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徽出土漢代古墓,盜墓賊幾度光顧不得文物,專家:墓主人太聰明

安徽出土漢代古墓,盜墓賊幾度光顧不得文物,專家:墓主人太聰明

漢墓十室九空可以說是一個必然,那麼為什麼漢墓會被破壞的如此嚴重呢?這點其實要從周朝開始說起,在商朝的時候權勢之人在去世時都會用大量的活人陪葬。而周朝為了抵制這一現象開始施行周禮,用金銀珠寶來代替活人的陪葬位置。

所以其實無論是周朝還是漢墓都是厚葬的,只不過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無論是董卓還是曹操,亦或是風評不錯的孫權、劉備等大小諸侯都是真正的官盜,在他們的盜掘下周朝的陵墓十不存一,再加上後來盜墓賊的盜掘,所以如今周朝的陵墓已經很少見了,而漢代的陵墓在當時則是保存下來了一些。

畢竟當時漢朝陵墓中的冥器還算不上是珠寶,董卓等人自然是沒有盜掘的理由。那麼在漢朝之後的陵墓為什麼就開始流行薄葬了呢?這還是要說曹操,雖說曹操疑冢無數,但其實曹操還真就是推崇薄葬的第一個人,這也有兩個因素。

首先就是厚葬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除了會吸引到大量的盜墓賊之外沒有任何的好處。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厚葬對於平常百姓的影響,在當時厚葬是一個必然,所以很多尋常人家在有長者去世的時候都會破財,甚至許多還因此而負債纍纍。

所以在曹操之後大多數陵墓都開始薄葬,而且流行薄葬其實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對於陵墓的保護效果,當然最初曹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的。因為流行薄葬,所以如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陵墓,哪怕是皇陵的精密程度和周朝與漢朝時期相比也是差了一個檔次,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黃腸題湊這一墓葬手法。

黃腸題湊是周禮中所記載的一種墓葬手法,但是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無論是周朝的陵墓還是漢代王公貴胄的陵墓都被破壞的差不多了,所以盜墓賊對於黃腸題湊其實是非常陌生的,這也是為什麼西漢六安王陵墓能夠保存下來大量陪葬品的原因。

在發掘六安王陵墓的時候,其實考古隊發現了一個盜洞,而且還是一個唐朝時期的盜洞,按說有盜洞存在的陵墓大多都不會有太多冥器遺留。但是在考古隊進入黃腸題湊後卻發現在其中還有大量珍貴的冥器,原來墓主人將這些冥器都藏在了黃腸題湊中。

而盜墓賊不僅對於黃腸題湊不熟悉,而且他們也沒有研究的機會。所以大多數盜墓賊在面對黃腸題湊這種不熟悉的墓葬手法時都選擇避開,這也是為什麼六安王陵墓中的冥器能夠保留下來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暴雨衝出唐朝古墓,專家前往只剩被盜後的狼藉:盜墓賊太失策了
盜墓賊用炸藥盜墓,專家趕來發現古墓已空,盜墓賊:這是我祖墳

TAG:讀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