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陽為何直到渡江戰役前夕才解放

安陽為何直到渡江戰役前夕才解放

1949年4月,隨著三大戰役的結束,河南境內包括省會開封在內的大部分地區解放。但孤懸黃河以北的安陽依然在國民黨軍的控制之下。

偏處豫北,周邊沒有解放軍主力

安陽地處豫北,靠近晉冀魯豫解放區,早在1947年5月就遭到了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晉冀魯豫野戰軍攻擊,半個月未克。這年6月,劉鄧大軍奉命千里躍進大別山,豫北地區僅剩下地方武裝,加上駐守鄭州的孫元良兵團隨時可以北援,安陽得以長時間保存。

1948年底,國民黨軍棄守鄭州、開封等地,安陽被孤立,但淮海戰役也隨後展開,以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編的中原野戰軍先是全力圍殲黃維兵團,後來又參加了渡江戰役,一直未能騰出手來。最終,拔掉安陽這顆釘子的任務,交給了經河南南下華中的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

安陽城防堅固,城外溝渠縱橫

安陽歷史悠久,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古都,西有太行天險,北有漳河阻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早在日軍佔領時期,城內就開始大肆修建工事,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又連年加修,修建的城牆高達10米,牆外10米挖掘了外壕,壕外10米是護城河,還另外設了兩道水城,裡面灌滿了從漳河引來的河水。

在外壕和護城河中間修築200多個暗堡,與城上碉堡形成了交叉火力。城外兩公里內,各個村莊、工廠甚至寺廟、溝渠都被用來修成火力據點,這大大小小500多個據點間,全部由交通壕連接,壕內設置暗堡,火力布置十分嚴密。同時,作為黃河以南為數不過的據點,安陽守軍能夠得到空投補給,彈藥充足。

守軍血債累累,發誓頑抗到底

安陽地區駐守的國民黨正規軍第40軍,原是1943年5月投降日寇的龐炳勛部改編而成,長期在豫北地區駐防。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豫北、豫中甚至河北南部的土匪、地主、惡霸、還鄉團、特務等也紛紛湧入。至1949年初,安陽國民黨守軍已經成了各路頑匪會集的大雜燴。

城內守軍除了國民黨正規軍和省保安第3旅以外,還有7大股當地武裝。如實力最強的王三祝匪部在全面內戰爆發後4個月內先後殺害我幹部、黨員、武工隊員及革命群眾800多人,逮捕3000多人。這些傢伙手上都血債累累,以至於我局攻入安陽城後,特意回頭封堵護城河,並在河中蓄滿水,以防止任何一個敵人逃跑。

1949年5月6日,安陽城被東北野戰軍第42軍攻克,城內守軍1.4萬人被殲滅,其中生俘敵官兵1.2萬人。安陽解放後,新鄉守軍1.7萬人接收和平改編,河南全境基本解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抗戰勝利後的接收,究竟有多亂
一場地震幫助成吉思汗攻滅了西夏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