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九位頭等好漢,幾人名副其實?李逵吳用能跟魯智深武松同列?
按照金聖嘆先生的評價標準,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有九位頭等好漢(原文為上上人物,但是寫進標題就被提示為錯字病句,只好以頭等好漢代替),他們分別是武松、魯智深、阮小七、楊志、關勝、林沖、花榮、李逵、吳用。但是細看水滸原著,我們不禁會產生兩點質疑:第一、魯智深真的有很多地方不如武松嗎?第二、李逵吳用有資格跟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嗎?
金聖嘆先生給予了武松相當高的評價,甚至認為武松就是梁山第一條好漢,魯智深跟他相比還是要稍遜一籌,他的原話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其實原文更精彩,但是有讀者說看不懂,所以只好翻譯過來,有失精彩精闢,還望讀者諸君見諒):「梁山一百單八將,第一人就是行者武松。魯智深當然也是頭等好漢,這個人宅心仁厚,身高體胖,但是這個人既粗魯又精細。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金聖嘆)總覺得魯智深不如武松。魯智深已經是極品好人(人中絕頂)了,但武松已經堪比天神,所以魯智深有很多不如武松的地方。」
金聖嘆先生說的並沒有什麼錯誤,因為在金聖嘆生活的年代,老百姓更需要武松那樣的殺伐果斷快意恩仇的好漢。與刀下不留活口的武松相比,魯智深似乎有些太過仁慈了:無論是桃花山強搶民女的小霸王周通,還是神駒子馬靈和方臘,魯智深都沒有一禪杖拍死。這要換做武松,肯定是二話不說,雪花鑌鐵戒刀寒光一閃,對手六陽魁首應聲落地。
但不管怎麼說,武松對魯智深是極其尊敬和信任的。血濺鴛鴦樓後,武松並沒有請宋江寫信把自己推薦上梁山(當時宋江正往花榮的清風寨走,還沒有上梁山的打算),而是跋山涉水去投奔了素未謀面的花和尚魯智深,並且在二龍山坐了第三把交椅,此後兩人出生入死,就再也沒有分開過。
魯智深和武松是梁山最好的一對搭檔,相互之間可以生死相托:魯智深被沒羽箭張清打傷,「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武松被包道乙妖法飛劍斬斷左臂,「卻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奪得他那口混元劍。」
生在一起浴血奮戰,魯智深坐化(疑似金蟬脫殼歸隱)之後,武松也沒有離開,而是選擇了在六和寺出家。天下寺廟多如牛毛,武松不離開六和寺,實際是不肯離開魯智深,不管是魯智深真的坐化還是詐死埋名,武松都一直守在他身邊。
所以我們不必為魯智深和武松孰高孰低糾結,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在乎這些虛名。在兄弟情義面前,金錢只如糞土,排名也是浮雲。能得魯智深武松中一人為友,也應該慶幸不虛此生。
但是把吳用李逵跟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甚至要拍案而起了:一個真小人,真暴徒,憑他們也配跟魯智深武松並稱頭等好漢?
金聖嘆先生認為李逵天真爛漫而又高尚高傲,梁山一百零七條好漢,他一個都瞧不起,《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的就是李逵這樣的人:「獨有李逵,便銀子也買他不得。」
李逵真的是威武不屈、收買不了嗎?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可能要笑了:宋江用八十兩銀子(「借」十兩,賠償被戳暈的歌女二十兩,最後送了五十兩「零花」)就把李逵收買成了一條忠犬(愛狗人士莫怪,實在是找不到更貼切的稱呼了)。被收買之後的李逵,整天被宋江「黑廝」「黑禽獸」地罵著,連個屁都不敢放:「我做夢也不敢罵他,哥哥殺我也不怨,剮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
金聖嘆之外的其他三家在評論李逵武松被宋江區別對待的時候,基本是有一個共識的(金聖嘆此時保持沉默):魯智深說的是無可辯駁的佛語,宋江只好「把他(拿李逵)來做樣子;武二郎就不敢惹他了。」讀者諸君不要誤解,因為古人跟咱們說話方式不同,所謂「武二郎就不敢惹他了」,意思是「武松,宋江根本就不敢惹他。」武松二字後面應該有一個逗號的。
除了怕宋江,李逵還怕公孫勝(一口一個爺爺叫著,公孫勝不屑答應)、浪子燕青、沒面目焦挺、沒遮攔穆弘,這些人揍李逵,李逵都不敢還手。李逵表現出來的「威武不屈」,是打歌女罵老頭(請公孫勝期間跟老人搶麵條罵人)殺小衙內,還有就是拿著板斧,對著老百姓「排頭砍去」。
李逵這個人,其實是頂著「梁山好漢」的光環,做著牛二鄭屠蔣忠都做不出來的壞事。跟李逵相比,後面那三位簡直就是吃齋念佛的善男信女,如果真要論起醜惡程度,李逵是可以跟宋江難兄難弟的。
至於吳用的「姦猾便與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卻心地端正。」「吳用卻肯明白說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說自家志誠質樸。」「宋江只道自家籠罩(罩著)吳用,吳用卻又實實籠罩宋江。兩個人心裡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只做不知。」
後面兩句大有道理,吳用是個真小人,宋江是個偽君子,要是沒有吳用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宋江未必能架空晁蓋,更坐不上梁山頭把交椅,所以說在梁山上,其實是吳用罩著宋江,也不無道理。但是要說吳用比宋江「心地端正」,那可就大錯而特錯了:李逵殺小衙內陷害美髯公,吳用是定計者和直接指揮者;題反詩坑得玉麒麟盧俊義家破人亡,吳用是始作俑者兼具體執行者。
宋江做偽君子時間長了,有時候還真萌生了一點忠義之心,所以堅決不肯叛宋投遼,而吳用則表現得有奶便是娘:「若論我小子愚意,棄宋從遼,豈不為勝?」
吳用的小算盤打得很精明:宋江被封為「遼邦鎮國大將軍,總領兵馬大元帥」,他這個狗頭軍師瞎參謀,官職也小不了。所以我們可以說宋江是個偽君子,更要說吳用是個真小人,如果這樣的人也算「心地端正」,范文程洪承疇豈不成了「忠義之士」?
不同的時代,呼喚不同的英雄,金聖嘆時代,需要魯智深,更需要武松。所以金聖嘆認為一百單八將中武松是第一條好漢,心懷慈悲的魯智深只能排第二——當時需要殺伐果斷而不需要慈悲。
文章最後照例要請問讀者諸君:金聖嘆時代更需要武松,後來是更需要武松還是魯智深?李逵和吳用,真的有資格跟魯智深武松並稱頭等好漢嗎?筆者個人以為:吏治清明的太平時節,才更需要魯智深,而吳用和李逵,似乎還不配給魯智深和武松提鞋。不知筆者如此說法,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蘇軾說四位開國之君不嗜殺:趙匡胤能跟劉邦劉秀李世民相提並論?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過程出現五個問題,每個都有兩種答案,哪種對?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