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民國是如何「廢除中醫」的?

晚清民國是如何「廢除中醫」的?

問:編輯能不能談一談晚清民國「廢除中醫」這段歷史?

中國知識界,最早提出「廢除中醫」且產生一定影響者,當屬晚清學者俞樾。(註:就醫學概念而言,世上本無「中醫」「西醫」之分,只有「中國傳統醫學」、「西方傳統醫學」與不分中西的「現代醫學」。本文為尊重時代語境而引用的所有「中醫」字樣,皆當視作「中國傳統醫學」;引用的所有「西醫」字樣,亦皆當視作不分中西的「現代醫學」。下同,不再贅注。)

1879年,俞氏撰成《廢醫論》一文,明確建議廢除中國傳統醫學;晚年又增補一篇《醫藥說》,認為「醫可廢,而葯不可盡廢」。

俞氏生活的時代,現代醫學尚在發育(現代醫學開端於19世紀中葉,以細胞學、微生物學和實驗生理學被應用於醫學而誕生出實驗醫學為標誌),在中國談不上有什麼影響力;俞氏本人對現代醫學,也無多少了解。他提出「廢除中國傳統醫學」,並非以現代醫學為參照,而是基於個人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經典,如《黃帝內經》等著作的深入考據。

比如,在俞氏看來,中國傳統醫學所謂的脈象與臟腑之間關係,各種「理論經典」眾說紛紜,並無一致意見,甚至連臟腑的具體名目,也不盡相同,但傳統醫學的從業者,卻無不以脈象為診病依據,這實在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不過,俞氏不否認某些傳統醫學藥方對治病有效。所以,在批評「傳統醫道」乃虛幻之物的同時,他也保守地認為「葯不可盡廢」。

俞樾的弟子章太炎、章太炎的弟子陸淵雷,均曾研究過傳統醫學的各種「經典理論著作」。二人雖然沒有提出「廢除中醫」的口號,但他們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基本態度,與俞樾大致相同。

比如,章太炎認為,傳統醫學基礎理論中的陰陽五行說並不成立,《尚書》、《周禮》中拿五行來配五臟,只是為了祭祀,跟治病沒有關係。《黃帝內經》超過四分之一的內容大談五行與臟腑的關係,進而推演出種種治病之法,實是謬論。章氏曾告誡門下弟子,若學習中國傳統醫學,千萬不要去學它的醫理醫道,只可去學它的藥方,且對藥方的有效性需重新驗證。

陸淵雷是民國年間提倡「中醫科學化」的領軍人物,與中國傳統醫學界關係密切,曾與「廢除中醫論」的代表人物余雲岫激烈論戰。陸雖然反對余雲岫徹底廢除中國傳統醫學的主張,但他同樣認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基礎」乃是「憑空結撰」而來,惟藥方有驗證總結的價值。

晚清民國,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基礎發出質疑者,遠不止俞樾、章太炎與陸淵雷。

受西潮的刺激,當時有不少知名學者,曾努力鑽研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理論著作」,試圖找出其中的合理之處,以建立一種科學的學術體系,進而提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

但這類努力,大多無疾而終。比如,嚴復最終承認,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基礎,「其例之立根於臆造,而非實測之所會通」,乃是自我臆造,並無臨床實證為依據。梁啟超也承認,中國傳統醫學建構在荒唐的陰陽五行學說上,「學術界之恥辱,莫此為甚矣!」。

進入民國後,知識界對現代醫學了解漸深,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態度也漸趨激烈。其中最決絕者,當屬陳獨秀。陳在《新青年》上刊文,批評中國傳統醫學「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又「不事藥性之分析」,「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動輒拿「古方」說事,「其術殆與矢人同科」——「矢人」,即造殺人之弓箭的工匠。也就是說,在陳獨秀眼中,中國傳統醫學成了殺手的同義詞。

大略同期,一心欲在中國傳統學術中尋求民族自信心、尋求救國之道的梁漱溟,也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所謂「醫道」提出了批評:

「中國說是有醫學,其實還是手藝。……中醫的高手,他那運才施巧的地方都在開單用藥上了。十個醫生有十樣不同的藥方,並且可以十分懸殊。因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葯,都是沒有客觀的憑準的。究竟病是什麼?病灶在哪裡?並不定要考定,只憑主觀的病情觀測罷了!某葯是如何成分?起如何作用?並不問。只拿溫涼等字樣去品定,究竟為溫為涼,意見也參差的很。他那看病用藥,哪能不十人十樣呢?」

