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蘇式綠豆湯,我真的服了蘇州人
綠豆湯全國都有,說來並不稀奇。而每年到了夏日最燥熱的時候,就急需一碗綠豆湯來降降溫。這些年,我早已習慣了每年夏天在家煮綠豆湯。
只不過,大部分人煮綠豆湯可能都依賴於電飯煲,豆子泡一段時間,然後丟入電飯煲,加上水,放上冰糖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去一旁偷懶了。我一直也覺得綠豆湯就是尋城的夏日小食,花不了什麼功夫,直到看到蘇州人的綠豆湯,才知道什麼叫做精緻生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1.蘇州人的小城生活
蘇州人真的會生活,一碗蘇式面早就詮釋了這種態度。
從麵條、湯到澆頭,都有諸多講究,湯的基本要求是清冽,鮮美,不見任何雜質,麵條要那種細的有面香的,吃起來滑爽有嚼勁,還講究品相,碼在碗里紋絲不亂,呈現出一個好看的觀音頭、鯉魚背。而蘇式面的澆頭基本就一本蘇幫菜的菜譜。
楓鎮大面到超級奢侈的禿黃油麵再到一年只有十幾天能吃的三蝦面,讓吃不到的我嘴很饞。
至於這碗面的細節吃法,什麼紅湯、白湯、硬面、爛面、寬湯(多加麵湯)、緊湯(少點麵湯)、免青(不要蔥)、重青(多放蔥蒜)、過橋(澆頭單放在另外一個盤子里)等等的行話,蘇州人那是從小就耳熟能詳的。
他們的精緻生活,從大清早就開始了。
除了生氣蓬勃的麵館,藏在吳趨坊的民居巷弄之中的藝圃里也能窺探到當地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從水榭南望,山水交融,林木蔥蘢,頗具山林野趣,為園中主要對景。兩處簡潔圓形的洞門交疊呈現,兩柱綠植陪伴左右。藝圃內的茶室延光閣,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水榭。茶室沒有空調,但冬暖夏涼,非常舒服。早上七八點的藝圃茶館,很多老蘇州隨身攜收音機,在此聚會,喝茶,聊天。
一方茶室,一池碧荷,一群小魚,窗戶一開,自有涼風撲面,泡一杯碧螺春,聽評彈、聽崑曲兒……
蘇州人的慢生活,叫蘇式慢生活,尤其獨特的生活方式,網上也能找到詳盡的描述。而古代慢生活叫作『士大夫生活』,這個『慢』字並非節奏變慢,而是蘇州人懂得享受,追求生活質量。這種慢生活,是一種文化的生活,詩意的生活。
但我沒想到,落到了綠豆湯上,竟然也是這樣讓普通的消暑飲品,變成一種人人嚮往的夏日誘惑。
2.喝了就忘不了的蘇式綠豆湯
關於綠豆湯,也有一次南北之爭。同樣的綠豆放入水裡煮,一部分人煮出了紅色,一部分人煮出了綠色,這和南北方的水質相關,但不論是紅,還是綠,味道還是差不太多。
老北京人,自認喝綠豆湯是很講究的,分熱飲冷飲兩種。熱著喝的綠豆湯更像綠豆粥,以生米和綠豆同熬。在小販的吆喝聲中,它們借著「綠豆兒水飯」的名號被傳到衚衕深處。冷著喝的那就是貨真價實的綠豆「湯」了。綠豆在熬煮到五成熟時經鍋勺碾壓去掉豆皮。煮到軟爛成沙時再用紗布過濾,去除豆渣,僅留澄澈豆湯。碧汪汪一碗,冰鎮撒糖,趁涼服下,打個激靈,暑意盡消。
廣州人喝綠豆湯也很出奇,有的人他們會拿綠豆燉海帶吃,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但這些碰到蘇式綠豆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記耳光,拷到里床,里床有隻缸,缸里有隻蛋,蛋里有隻黃,黃里有個小和尚,恩那恩那要吃綠豆湯。」蘇州人的夏天需要綠豆湯的喚醒。
如果你在夏天的時候去到蘇州的傳統小館子,點一杯綠豆湯,你一眼就能發現它的與眾不同。
湯是盛在刻花玻璃的大啤酒杯里,配料竟多達八九種:綠豆、糯米、冬瓜糖、蜜棗、紅芸豆、白芸豆、葡萄乾、紅綠絲,浸以清涼的薄荷水。綠豆和糯米是蒸熟的,所以湯是清清的,一口入腹,「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綠豆和糯米要蒸熟而不是煮熟,薄荷水要用新鮮的薄荷葉熬好後冰鎮,最後加入的冬瓜糖更是綠豆湯裡面的精髓。
