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作者 / 魏建梅

——2015年,《心迷宮》以豆瓣8.7晉陞當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

——2017年,《戰狼2》分別以9.7和9.5登頂貓眼、淘票票評分榜首位;

——2018年,《我不是葯神》豆瓣9.0位列華語影史第八;

——今年上半年,《四個春天》以8.9躋身豆瓣TOP250榜單。

評分,是一部影片口碑的最直觀反饋。打分人,即觀眾的評價高低,也凸顯著群體的審美趣味。了解和參透觀眾審美變遷規律,對電影創作本身無疑也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對此,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 從目前國內三大評分平台——豆瓣、貓眼、淘票票出發,盤點近5年各平台評分最高的十部華語影片,從類型題材角度分析這5年間的潮流更迭,試圖還原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注釋:1.豆瓣所選高分影片依據其每年公布的,年度電影榜單中的「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一列,由於今年尚未完結,因此今年所列數據暫作參考,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2.貓眼、淘票票所選影片均為評論人數過10w的影片。

5年3大平台的審美演變

在業內的一貫認知中,豆瓣平台的影迷屬性更強,而貓眼、淘票票則傾向於普通觀眾,因此受平台受眾調性的不同,表格中所入選的歷年高分影片也存在明顯差別。其中,貓眼和淘票票的重合率較高,而且都是院線電影,豆瓣與前兩大平台的重合率較低,而且包含未上映的部分電影。即使如此,在3大平台近5年的時間跨度下,觀眾的電影審美也呈現出明顯的演變趨勢。

首先,在2015-2016年間, 觀眾對犯罪、懸疑題材影片頗為熱衷 ,尤其是在豆瓣平台,2年20部高分影片中有10部都帶有犯罪元素。《湄公河行動》《心迷宮》《唐人街探案》都是這一時期的優質代表。其中,《湄公河行動》無形之中也引領著即將到來的主旋律商業片的創作大潮。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到2017年,以《戰狼2》《芳華》《建軍大業》為代表的,新型的偏歷史、戰爭題材的影片開始崛起, 更多主旋律商業大片走入觀眾內心 。後來出現的《紅海行動》也是這一類型的佳作。今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背景下,也有《解放了》《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等幾部新片等待觀眾的檢閱。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二十二》這一聚焦慰安婦的紀錄片走到大眾面前,收穫高口碑,並突破自身票房體量,拿下近2億票房。隔年,《厲害了,我的國》在很多老年觀眾群體中掀起觀看熱潮,拍sir猶記得在該影片下映之際,還偶遇到在影院前台詢問是否還能買票看片的老年觀眾。今年上半年作為紀錄片的《四個春天》同樣收穫諸多好評,並以8.9的高分躋身豆瓣頗為有名的TOP250榜單。 從原本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頻繁出圈,在觀眾的不斷支持下,紀錄片顯然有著愈加光明的未來。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另外,《嘉年華》這一現實題材作品的出現似乎也為即將到來的題材高潮做下了鋪墊。這一高潮的爆發便在2018年。《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包括沒有在內地上映的《大佛普拉斯》《血觀音》等等,無不從現實出發,將社會撕裂開一個個口子,或以喜劇方式、或直觀悲涼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面對這些表達深刻的現實作品,觀眾也一個個將其推上高口碑榜單。

到今年,雖然全年尚未完結,但觀眾已經助推了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動畫題材電影《白蛇:緣起》等爆款之作,接下來上映的同為動畫題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釋放出較高口碑,同為科幻的《上海堡壘》也即將上映,未來這兩大題材也或將崛起成為觀眾審美下的主力類型。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在總體演變趨勢之外,受制於平台調性的客觀不同,單個平台所呈現出的觀眾審美其實也有著細微差別。

比如,犯罪、懸疑等圍繞深刻題材、探究人性的電影,一直被豆瓣用戶所鍾愛,典型如《心迷宮》,雖然影片在市場中僅有1000萬的票房成績,但在豆瓣平台卻被觀眾推上了2015年評分榜榜首地位,另外,像《相愛相親》等小而美的影片也深受豆瓣用戶喜愛。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貓眼和淘票票由於平台調性相似,具體影片評分也相差無幾,因此影片背後所折射出的觀眾審美也大致相似。比如, 喜劇、愛情等更偏娛樂化的題材影片是貓眼、淘票票用戶所青睞的。 兩平枱曆年TOP10中,至少5部都包含著喜劇或愛情元素。

