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富」闖關東:王健林、許家印、馬云為何紛紛開啟東北投資計劃?

「首富」闖關東:王健林、許家印、馬云為何紛紛開啟東北投資計劃?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作者 | 李敏

在中國近代四大移民潮中,闖關東曾被認為「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從建國前農民遠赴東北開荒種地、到建國後東北成為「重工業搖籃」,再到十餘年來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浪潮——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類型的「闖關東」故事。這次,引人關注的是互聯網。

近日,馬雲率領阿里團隊開始「闖關東」。在他之前,還有騰訊、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大手筆投資東北。從「投資不過山海關」到「投資必過山海關」,投資熱潮形成背後,究竟是什麼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東北又為何成為互聯網的「新天地」?

「首富」闖關東

距離正式退休還有不到60天,馬雲去了哈爾濱,宣布了阿里最新的東北投資計劃。按照阿里巴巴集團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達成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數字農業、企業上雲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用馬雲的話說,阿里巴巴集團投資要出山海關,首戰最東北,與黑龍江簽約項目近期要見效。

馬雲不是今年第一個闖關東的「首富」。

今年5月15日,王健林出現在萬達集團與瀋陽市政府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約儀式上,宣布將在已完成投資250億元的基礎上,在瀋陽再投資800億元。

隨後在6月12日,馬化騰一行遠赴東北,當天騰訊分別與遼寧省及瀋陽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落子工業互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等領域;馬化騰前腳剛走,在6月15日,恆大集團許家印在瀋陽宣布將斥資1200億在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三大生產研發基地。

可以說,就在5月及6月兩個月,僅萬達恆大兩筆合作,未來就將有兩千億真金白銀投向東北。

不光是首富集中「闖關東」,早在2018年1月,京東宣布計劃未來三年在東北投資超200億元,推進東北產業升級、增加就業機會、注入技術創新動力和升級零售服務,助力東北振興發展。

作為新中國重工業的搖籃,東北老工業基地曾經書寫過光榮與夢想。早在2003年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就已經啟動。引人關注的是,自2014年起,東北三省的GDP增速一直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6年遼寧省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流失嚴重。

2016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對外發布,再次拉開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大幕。

近一個月來政策支持風向更為密集。中央高層和部委緊鑼密鼓地展開調研和部署,加快推進東北振興。日前,中央高層在遼寧考察時還強調,實現東北振興關鍵在改革開放。6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會議上,還透露國家將設立東北振興專項轉移支付給予傾斜支持。

互聯網超越了房地產?

在眾多產業中,房地產和互聯網在過去的十年間,應該是與人口紅利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不過,當前對於東北而言,不管是房地產還是互聯網,與過去兩大行業的黃金時代相比,確實已失去了很大的「C端優勢」。

先看房地產。在過去十餘年,房地產曾被不少地方政府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但房地產商在東北的日子,似乎並沒有在其他區域那麼風生水起。

去年9月底,有媒體根據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31個省區直轄市的GDP和房地產投資額數據,計算出了各地的房地產依賴度,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排名在末五位之內,遼寧省排名末第十。顯示出,在東北三省的產業經濟貢獻中,房地產並非主力。

從今年4月一則關於鶴崗房價的新聞中可以管窺東北樓市的其中一面。該新聞稱,鶴崗在售的二手房中,總價最低的一套僅為1.9萬元,房屋面積73平米,摺合均價260元每平米。

而根據官方數據,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57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其中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3063萬平方米,下降8.3%,降幅在全國四個區域中位列第一。

對於東北樓市相對平淡,有聲音指出源自於一部分本地人在國企就業可以解決住房需求,而在近幾年人口外流的大環境下,外來需求也相對較少。數據顯示,2018年末,東三省常住人口減少了38.57萬,其中遼寧減少了9.6萬,吉林減少了13.37萬,黑龍江減少了15.6萬。另有數據顯示,在2016至2018的三年間,東北三省常住人口總共減少了74萬。

在全國諸多城市中,東北地區人口下滑城市顯得頗為突出。東北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2017年間,我國常住人口、人口密度雙下滑的城市共計18座,東北佔14席,包括鶴崗、大慶、佳木斯等。可以說,在人口紅利上,東北三省確實優勢相對不大。

再看互聯網。2008年,中國的互聯網人口第一次超過美國,而iPhone的誕生又為全球邁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猛推一把。在過去的十年,不光是在中國、放眼全球都是移動互聯網爆發激蕩的黃金時期: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不僅僅是C端用戶爆髮式增長,更是催生了諸多新的經濟業態,帶來數十億中國人的消費與生活方式大變革,同時也帶來了中國消費級互聯網的黃金十年。

但這十年間,東北的互聯網聲音相對微弱,一大亮點就是此前幾年直播與短視頻在東北興起,網路上也有聲音調侃東北新三寶是直播喊麥以及擼燒烤。隨之而來的是,「逐漸消失的東北互聯網」、「東北到底有沒有互聯網」、「東北是不是錯過了整個互聯網時代」等話題也開始在網路引發熱議。

儘管這些疑問暫時沒有答案,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互聯網C端用戶暴增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用戶規模達11. 36億,首次出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

AT在B端時代的選擇

在今年這波「闖關東」浪潮中,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跨過山海關加大投資布局,在媒體中引發熱議。

互聯網上半場,在互聯網公司的業務版圖開拓中,東北被認為不是重點區域。在知乎上以「東北三省的互聯網創業氛圍怎麼樣?」為主題的問答中,一個回答調侃在東北創業之難引人深思:「某個人,當他有個很好的idea,準備在東北創業。他發現:我去哪裡招人?沒人!都去了北上廣。我去哪裡融資?沒錢!找投資人?沒有……」

當下,吃C端流量紅利爆發的巨頭們,早已在流量爭奪上殺紅了眼。在消費互聯網享受紅利締造奇蹟的時候,遼寧等東三省被巨頭忽視,但隨著人口紅利消退,互聯網開始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巨頭們開始將改造對象從C端轉移到B端,打開新的增量空間。

今年是中國5G元年。高速、高密度、低延時等特性,讓5G發揮空間不再局限於通話、遊戲和短視頻。工信部高層曾指出,將來20%左右的5G設施是用於人和人之間的通信,80%將用於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如果說,5G剛開始的應用場景以消費為主,但最終產業的落地將是重頭戲。5G將為包括工業互聯網、農業互聯網在內的產業互聯網爆發打開一扇技術大門。

普華永道預計稱,到2025年,T to B to C模式給科技企業帶來的整體市值將高達40至50萬億元。新的藍海亟待開闢。可以說,騰訊、阿里在今年默契選擇投資東北,就與兩者在to B賽道加速布局密不可分。

僅以騰訊為例,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了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方案,將 to B業務單獨列出,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

對於這一調整,馬化騰指出,騰訊的目標並不是簡單一個雲收入,而是整個服務從消費轉向產業互聯網這個未來大的風口,為這個大浪潮而做積極準備。他認為,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下一階段,因為人口數量這個紅利已經沒有太多。

產業互聯網紅利誘惑下,巨頭們集體入場啃下2B硬骨頭,東北極有可能成為一塊肥沃的待墾地。人民日報在去年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東北振興根本的矛盾、癥結還在破題之中,發展道路上的攔路石,依然是體制機制性問題,是產業結構性問題。

但隨著5G快速推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能源、裝備製造深度融合,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就成為新技術落地的重要場景,也為東北振興打開了新的機遇之門。

*本文由90度地產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李敏。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和創新同行 與時代並肩,2019混沌創新者Demo Day在北京舉行
垃圾里淘金,BP忙「圈錢」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