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他們都敗在這個地方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曹操以弱勝強打敗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打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夷陵之戰,孫權打敗劉備,三國實力平衡被打破,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研究這三大戰役,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作為失敗一方的袁紹、曹操和劉備,在大戰爆發前,都無法在內部形成一致對外的思想,內部意見不一,不夠團結。
一、官渡之戰,失敗方袁紹勢力的內部意見很不統一
1、是否出兵攻打曹操,沮授、崔琰與郭圖、審配意見不一
建安四年,袁紹打敗公孫瓚後,緊接著便想出兵攻打曹操。沮授認為,袁紹不能出兵攻打曹操,一方面是因為袁紹近來討伐公孫瓚,連年出兵,百姓疲睏不堪,倉庫沒有積蓄;另一方面是因為曹操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袁紹攻打曹操,師出無名。
沮授主張,袁紹當務之急應該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抓緊農業生產,讓百姓休養生息;第二,設法讓自己師出有名,應先派遣使者將消滅公孫瓚的捷報呈獻天子,如果捷報不能上達天子,就可以上表指出曹操破壞袁紹與朝廷的聯繫,然後出兵進駐黎陽,逐漸向黃河以南發展;最後,要加強練兵備戰,多造船隻,整修武器,分派精銳的騎兵去騷擾曹操的邊境,使他不得安定。這樣,袁紹可以以逸待勞,戰勝曹操。
郭圖和審配則認為:第一,曹操勢力較弱,打敗曹操易如反掌;第二,袁紹出兵討伐曹操,就像周武王討伐商紂王,並非師出無名;第三,袁紹剛剛戰勝公孫瓚,應該充分利用士氣正盛的機會,出兵討伐曹操。
袁紹採納了郭圖和審配的意見,郭圖等乘機向袁紹講沮授的壞話,袁紹於是就把沮授所統領的軍隊分為三部分,由沮授、郭圖與淳于瓊各統一軍。
在袁紹出兵攻打曹操前,崔琰也勸阻說:「天子在許都,民心傾向於那邊,不能進攻!」袁紹不聽。
2、是否趁機攻打許都,袁紹與田豐、許攸意見不一
袁紹出兵攻打曹操,劉備也率部前去許都周圍騷擾。曹操十分擔心,決定親自率部東征劉備。
冀州別駕田豐認為,曹操與劉備交戰不會立即分出勝負,袁紹應該趁機率軍襲擊曹操的後方,可一舉打敗曹操。
許攸也認為,曹操兵少,又要集中全力來抵抗袁紹軍,許都防備一定空虛,如果袁紹派一支隊伍輕裝前進,連夜奔襲,定可攻陷許都。佔領許都後,袁紹可奉迎天子以討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即便曹操未立刻潰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也一定可將其擊敗。
但袁紹卻以兒子患病為由而推辭,未能出兵許都。田豐竭力勸諫,袁紹認為田豐擾亂軍心,把他關押起來。至於許攸,後來也因為自己的意見不受袁紹採納,加之家人犯法,被留守鄴城的審配逮捕,就去投奔曹操了。
3、是否用顏良,沮授與袁紹意見不一
等到曹操打敗劉備後,袁紹才進軍黎陽,又準備派大將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
沮授認為,顏良性情急躁狹隘,雖然驍勇,但不可讓他獨當一面,建議派別的將領去攻打東郡。袁紹不聽。
建安五年四月,曹操率軍援救劉延,採納荀攸計策,果然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
4、在戰術上,袁紹與沮授意見不一
解了白馬之圍,曹操率民眾沿黃河西遷,袁紹想要渡河追擊。
沮授主張,應當把大軍留駐在延津,分出部分軍隊去官渡,如果他們告捷,再回來迎接大軍也不晚,而如果大軍渡河南下,萬一失利,大家就沒有退路了。袁紹不聽沮授的勸告,還解除了沮授的兵權,把沮授所率領的軍隊全部撥歸郭圖指揮。
同年八月,袁紹駐軍陽武,沮授又勸諫:「我軍數量雖多,但戰鬥力比不上曹軍;曹軍糧草短缺,軍用物資儲備比不上我軍。因此,曹操利於速戰速決,我軍利於打持久戰。應當作長期打算,拖延時間。」
袁紹還是沒有採納沮授的建議,下令大軍向前推進,依沙丘紮營,東西達數十里,正式在官渡與曹操對峙。
十月,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等率領一萬餘人護送大批車輛運糧草,停留在袁紹大營以北四十里處。沮授再次勸袁紹說:「可派遺蔣奇率一支軍隊,在運糧隊的外圍巡邏,以防曹操派軍襲擊。」袁紹仍然不聽。