仔細看湯色,它的湯色是純凈的白色。而配料則在湯色中像是五顏六色的彩虹,簡直是綠豆圈的高顏值擔當。
但把時光倒退三四十年,蘇州最地道的平民版綠豆湯基本是以綠豆、糯米、百合為搭配的形式出現,這樣的口味最為家常,抓一小把綠豆、放一些百合煮一大鍋,把煮好的綠豆水灌在瓶子里,吊在井裡,是很多老蘇州兒時夏天最地道的回憶。
以上這種食材豐富的「奢華版」綠豆湯,並不是完全沒有,只不過那是有錢人家的做法。在老法頭,這是只有大戶人家的小姐才有的吃,普通人家可不會吃得這麼精細。
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講究的蘇州人就把綠豆湯一再升級,從簡入奢,當然也有人懷念過去,依舊喜歡最原始的綠豆湯,但不論是哪一種,都要講究著喝,不願敷衍。
吃好了,才能有力氣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3.煮一杯蘇式綠豆湯
如果你覺得蘇式綠豆湯只是像奶茶一樣,拚命往裡加輔料就錯了。你在全國其他地方看到過蘇式綠豆湯嗎?幾乎很少,因為製作的工藝講究,商家並不願意花怎麼大經歷來做。
蘇式綠豆湯里的配料雖然會有些變化,但主打的三大金剛——糯米、綠豆、薄荷水的地位和重要性,誰都不敢撼動。
為了一碗通透的綠豆湯,老派蘇州人家自製綠豆湯不用「煮」而是「蒸」。將糯米和綠豆浸泡12小時,泡過的綠豆不但容易煮熟,而且也不容易發黃,顏色更為好看。這也是蘇式綠豆湯清澈不渾濁的奧秘所在。
再上屜蒸熟,蒸熟的綠豆糯米一股腦兒加入碗中,抖落幾塊冰,撒下一勺糖,倒入清水即可。
如此一來,便能確保綠豆糯米軟糯開花。蒸綠豆好比乘風涼,篤定愜意。大概是不用像煮綠豆那樣操心,你不用眼見著豆子上躥下跳干著急,也無需憂慮不知煮到何時才能水波里開出花來。
而對於薄荷水的處理,也有低配版和高配版兩種做法。低配版的做法就是加薄荷香精,簡單便捷,賣相上更加白凈透徹,自然會更討人喜歡,但薄荷味也相對重一些。
高配版的是要用薄荷葉加冰糖特地熬煮出來,這樣的薄荷水雖然賣相上稍微偏黃一點,但味道更溫和些。而且這種靠時間和人力煮出來的薄荷水的滋味,完全透著蘇州人骨子裡對美食的那股執著和追求。
最再加上備好的紅棗、葡萄乾、冬瓜糖等材料,當然,也有人懷念簡單,還是喜好基礎款,簡單的搭配。最後以冰冰涼涼的薄荷水沖泡,經歷了這麼多工序,一碗「像樣」的綠豆湯才能擺在桌前,難怪古時候,只有大戶人家的小姐才能喝上這般精緻的綠豆湯。
出品的成敗,湯色很重要。一綠一白,清爽的配色,才是成功的標準,一旦湯色渾了,這杯綠豆湯就敗了。
最後,準備一些冰塊,加冰的可樂不能算是可樂,不加冰的綠豆湯也差點意思。蘇州人愛吃冰,喝綠豆湯總要冰涼才能入口。
冰涼的湯水入口,Q彈的綠豆一嚼,散落碗中的冬瓜糖、葡萄乾、紅絲綠絲等,偶爾被勺起入腹,酸酸甜甜的味道與平淡微甜的綠豆一起在口中奏響樂章,一口一口,層次感豐富。
一碗綠豆湯,就可以拯救被太陽曬到發昏的身體,它也是肥宅快樂的源泉。如今你在蘇州的小店喝綠豆湯,往往綠豆湯不是一小碗,因為料太紮實,你看到的容器都是像啤酒扎壺一樣豪邁的存在。
一杯下午,那滿足感,都不知道該用什麼形容詞來描述了。
幾十年了,蘇州人對綠豆湯的痴迷,絲毫未減。
雖然,如今的年輕人並不會真的自己再親手做綠豆湯了,但走到街上,找些老店去吃還是可以的。也只有蘇州人的外賣,能點到非常華麗的綠豆湯,講究的店家通常會分兩杯裝。一杯單獨裝糯米綠豆這些、一杯薄荷水。這樣看起來會多此一舉,但這種「乾濕分離」的做法完全保證了口感。
所以啊,綠豆湯容易學,但蘇式慢生活似乎出了蘇州,就不一樣了。
葉放說:「中國歷史上文人跟餐飲的關係是特別地淵源深厚,我們在面對古人的食譜的時候,是沉甸甸的傳統,」
葉放《蘇幫菜系列手繪食譜》
蘇州食物的背後,就是那種讓人嚮往的真正的精緻生活,是有人文情懷的,也有浪漫色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