸自己一人了。
走了一段路,還好兩人都沒下手。等過河涉水的時候,哥哥就想:「哎,我真的好糟糕、好齷齪,竟然為了黃金想把親弟弟給害死。這個錢真是糟糕的東西,讓我連兄弟之情都不顧,這個東西實在是邪惡!放水流,放水流。」還真心電感應,他這樣子想,弟弟也這樣子想:「天啊,錢真不是好東西,我竟然起了歹念要把哥哥給害了!放水流,放水流。」結果,兄弟倆真的就把採到的黃金都放水流了。
講到這裡,有人一定心想:「哎呦,好可惜喲,那個錢留著多好,還可以幫人。他們兩個好笨,怎麼把錢放水流?留起來多好,自己留一點用,其它來幫助別人。」是不是?這就是我們心不清凈。
佛家教導我們反向操作,以出離五欲。憨山大師說儒家教「經世」的道理,道家教「忘世」,佛家則教「絕世」。記得最初讀唐朝的龐公為一心修道,把家裡的金銀財寶全部都倒到海裡頭去,當時我真是不能理解,何不像范仲淹這樣子,拿來救全世界的窮苦呢?幹嘛要這麼想不開?後來我體會到:當生活一無所有的時候,靈性就能得以提升。這也就是龐公龐婆一家人可以成就道業,而我們還仍是凡夫,繼續不斷生死輪迴的原因了。
由此可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跟佛教的思想,三者體性都是一樣的,只是用有深淺、大小的程度不同罷了。佛家的「體包太虛,量周沙界」,也是強調同樣的觀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寬。如果能把心量放到最大,就能跟他人同體,跟萬物同體,就能夠真正做到儒家所說的「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就能夠救度眾生,隨類化身,就能夠以眾生為菩提水而成正覺。當跟眾生同一悲仰的時候,就體現了佛教的真正精神。因此,修道的第一個基本功,就是要「去我執」。
第二個基本功,就是「觀照」的功夫,我們要常常回去看看自己的心。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復古的世紀。怎麼說呢?報章雜誌大量介紹養生觀念,什麼東西最養生就吃什麼。但是我個人就有一點點感慨,我們不計成本地把身體照顧好,吃要吃有機的、要少鹽少油、要跟三白說不等等,我們花了好多功夫來養生,但是到底有沒有花功夫養心?
聖城裡有很多孔雀,小朋友都知道如果孔雀生蛋,千萬不可以去碰它的蛋。如果你覺得孔雀媽媽把蛋生在不安全的地方,晚上可能會被狐狸給吃了,而把蛋移到你覺得安全的地方,這麼一來孔雀就再也不去孵蛋了。因為有人的味道,它就再也不會認那顆蛋了。於是,不知情的小朋友會去求它:「這是你的寶寶,趕快去蹲在那裡。」可是它怎麼也不理會。另一個場景是,下雨天時,小朋友蹲在路上救蚯蚓,因為下雨天,蚯蚓爬得到處都是,小朋友擔心車子來了或是人不小心,就把它們給壓死;或者等一下太陽出來的時候,它們會被曬死了,所以就一路把蚯蚓撿到草地上去。
我常常覺得,我們學佛的人對動物最是慈悲,不敢拍蚊子,不敢殺螞蟻蟑螂。可是,對人有沒有同樣的慈悲?對家人有沒有慈眉善目?講話是不是就像對待小動物一樣,柔聲細語,慈心下氣?