以上種種,大體代表了晚清民國時期,最前沿知識界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共識。

這種共識的影響,由知識界輻射至政界,其結果是,終民國之世,無論傳統醫學界如何抗議如何運動,傳統醫學始終無法得到官方的正式認可,無法進入高等教育體系。否定傳統醫學、廢除傳統醫學,幾成歷屆民國政府的共識。

1912年7月,袁世凱政府制定《壬子癸丑學制》。該學制首次將中國傳統醫學明確排除在正規教育系統之外。11月, 當局又頒布《中華民國教育新法令》,其中醫學、藥學兩大學科各開設有數十門課程,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藥學均不在其中。

此種設置,一度引發中國傳統醫學界的恐慌與抗議。他們聯名上書教育部,要求增設中國傳統醫學課程(傳統醫學界自稱「中醫」「國醫」)。

袁政府無視此種抗議,且於1913年由教育總長汪大燮出面,否決了傳統醫學界申請註冊「北京中醫學會」的要求。汪大燮公開表示:

「吾國醫毫無科學概要根據」,「余決意今後廢去中醫,不用中藥。所請立案(指將中醫納入教育系統)一節,難以照準。」

最後,事情鬧到國務院。國務院的回復較汪大燮柔緩許多,聲稱未將傳統醫學納入正規教育系統,「非有廢棄中醫之意」,但也同樣表示,正規教育系統所定課程,須「先其所急」,對傳統醫學「致難兼采」,亦即仍委婉拒絕將傳統醫學納入正規教育系統。

作為抗議,1915年,傳統醫學界人士倡議自費創辦「中醫學校」,要求當局立案註冊。北洋政府的應對之策,是將此類學校視作衛生機構,劃歸內務部管轄,教育部則對這類學校仍持拒絕接納的立場。此後數年,傳統醫學界創辦了不少「中醫學校」,但沒有一所學校,得到過教育部的承認。

1925年,傳統醫學界曾發起過一場聲勢頗大的運動,再次要求將傳統醫學納入正規教育系統。教育部的回復是:

「(傳統醫學)不合教育原理,未便照辦。」

概言之,北洋政府時代,教育總長如走馬燈般不停更換,但教育部始終將中國傳統醫學拒之門外。

左:民國反對中國傳統醫學的領軍人物余雲岫(1879-1954)及其著作《靈素商兌》。余氏當時曾被傳統醫學界罵做「洋人的孫子」。

1927年之後的國民政府,對待中國傳統醫學的態度,與北洋政府如出一轍。

偏據南方時,國民政府已出台過「取締中醫施行細則」及禁止傳統醫學進入大學的法令。北伐完成遷都南京後,中央衛生會議又作出了「廢除傳統醫學」的決定。

事件的起因,是國聯1928年來華考察,發現偌大中國竟沒有衛生部,提出批評,知識界及國民政府深受刺激,決定成立「全國衛生委員會」。要成立該機構,首先需要解決「誰有資格算醫生」這個問題。

1929年,首屆「全國衛生委員會」委員們齊聚南京,開會商討「誰有資格算醫生」的問題。與會委員一致認為,醫生需要一定的醫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知識。中國傳統醫學從業者嚴重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故而不具備醫生資格,國家應該逐步廢除傳統醫學。但考慮到目前國內現代醫學從業者數量有限,難以承擔全國的醫療衛生職責,故決定不搞一步到位,而以40年時間為限,來逐步廢除傳統醫學。

中央衛生會議的上述決定,引發了傳統醫學界的大恐慌,隨之掀起大爭論、大抗議。迫於壓力,國民政府不得不公開表示對「中醫」並無歧視,並解釋稱「廢除傳統醫學」的提案雖獲通過,但暫時不會執行。

上述表態只是一種安撫之詞。不久之後,教育部和衛生部又有通令,禁止「中醫」參用西藥及西醫器械,並將「中醫學校」降格為「中醫傳習所」或「中醫學社」,不準其使用學校名稱,不得列入學校系統,「中醫醫院」須改稱「醫室」。

1931年,在馮玉祥等人的支持下,南京曾一度設立「中央國醫館」,但該館始終未獲教育部及衛生部的明確支持,與馮支持設立的另一機構「中央國術館」,一併迅速走向了衰微。

圖:馮玉祥。馮推崇「國醫」是一種政治運作,1905年,馮腹部生瘡為傳統醫學從業者誤診,後轉至北京教會醫院方獲治癒。

1933年,傳統醫學界再度要求國民政府仿照《西醫條例》,制定《中醫條例》,實際上是要求政府表態承認「中醫」的合法醫療地位。但該要求被行政院否決。行政院的理由是:

