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局勢走向失控邊緣,烏克蘭兩架伊爾76被擊落,機上人員全部喪生

局勢走向失控邊緣,烏克蘭兩架伊爾76被擊落,機上人員全部喪生

中東作為全球戰亂髮生的最為頻繁的地區,幾乎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了戰火。日前,利比亞內戰繼續火爆上演。據烏克蘭《每周鏡報》7月28日報道,當天,從阿聯酋飛往利比亞的兩架伊爾-76運輸機遭遇到了利比亞民族團結武裝的伏擊,結果釀成了內戰開始以來最為嚴重的一起事故,局勢已經走向失控邊緣。

這兩架運輸機滿載著武器裝備在哈夫塔爾國民軍控制的阿里-朱夫拉機場被擊落,目前機上至少有一名飛行員確認死亡。

據悉,這兩架伊爾-76運輸機是被烏克蘭一家私人公司包租並為利比亞衝突的一方完成運輸工作。阿聯酋之所以僱傭外國公司為哈夫塔爾的國民軍提供武器裝備,是為了避免被支持民族團結武裝的背後勢力所察覺。

然而,此次事件陰差陽錯的將阿聯酋的隱秘舉動給意外曝光,而且這也坐實了此前美國媒體有關阿聯酋和沙特違反規定向利比亞提供武器的報道。在7月上旬,美國眾議院否決了特朗普對沙特的80億軍售計劃。

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民主黨擔心沙特會將這些武器用於「屠殺平民」。如今看來,民主黨的擔憂似乎正在變為現實。利比亞內戰仍然處於膠著狀態,哈夫塔爾在今年4月份曾一度信誓旦旦,要很快解放首都的黎波里。一開始,他們進展相當順利,不僅成功的佔領了利比亞大量城鎮,還形成了對的黎波里的圍攻之勢。

再加上美國等國家的撤軍,為哈夫塔爾的「解放」掃清了外部障礙,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戰鬥遠比此前預料的要激烈的多。

民族團結武裝負隅頑抗並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的支持,逐漸站穩腳跟後,已經能夠與國民軍打的有來有回,很顯然,戰爭如今已經進入了僵持階段。在利比亞局勢上,美國總體上保持一個比較模糊的表態,坐山觀虎鬥。

這種做法其實已經暴露出了美國的目的,通過兩邊壓住的辦法,一方面可以繼續大肆倒賣軍火,二是可以在內戰結束後收走勝利果實,利比亞目前大部分產油區仍在民族團結武裝手中,這也是美國所覬覦的。

而作為此次事件主角之一的烏克蘭,暫時還沒有就此事表態,對於他們來說,也根本無暇顧及遠在千里之外的利比亞局勢,圍繞與俄羅斯的衝突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發生在7月24日的油輪扣押事件以後,俄羅斯軍艦已開始在烏克蘭近海示威,恐怕接下來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狼煙 的精彩文章:

一艘加拿大貨輪向東亞疾馳,抵達廈門後來回打轉,請求放行通過
伽利略導航突然陷入癱瘓,北斗安然無事,歐洲當年曾拒絕中國加入

TAG:烽火狼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