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戰中,大刀能拼得過鬼子的刺刀嗎?楊成武:很難,戰損一比三
白刃戰,顧名思義就是敵我雙方不用熱兵器,採取近距離的戰鬥,主要形式有拼刺刀、用匕首等等。抗戰期間,敵我雙方的白刃戰層出不窮,這是軍人在面對絕境時最常用的戰術,是軍人血性、膽量和勇氣的最高級別體現。
抗戰神劇中,中國軍人和日軍拼刺刀時,往往大獲全勝。很遺憾,這並不是真實的歷史,這也是對抗戰老兵們的最大不敬。白刃戰中,身材矮小強壯的日軍優勢明顯,常常一個頂好幾個。
我們以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為例,八路軍和日軍進行白刃戰時,對付一名日軍往往需要3名八路軍。楊成武就對日軍的白刃戰記憶深刻,他在多個場合指出日軍體力好,拼殺技術好,很難對付,這給八路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平型關大捷時,敵我雙方就進行了白刃戰,現場情況是這樣的,「三五個八路軍戰士對付一個鬼子。」抗戰老兵王汝林晚年介紹與日軍白刃戰時說:「拼刺刀時,兄弟們配合,抗住其他鬼子,局部形成2打1或3打1,其中一人佯攻,其他人突刺,突刺的人一定要堅決。」
日軍白刃戰之所以如此強悍,主要有兩個方面,武器和刺殺訓練。日軍在進行白刃戰時,使用的武器多為三八式步槍(即三八大蓋)上的刺刀,三八式步槍長1.801米(槍身1.276米 刺刀0.525米)。反觀中國軍人,前期使用的多為大砍刀,絕大多數長度只有半米。即便是裝備精良的國軍,使用的加裝刺刀的中正式步槍長1.685米(槍身1.11米 刺刀0.575米),兩者相差10厘米。
雙方使用的這樣的武器進行拼殺,誰優誰劣一目了然。除了武器的優勢外,日軍在走上戰場前都進行了拼刺訓練。為侵略而編著的《劍術教範》,成為日軍最早的拼刺教材。日本在大正十二年和昭和十二年,分別編著了《步兵操典草案》(後修訂為正式的《步兵操典》)。
在《步兵操典草案》中的「突擊」(白刃戰)部分,我們看到這樣的拼刺技巧,「預備衝擊時,右手緊握槍身,槍口向上,左手握刺刀座,當發出拼刺口令時,要求勇猛、果敢、以壓倒敵人的氣勢吶喊著口號向敵衝擊肉搏。」
不過,隨著戰爭的推進,中國軍民武器裝備的改善以及戰鬥經驗的累積,日軍白刃戰的優勢被逐漸縮小。而新戰士在上戰場時,老兵也提醒他們,「日本兵在戰場上也嚴守刺殺操典,要關上保險,顯示帝國的武士道。下次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槍撂倒幾個,再給小鬼子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別和野獸講規矩。」
參考資料:《步兵操典》(日本)
※趙匡胤至死未能實現的願望,遭到群臣強烈反對,至今讓人大呼可惜
※郭沫若最討厭的妻子,獨守空房長達68年,可她至死卻無一句怨言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