還有,我們有沒有對自己慈悲?常常莫名其妙地生氣或是貪心,沒有讓自己的心平靜,這就是對自己不好。我們應該要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好一點就是要養心,修心養性。常聽人說,女人永遠缺一件衣服,媽媽永遠少一個冰箱。我們放任自己的心一直向外追求,在外面的物質世界裡,花了好多的心思。我們對自己不夠好,更不用說對自己的家人、同事、上司發脾氣、生悶氣。這都是對自己不夠好。
春秋戰國是中國學術思想的黃金時期,出現所謂的「九流十家」,在詭譎多變、禮樂崩壞的大時代里,這些哲學家試圖解決人們的痛苦。同樣地,如果把佛教當成一種宗教和哲學,當起煩惱時,就要運用所學的法門來對治,讓我們的心回家。我們如果在外面受氣、受委屈了,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回到家再怎麼不愉快的事,很快也就能煙消雲散。可是當心有了不平的時候,我們記不記得讓它回到自性,回到這個真心的家呢?這就成了我們修行的課題。
所以修行絕不是口號,而是真槍實彈地面對自己的習氣。我常聽人家講,我一天念五萬聲佛,拜108拜,念凈土五經如何如何……。可是,如果一樣地貪瞋痴,一樣的煩煩惱惱,那有什麼用?即便一天念了五部《地藏經》,可是內心還是怨恨不已,覺得孤獨、想哭,一個人沒辦法活下去,那就是沒有把所學的佛法拿來用。
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讓我們拿來用的,好讓我們得以解脫,進而邁向菩提道,所以要隨時提在心上。我不是說打坐沒有用,念經沒有用,這些肯定有用的,時時勤拂拭,一定可以幫助我們向道近一點。但是如果碰到境界就失念,隨著境界轉了,這樣子的念經拜佛,充其量只是積集人天資糧罷了。
另外一個學佛人關注的問題,就是「業障」。什麼才可以叫作「業障消了」?就是自己的情緒平復了。並不是有一個外來的業障,事實上一切都是自己找的,所謂「萬法唯心」。因此,不要把修行定位在積聚人天資糧而已,應該要提升到解脫道、菩提道上。
大家回想一下,上次跟自己「冤親債主」吵架的爭執點,是不是覺得很可笑?就為了擠牙膏,一個從中間擠,一個從後面擠,也可以吵架;麵包袋,一個是好好地打開,一個是從中間撕開,這樣也可以冷戰。是不是都是雞毛蒜皮?跟我們生死大事有關嗎?沒有。我們往往對自己很不好,我們知道養生,可是卻沒有好好養心,沒有在內心投入好的元素。
荷澤神會大師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經常保持覺知,把心帶回到自性上,如此不斷地熏修就能有智慧。千萬不要隨著習氣走,讓知之一字,變成眾禍之門;那個不是覺知,那是識心在控制我們,那不是真的智慧。修道人經常要把心看好,讓我們的自性像明鏡似地去觀照東西,這樣智慧就會出來,生活就會光明。
上人也常跟我們講,學佛就是要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不會愚痴,就不會住在黑暗裡。所以我們應該「學佛」──住於佛住,而不是光光「佛學」──把佛教當學問來研究。學佛越久,看事情的角度應該越高越廣,跟周遭的人相處得都很和氣,令人覺得學佛的人慈眉下氣,真的是跟一般人不一樣,這樣他們才願意來研究佛教的道理,希望也跟你一樣地開朗,一樣地自在。這就是幫助弘揚佛法了。
總而言之,要常常把心看好,要對自己好一點,讓心常常注入一些好的元素。這個就需要一些觀照的功夫。所以,不要把修行當作一個口號,當作一個功課。怎麼說?我們每天都有自己的功課。所謂的功課是,當學生的時候,老師出的國語、英語、數學作業;寫完了就可以休息,可以聽聽音樂,可以看看電視。那麼,請問佛教的功課是這樣做嗎?是不是今天的經念完了,可以休息一下,看看戲,玩玩電腦?
如果把修行當作數目性的增加,意思就是,我一天拜一百零八拜的佛,這個月為了要消業障,所以拜兩百個、三百個。然後就可以去跟人家講,我念佛有多少,我拜佛有多少,功課是什麼什麼。這種口號式、數目性地修行,最多是積聚人天資糧罷了,和解脫毫不相關。
相反地,觀照貪瞋痴到底改了多少?當碰到境界的時候,心定不定?這就是修改我們的習氣毛病,就是提升我們看事情的廣度跟高度。當心量不斷擴大,最終能夠體包太虛,能夠用周沙界的時候,觀照的功夫才算完成。
在這個地方很願意跟大家共勉,就是常常把心帶回到自性裡頭來,看好我們的心;當心不小心跑掉,又打了妄想的時候,輕輕地把它拉回來,再回到自性上。每天這樣子不斷不斷地練習,安住在自性上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次數就會越來越多。我們常說「住於佛住」,所以當碰到境界的時候,問問自己:上人如果碰到這個境界,他會怎麼做,他會怎麼說?佛碰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他會怎麼做,他會怎麼說?時時保持覺知,住於佛住,那麼我們的修行必能日期有功。
※17.唐太宗問玄奘法師:佛所說的經典,哪一部是最大的?華嚴經疏序淺釋
※他是藥王菩薩來的,來做中國醫學的開闢者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