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為埋葬父母向地主劉德借土地,被拒,朱:賜劉德三十傾地

朱元璋為埋葬父母向地主劉德借土地,被拒,朱:賜劉德三十傾地

1、貧窮的朱元璋

朱元璋在他成為皇帝前,當過放牛娃、乞丐、和尚、農民、起義軍,他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大魚吃小魚,人與人相互壓迫的時代。

元朝統治者將百姓分為四等,蒙古人為第一等,色目人為第二等,漢人(原金朝境內居住的人口)、南人為第三、四等人。

註:色目人指一切除 蒙古、 漢人、 南人以外的西北民族。

在當時,像朱元璋這樣出身的人地位很低,甚至於連名字都沒有,只能依據他在家中出生的順序或者父母歲數做自己的名字,所以,由於朱元璋在家中排在第八位,便得了個朱重八的名字(朱元璋是後來自己改的)。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朱元璋的情況便屬於這一類。

當時的教育制度並不是義務教育,所以朱元璋由於家境貧寒,很小便幫助地主劉德養牛補貼家用。劉德其人,是盱眙縣有名的地主,但他最出名的卻不是其有錢,而是因為他很摳門,經常變著法子剋扣為他幹活那些人的工資,朱元璋沒少受他的氣。

2、向劉德下跪借地

至正四年(公元1343年)的時候,盱眙縣由於旱蝗災害,引起了大饑荒和瘟疫。

此時朱元璋已經十七歲了,這場大災害帶給朱元璋一家的噩耗很多——朱元璋的父母、二哥都先後去世。

《明史》: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

這種局面放在誰的身上都不好受,更何況是年僅十七的朱元璋呢?

不過,悲傷並不是第一位的,最關鍵的地方,還在於怎麼處理父母二哥的喪事。其實,墓地問題不止我們今人頭疼,朱元璋也很憂心。

古代的土地並不是誰看上就能選擇那裡做墓地,這裡面牽扯到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國有制度並行情況下,利益的分配問題,簡而言之,朱元璋要想給父母找塊墓地,是需要花錢的,但他拿不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想到的辦法便是找認識的有能力的人求助,朱元璋找到的人是自己那位摳門的老闆——劉德。

前文提過,劉德很摳,他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借地借錢給朱元璋這樣一個怎麼看都沒有償還能力的人呢?

現實生活中,莫欺少年窮,畢竟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一句口號!

朱元璋沒有辦法,為了給父母、二哥一塊地安葬,那一刻,他放下了自己的尊嚴,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磕起頭來,只求他暫借一塊地,以後當牛做馬的報答他。

當朱元璋跪下那一刻,他和劉德都註定一輩子也忘不掉這個時刻,一個是因為恥辱,另一個人是因為後怕。

但任憑朱元璋好話說盡,劉德就一個意思:不借!

就在朱元璋絕望的時候,劉德的哥哥劉繼祖站了出來,他雪中送炭,給了朱元璋一塊地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二哥,解了他燃眉之急。

3、劉德的結局

朱元璋即將繼位登基稱帝的時候,曾經回過老家一次,當時,他命人將劉繼祖和劉德都招了過來。劉繼祖還好,劉德卻嚇得直哆嗦,見了朱元璋便跪在他面前,磕頭求饒起來,一如當初朱元璋那樣。

鄉鄰看在眼裡,以為朱元璋會殺了劉德,但朱元璋只是說道:「此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耶(你不用怕,當時我貧窮潦倒,你瞧不起我是人之常情,我不追究了。畢竟那個時候,你又怎麼會知道今天我能當上天子呢)。」

為了表示自己真的不追究,朱元璋下令:賜劉德三十傾土地。

可能有朋友會問了,為何劉德這樣對他,朱元璋反而發達了還給對方賜予土地呢?

其實,這事挺好理解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朱元璋父母的喪事畢竟是劉德哥哥劉繼祖援助下弄好的,不看僧面也看佛面;

二、朱元璋畢竟是要當皇帝的人了,心態上自然不一樣,這就像員工突然成為國家領導人,此時他再看老領導的刁難,也只會覺得好笑罷了;

三、朱元璋要樹立寬宏大量的形象,讓百姓認識到他的心胸有多寬廣。

劉德看到朱元璋以德報怨的樣子,感動得不得了,本以為自己此次性命難保,沒想到,不僅沒被處罰,還白得了賞賜。

至於劉德的哥哥劉繼祖,那待遇就更不用提了: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仍為文以祭。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諱龍潛之事,不忘馬鬣之恩,存故舊,報德施,大哉聖孝,真只千古矣!劉繼祖,字大秀。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明史》《皇陵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社說書人 的精彩文章:

一本《長安十二時辰》,書寫了大唐的盛世輝煌,也道盡了百姓疾苦
古代大俠們如何解決養家糊口的問題?除了當保鏢,還有哪些手段?

TAG:茶社說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