此外,2015-2016這兩年,在犯罪懸疑這一頗受觀眾喜愛的題材之餘, 以《捉妖記》《尋龍訣》為代表的古裝奇幻題材也是貓眼、淘票票用戶偏愛的審美類型 ,但在此之後,古裝奇幻也漸顯平淡,古裝電影自《綉春刀2:修羅戰場》後便再無進入口碑TOP10的影片存在,奇幻則更多是跟喜劇、動畫類型相結合。比如喜劇奇幻的《羞羞的鐵拳》《快把我哥帶走》,動畫奇幻的《白蛇:緣起》和《風語咒》。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當然,真正優質的電影在任一平台都會被肯定,像《老炮兒》《百鳥朝鳳》《無名之輩》等等,都是同時進入三平台口碑榜TOP10的影片,而如這些影片一般,打通全平台,獲得全平台受眾青睞無疑也是很多影片想要實現的願景。

審美變遷背後的市場變革

從犯罪懸疑、古裝奇幻到商業主旋律、現實題材,潮流類型更迭背後,是觀眾在不同時期的審美投射,而 審美變遷背後,首先便來源於市場本身的變化。

首先,古裝題材逐漸沒落背後與創作者的斷層有著很大關係。回望由《英雄》開啟的古裝商業大片時代,張藝謀、陳凱歌、徐克等當時的主力創作者都紛紛在古裝領域發力,但看向當下的市場環境,新崛起的創作者將鏡頭轉向了諸如現實題材等創作領域,再加上古裝影片本身投資較高,回報率低,因此古裝創作逐漸失勢。雖然近幾年市場也出現《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影》《妖貓傳》等古裝電影,但顯然不敵以往的潮流盛況。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另外,雖然「限古令」尚存,但古裝劇集依然是搶奪古裝電影受眾的強勁對手,每當一部古裝劇集上線時也總能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 因此,相比於足不出戶,甚至免費就能欣賞到的古裝劇集,古裝電影對觀眾的吸引力也自然下跌。

與此相對,主旋律商業大片在近幾年卻不斷崛起,這種崛起背後是中國電影工業化不斷成熟的結果,讓主旋律電影完成了商業化轉型,變得更具市場潛力。而主旋律商業大片中所凸顯的大國情懷也讓中國觀眾感受到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而現實題材的抬頭背後, 其實一直有著政策的支持。 比如在2012年,廣電總局便提出要把現實題材作為影視創作的主攻方向,2017年,針對紀錄片的創作,廣電總局也提倡「反映中國人奮鬥故事、展現中國人精神風貌的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同年,一則關於「2018年電影電視劇新的風向標」的圖片被頻繁轉載,信息顯示,現實題材電影電視劇將獲廣電總局大力扶持,並且可以提前過審。雖然這一「潛規則」至今未被證實,但也足以看出上級對現實題材的支持力度。政策扶持下,現實題材影片也逐漸迎來爆發。

5年3大平台150部高分電影背後,解讀中國觀眾的審美變遷

另外,創作者的不斷探索也在推動市場變革。拿《流浪地球》來說,在導演郭帆及其帶領的整個幕後團隊的努力下,影片最終打破了科幻電影在中國一貫以來的低迷現狀,在今年春節檔拿下46億票房,影片也被很多業內人士稱作是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元年論」尚且不談,但可以肯定的是,《流浪地球》已經引發了一場市場變革,影片也必然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新時代。也正如郭帆所提到的:「《流浪地球》也許不代表中國科幻元年,但卻是一個節點,讓懷疑的聲音少了一些,信任多了一些,讓更多人願意參與進來,推動中國電影的工業化往前發展。」而這,或許也正是《流浪地球》的意義所在。

其實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觀眾想要什麼,市場便如何變化,電影市場是一個「滿足需求」的過程。這句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但在觀眾審美建設之初,並不是「觀眾先行」,而是「內容先行」。因為只有優質內容的出現才會助推觀眾審美的成形。 當市場和優質內容產生變化的時候,觀眾審美也自然出現變化。而一部爆款電影所帶來的跟風作品,其實才是滿足觀眾需求的過程,這一過程顯然發生在觀眾審美形成之後。

因此,與其做迎合觀眾審美的後來者,不如做引領觀眾審美的先行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