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公車上書,名不見經傳的康有為藉此登上了歷史舞台
大家知道康有為雖然少有大志,但畢竟身處中國邊陲,而且他連續三次考試才考上秀才,又到了36歲才考中了舉人,可以說多年以來,他是沒能在全國混出太大的名氣的,在公車上書之前,他唯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讓號稱神童的梁啟超拜在了他的門下。
梁啟超比康有為小了15歲,11歲中秀才,不到17又中了舉人,年少成名,可以說是前途遠大,可這樣的梁啟超偏偏信了康有為這個秀才的忽悠,認他做了老師,也算是軼事一件。這也使得康有為的名氣變得進一步為人所知。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康有為中舉後兩年,在1895年聯合18省舉子發動了公車上書,請求變法維新。之所以叫公車上書,並不是指做著公交車去請願,所謂的公車是漢朝時候的一個部門,類似於現在的信訪局,專門接待上訪的民眾的。康有為當時自稱是聯絡了1200多名舉子,聲勢浩大,可惜人家根本不受理。
後來有學者對其進行了考證,認為康有為當時根本就沒能搞這麼大,這件事情是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往海外的時候回憶所述,有學者認為他誇張事實是為了在海外繼續宣揚自己的主張,所以進行了美化。
對這個觀點,現在一直都是存在著爭議,正確與否還需要有更明確的證據,不過無論如何,康有為憑藉這件事情,算是走上了歷史的舞台,此後的他和梁啟超等人開始廣設學堂,宣傳自己的維新主張,並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輕舉子們,更是引起了一些思想開放的官員的注意,為自己添加了不少的政治籌碼。
公車上書後不久,康有為終於考上了進士,在工部擔任主事,終於有了向皇帝上書的機會,並最終引起了光緒的注意,在康有為苦口婆心的勸導下,年輕的皇帝也不甘落得國破家亡的下場,決定採用康有為的主張,決定變法圖強,就這樣,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展開了,可惜的是,這場變法運動最終只持續了103天,因此被稱為「百日維新」。
就這樣,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亡了日本,便開始了輾轉流浪,開始了自己的後半生。
※如果張學良沒被軟禁的話,會離開于鳳至嗎?趙一荻會是什麼下場?
※馭人之術!位高權重的曾國藩攻下天京,慈禧為什麼還要下旨怪罪
TAG:青輝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