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至今無人能達到永生?這其實是進化的一種選擇
世上所有的物種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自然規律。死亡就代表這個生命從世界消失,他之前擁有的一切都無法留住,包括意識和記憶。這總會讓人感到害怕,我們總是想為何物種會有死亡這麼個痛苦的設定,假如能長生,那豈不是很快樂。
其實在物種剛產生的時候並不是沒有嘗試過向永生的方向進化,比如燈塔水母,它就可以從成體退回到幼體,然後再這樣往複循環,假如它不被天敵吃掉或者因為環境變化而死的話,它就是永生的,某些水螅也有這樣的設定。總之我們發現那些能夠逃出衰老的全部都是些簡單物種。
我們知道,衰老是死亡的前提,沒有意外的話,不衰老就代表物種的細胞可以不斷的循環,那麼這個生命就不會死亡。很顯然物種在後來的進化中普遍選擇了衰老這一選項。物種體內大都會有一個控制衰老的染色體,當期端粒逐漸縮短並丟失部分信息之後,衰老就開始了,細胞的更新速度變慢直至停止。當最後的細胞大量死亡時,生命就會死亡。那麼物種為何會選擇這條路呢?簡單來說是為了整個種群的繁衍。事實上每個個體存在的意義都是盡量的傳遞優秀DNA讓種群能夠在競爭中存活下來。
假如沒有死亡的話,就不會存在進化,因為進化需要在不斷的新舊更替中體現。如果一個物種不進化,那麼它很快就不能再適應變化的自然,最終它們還是會因為不適應自然而被淘汰。而死亡正是促進進化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假如一個物種能夠永生,那麼它就需要無限的食物與無限的能量。這一點用極限的思維非常好理解。可是地球上並沒有無限的食物,即使從整個宇宙來看,也不存在無限的能量。從這一點看,宇宙中所有的物種都不可能實現永生。
雖然永生是絕對無法達到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想辦法延長壽命。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只要人類能夠想辦法控制端粒的縮短,就可以做到延緩衰老的發生,那麼壽命自然會提升一個檔次,甚至可能達到在資源允許範圍內長期生存。
※宇宙起源新發現,微小維度空間也許存在10個之多?
※又一土豪國家宣布將探索火星,探測器將於明年發射
TAG:漲知識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