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導語:

「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師王匡擊之。崇等欲戰,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以朱其眉以相識別,由是號曰赤眉。」 ――《後漢書·卷十一》

這就是漢末赤眉軍的由來,范曄在《後漢書》中簡要的論述了赤眉軍的興衰。但在以劉氏皇權更迭敘述為主線的背景下,對於赤眉軍的興亡之談尤顯鳳毛麟角。

其實西漢末的赤眉軍,是我國起兵史上最獨特的一支,而其人數達到數百萬後又悉數投降,則成為了千年謎團。那麼有百萬之眾,號稱是當時一流的赤眉軍,如何一戰被「全殲」的呢?

在翻閱典籍的基礎上,筆者對赤眉的興衰總結出了三點結論。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赤眉軍


虎踞龍盤,烏合之眾聚一堂;輾轉騰挪,進退不法戰二王

赤眉崛起絕非偶然,但也並非必然,它是時代的產物,也是人所創造的幸運兒。但就是這樣一個愈發強大的集體,誰能料到最初其實只有一百餘人呢?亂世之中手段強硬,作風彪悍是成名的基礎。最初的赤眉軍,是樊崇的強盜集團,只有一百餘人左右,而這位樊崇則是完全符合強硬與彪悍這雙重標準的人物。有了名聲基礎,再加上時代的無秩序,四周各郡之人無不前來投奔,而樊集團快速擴充了起來。

這些人前來投奔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曰生存,這些人名義上是起義了,但實際上皆是土匪流寇。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府,都痛恨不已,被官府圍剿是常態,人數逐漸下降。所以他們必須要投身於一個比自己更強大、能與官府匹敵的集團。而相比之下勇猛的琅琊人樊崇的流寇集團為最佳,況且四方州郡中人無不嚮往之,願意共同投靠於他。不僅僅自己想投靠要投靠,而且那麼多小集團都要去投靠,那樊崇集團發展壯大是遲早的事,權衡利弊後諸賊寇爭分奪秒前去投奔。

第二曰發展,這些人嘯聚山林與官府對抗 ,擄掠四周百姓,實際上也是為了生存。在官府和百姓的壓力下,自知如此維持必然覆滅。所以這些人在尋找保留實力、發展壯大的最佳方案,只有發展起來才能更好的生存,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而勢力雄厚為人慷慨的樊崇,自然而然成為了共主。這些人明白,只有投奔樊崇才能有更好的前程。基於此,許許多多的人前去投奔,而其中主要的有琅琊逄安、東海徐宣、謝祿和楊音,合兵數萬以投奔樊崇。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赤眉起義形勢圖


史料記載曰:時青、徐大飢,寇賊蜂起,眾盜以崇勇猛,皆附之,一歲間至萬餘人。崇同郡人逄安,東海人徐宣、謝祿、楊音,各起兵,合數萬人,復引從崇。――《後漢書·卷十一》

由此可見,不到兩年時間,樊崇的賊寇集團已經發展成了擁有幾萬之眾的龐大集體。但從史事記載來看,這些人都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曰烏合之眾,而其行為可用八個大字概括:傷天害理,遺笑千年。所謂烏合之眾不難理解,從人員組成和內部情況就能理解,說起傷天害理尤不為過。我們從一段史事來了解:


史料記載:共還攻莒,不能下,轉掠之姑幕,因擊王莽探湯候田況,大破之,殺萬餘人,遂北入青州,所過擄掠。還至太山,留屯南城。――《後漢書》

乍一看這段史料沒有什麼亮點,但仔細研讀就能發現問題。攻莒,這是戰役史事,說明了這群人的勢力也是相當龐大,但其戰役目的是什麼?史料就說了一個字:掠。可想而知,數萬兵馬前往莒地擄掠,沿途的老百姓能逃得了嗎?從莒到姑幕,又有多少百姓慘遭毒手?

你不能拿對待起義軍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因為他們是強盜,是不折不扣的土匪。除了劫掠姑幕,北入青州又是一趟掠奪之行,從青州到太山,亦如此。哀鴻遍野、血流成河來形容當時的場景毫不為過。

這股勢力一天天龐大起來,王莽政權如何能夠接受?田況大敗後,王莽著廉丹與王匡討伐,就此,樊崇集團以朱點眉戰莽軍,大破莽軍,誅殺萬餘人,赤眉軍之稱橫空出世,一時間名聲大噪。而擊破莽軍,殺了廉丹後,樊崇又帶領十萬大軍轉攻莒地……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樊崇畫像


三心二意,赤眉大軍降又反;為正名分,隨意選人建朝堂

之所以說赤眉軍是烏合之眾,與其當時的戰略表現有極大關聯。當然其戰鬥力之強盛不可否認,但這強大戰鬥力非但沒用在正道上,反而成為了千古笑柄。經過無鹽大戰後,赤眉軍至東海各地擄掠,而此次東海之行,讓赤眉之眾受到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鎮壓。