「(頒布《中醫條例》)不但有關國家人民生命,亦有關國際體面,若授國醫以行政權力,恐非中國之福。」

此後,經馮玉祥等人運作,1936年終於頒布了《中醫條例》,但其中規定,「中醫」資格的認定,須從「中醫學校」畢業獲取證書;而「中醫學校」,特指在教育部備案或地方教育主管機構立案的學校——自北洋時代以來,教育部始終堅持將傳統醫學拒之門外。這一規定,實際上意味著絕大部分傳統醫學從業者不可能獲得「中醫」資格。

在條例上玩這種遊戲,既說明「中醫」「國醫」之稱所激發的民族主義情緒,帶給了衛生部極大的輿論壓力;也說明衛生部推行現代醫學、抵制傳統醫學的態度相當堅定。

再之後,抗戰全面爆發,當局出於戰爭救護需要,對傳統醫學界多有褒詞,但仍堅持之前的既定政策,除不許設「中醫學校」、辦「中醫醫院」、登「中醫廣告」之外,還成立了「審查國醫資格委員會」,由政府組織考試,未通過者不許行醫。此種審查,一度使絕大部分傳統醫學從業者喪失了從業資格。

1943年,傳統醫學界曾一度取得「短暫勝利」,在國民參政會上將《西醫條例》與《中醫條例》,合併成了一部《醫師法》。

不過,1946年,該法又被衛生署否定,新《醫師法》重新規定:傳統醫學從業者一律只能稱「醫士」,不許稱「醫師」,並嚴禁「中醫」使用「西藥」。同年,教育部還取締了上海中醫學院、新中國醫學院和上海中國醫學院三家機構,理由是這三家學校系「擅自設立」,未經教育部批准。傳統醫學界再度赴南京請願,要求政府承認「中醫」有辦學的權利,但遭到冷遇,無功而返。

此後,直到1949年,傳統醫學始終未能獲得國民政府教育部與衛生部的正式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期,正是中國轉型成為「民族國家」之際,故政客們面對傳統醫學的問題,多持兩面派立場——既不欲被輿論目為「反對國醫」之人,也不願將自己的疾病交付到「國醫」之手。

比如,孫中山曾多次公開發表「尊重中醫」的言論,但也曾屢次明言,「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藥」,病重之際,胡適來勸他「不妨一試(中醫)」時,孫的回答是:「適之,你知道我是學西醫的人!」後世的傳統醫學從業者,多以孫中山臨終前夕曾看過「中醫」為據,稱孫「支持中醫」。其實,這不過是孫被現代醫學確診為肝癌晚期、無可救藥之後的一種「亂投醫」罷了,不代表孫對傳統醫學的真實看法。

再如,汪精衛雖在孫中山臨終之際為孫找來了「中醫」,且因此招致學者湯爾和的抨擊,但汪的內心,對中國傳統醫學,其實是持否定態度的。1933年中央政治會議討論《國醫條例》時,汪氏公開講:

「國醫言陰陽五行,不重解剖,在科學上實無根據,至國葯全無分析,治病效能,殊為渺茫。本人患病經驗,深受國醫國葯之誤,主張純採用西醫西藥,根本廢除國醫國葯,凡屬中醫,不準執業。全國中藥店,限令歇業。以現在提倡國醫,便等於用刀劍去擋坦克車。」

在如何對待傳統醫學這個問題上,蔣介石做法,也與孫中山頗為相似。

1929年的「廢止中醫風波」中,當著前來請願的傳統醫學代表們,蔣曾表態支持他們。但這種表態,並不是蔣對傳統醫學的真實看法,而只是一種政治需要——據林森披露,此次傳統醫學界到南京請願,是「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後,第一件引起全國反對的大案件」,牽動中央地方許多利益,為此,「四川方面有過一個電報到中央,說四川的經濟以國葯出產為大宗,要是一旦廢止中醫藥的話,就會失去四川民心」。據葉楚傖披露:「北伐底定以後,忽然有一部分西醫提出廢止中醫問題,動搖了民間擁護政府的情緒,引起好多人因此事而反對政府,使政府受到許多打擊」。——當請願代表打出「提倡中醫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藥以防經濟侵略」的民族主義旗幟,高呼「支持中醫」就是「支持三民主義」,且有地方政治勢力介入其中時,醫學問題早已變成了政治問題。

與上述政治表態不同,蔣晚年在台灣的醫療小組,全部由擁有現代醫學教育背景者組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這張讓1.36億人心碎的照片,是怎麼來的?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