5、袁紹、郭圖與張郃、高覽意見不一
當曹操火燒烏巢、襲擊淳于瓊時,袁紹和郭圖命令高覽和張郃率部去攻打曹軍大營,希望僥倖攻破曹軍大營,這樣就算曹操攻破淳于瓊,他無處可歸。
但張郃卻認為,曹操親率精兵前去襲擊,必能攻破淳于瓊等,而淳于瓊等一旦被攻破,輜重被毀,則大勢已去;另一方面,曹軍營寨堅固,短時間內未必能攻克。所以,張郃主張應該先去救援淳于瓊等。
但袁紹和郭圖都不贊同張郃的意見,等到淳于瓊被攻破、輜重被毀,郭圖因自己的計策失敗,心中羞愧,就又去袁紹那裡誣告張郃,說張郃聽到袁軍軍失利,幸災樂禍。張郃聽說後,又恨又怕,於是就與高覽燒毀了攻營的器械,到曹營去投降。
二、赤壁之戰,失敗方曹操勢力的內部意見不統一
《三國志·程昱傳》記載:太祖征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
《三國志·賈詡傳》記載:建安十三年,太祖(曹操)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可見,程昱和賈詡是反對曹操發動赤壁之戰的。
更加詭異的是,在曹操打敗呂布、袁紹、袁譚、袁尚、張綉、馬超等人的戰鬥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曹操的文臣武將眾志成城,或出謀劃策,或勇猛搏殺。然而,在赤壁之戰中,我們既看不到曹操主要謀士的神機妙算,也看不到曹操武將們的英勇殺敵。也就是說,在赤壁之戰中,除了程昱和賈詡提出反對意見外,曹操的文臣武將們幾乎都銷聲匿跡了。
那麼,曹操的文臣武將們為何在戰場上保持沉默,既不見積極謀士謀劃策,也不見武將奮力殺敵呢?唯一的解釋是,他們對這場戰爭都有意見。
三、夷陵之戰,失敗方劉備勢力的內部意見不統一
諸葛亮向來主張聯吳抗曹,反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自不必說。夷陵之戰爆發前,蜀漢五虎上將中的關羽、黃忠都已經去世;馬超不受信任且已得病,無法隨軍出征;張飛雖然無條件支持劉備,卻在出兵途中被部下殺害;於是,劉備手下能拿得出手的大將,唯余趙雲。
但趙雲實際上是反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他認為,蜀漢與東吳兩國的戰端一開,不可能很快結束,這不是上策。因為眼下的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如果先滅掉曹魏,則孫權自然歸服。如今曹操雖然已經死去,但他的兒子曹丕竊奪了漢朝的皇位。所以,劉備的當務之急應當是順應民心,儘早奪取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利於征討凶頑叛逆,召集關東義士,奉迎漢獻帝。
或許正因為諸葛亮和趙雲都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持反對意見,故而在夷陵之戰中,劉備遇到了與曹操發動赤壁之戰時類似的情況,既無高明的謀士替他出謀劃策,也無驍勇善戰的武將替他衝鋒陷陣。
治中從事黃權或許還能算是一號人物,但他在攻打東吳的戰術上的意見與劉備也不統一。劉備親自率部從秭歸出兵前,黃權勸諫劉備說:「吳人強悍善戰,而我們的水軍順江而下,前進容易,撤退因難。請陛下派我率軍為前鋒,向敵人發動攻擊,陛下應該在後方坐鎮。」
但劉備不僅不聽從黃權的勸諫,反而把黃權調離,派他去統領長江以北的各路蜀軍,然後自己率領馮習、傅肜、程畿等一幫忠義有餘而勇謀不足的蝦兵蟹將出征東吳,這又豈能是陸遜的對手?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民間諺語也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歷史上,不僅僅只有袁紹、曹操和劉備在內部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分別發動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最後以失敗收場,如果我們再往前或往後看,歷史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戰役,失敗一方之所以失敗,往往也與內部意見不一,不夠團結有關。而所有這些,又都一次次地提醒著人們,成就任何事業,都必須重視和加強內部團結。
※曹操為何不稱帝?司馬光:因為教化和風俗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別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