擄掠東海郡時,王莽的東海郡守組織兵力給予了沉痛的打擊,而戰敗的赤眉軍損失不小,隨即輾轉擄掠楚、沛各地,入陳留攻魯城,最終駐紮於濮陽。

經此一戰的赤眉軍高層明白,沒有官府的支撐很難維持這麼大一個集團的運轉,隨即投奔更始帝劉玄。劉玄此時夜夜笙歌,哪顧得上對赤眉進行打壓,稀里糊塗將其渠帥二十餘人全部封侯,就這樣這些土匪頭子算是成為更始朝的侯爺了。

所謂烏合之眾,勢必不會安分守己。但更始朝已經算是官府了,自然不會出現大規模劫掠老百姓的事,這就與赤眉產生了利益衝突,樊崇能不再反嗎?這就是時間問題了。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而入更始朝後的赤眉軍,規模已經不是原先能比的了。樊崇分全軍為三十營,而每營人數都在萬人之上,且吸收的流寇、擴充的兵員自是源源不斷。見自己勢力逐漸壯大,樊崇怎麼可能會屈尊降貴朝拜更始帝呢?赤眉軍過長安,便開始了組建朝廷。

但其組建朝廷一事,卻成為了千古笑談。

第一,選皇帝居然差額選舉,用抓鬮的方式來讓老天爺投票。當時樊崇想立景王的後人為帝,從八十多個人中選出來了相對是嫡系的三個人,隨後讓三人抓鬮定誰為帝。如果劉備在選舉現場,恐怕得氣吐血。

第二,竹籤上的內容,丟臉丟了千年。正所謂烏合之眾不知書、不明禮,赤眉軍就是典型。

赤眉軍選皇帝前議事時,說「聽說古代的天子,管像我們這樣的人叫上將軍。」可笑嗎?荒唐嗎?土匪賊寇自稱上將軍,而竹籤上寫的三個字,就是「上將軍」……

第三,組建朝廷,官職兒戲如斯。多年來樊崇一直都是赤眉軍首領,所以應當讓其擔任總覽大權的丞相一職。結果他不知書數,結果讓給了學過《易經》的徐宣,徐宣被拉來當了丞相。而樊崇為御史大夫,逢安謝祿為左右大司馬。

就這樣,一群土匪流寇,殺人不眨眼的土匪頭子搖身一變成了「朝廷棟樑」。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劫掠成性,四郡百姓更相怒;散沙一盤,路遇大軍皆成俘

從一開始就塗上了土匪色彩的赤眉軍,無論怎樣變都脫離不了其本質,即便是建朝堂立劉皇,也難免走向沒落。但走向沒落前,赤眉軍的瘋狂幾乎令人髮指。

一、流寇劫掠成官盜,皇帝駕車諸將隨從掠四方。以長安為都城,穩定下來後的赤眉軍,再次暴露了強盜的本性。先是赤眉貪財物,復出大掠。隨後大兵出長安,號有百萬之眾,建世帝劉盆子駕車在前,諸將隨後自南山起轉掠城邑。破嚴春大軍,又轉掠安定、北地。皇帝率領百萬雄獅劫掠百姓,這是亘古未有之奇特現象。

二、官盜盛行,挖墳掘墓侮呂后;金縷玉衣,屍存全者被淫辱。搜刮完百姓財寶無所搜刮之際,赤眉將目光轉移到了底下,無數陵寢被盜,尤其是呂后,不僅僅墓被盜而且屍體還被赤眉軍所辱。此外更令人髮指的,則是對金縷玉衣內的屍體,多行淫穢之舉!筆者引用一段史料所載,供讀者體會:


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漢書》

對屍體尚且如此,百萬之眾的赤眉大軍外出擄掠,百姓婦人、女子更有何種下場?這種朝廷必然是要覆滅的,這些行禽獸尚且不行之事的赤眉軍,必然是要滅亡的。

百萬赤眉軍,史上最大的強盜集團,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劉秀劇照

赤眉大亂,東歸之時,劉秀派兵兩路截擊。赤眉軍疲於奔命之際,忽然遇到截擊的劉秀大軍,被嚇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隨即悉數投降於劉秀。而鼎盛一時的赤眉軍,就此覆滅。

有史料言:赤眉以百萬之眾乞降光武。按其沒落之態來看,無不充滿後世人民之鄙夷。


結語:

赤眉之亂,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擄掠四方,盜墓挖墳,一時之間斂財無數。但赤眉大軍,最終難逃覆滅的結局。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赤眉無道人神共憤,怎麼能長久存在於世間呢?無論是更始帝的朝廷,還是建世帝的赤眉朝廷,皆為光武帝朝廷之墊腳石耳 !



參考文獻:《後漢書·卷十一》

《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姚崇升職記:從武夫到任職丞相,歷經三朝而不倒的秘密在哪裡?
淺析唐詩四個階段的詩歌流派及藝術特點

TAG:歷史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