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內分泌專家:這三種尤其要注意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內分泌專家:這三種尤其要注意

甲狀腺癌雖然被稱為「懶癌」,不易轉移、進展緩慢,但近年來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卻居高不下,全國每年被確診為甲狀腺結節的患者約有4萬人。

很多人拿到「甲狀腺結節」的體檢報告後憂心忡忡,開始琢磨到底要不要手術。

甲狀腺結節離癌有多遠?《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關於結節的疑問。

受訪專家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甲狀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鄒大進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伍學焱

甲狀腺結節,90%是良性的

甲狀腺結節指的是位於甲狀腺內的腫瘤、囊腫或正常組織構成的團塊,是臨床很常見的內分泌疾病。

儘管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高,但不必過度驚慌。不能單純地將結節等同於癌症,更不能只靠「切」解決問題。

多數是良性

約90%以上的甲狀腺結節為良性,所以體檢報告上3級及以下的結節,不會引起身體不適,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進行複查即可;

4a級及以上的結節,有惡性風險,患者要進行穿刺以明確良惡性,即使穿刺呈陰性,也需定期隨訪,最好每3個月複查一次。若連續複查3~4次,結節無明顯變化,則一般為良性。

癌變風險小

很多人擔心甲狀腺結節會癌變,這個認知誤區需要更正。臨床證據表明,良性甲狀腺結節基本不會轉「惡」。

如果是惡性的,從一開始就是惡性的;如果不是,就很難再發生惡變,大家要消除對結節的恐懼心理。

3種結節需要注意

出現以下3種情況的甲狀腺結節時,需要考慮切除。

1. 直徑大於5厘米,並引起壓迫癥狀,出現聲音嘶啞時;

2. 惡性結節,若彩超顯示結節是實質性包塊、砂礫狀微鈣化、邊界不清楚、血流豐富並伴有淋巴結轉移時,則高度懷疑為甲狀腺癌;

3. 影響甲狀腺功能,有些結節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如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的患者,可採用手術切除的方法,一是讓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二是消除結節。

有些患者是與其他甲狀腺疾病一起並發的甲狀腺結節,治療方法與單發性甲狀腺結節一致,要看結節是否為惡性才考慮手術治療。但要在飲食上控制好甲狀腺功能:

如橋本甲狀腺炎伴發的結節患者,需注意低碘飲食,以免加重甲狀腺濾泡細胞損傷;

結節若是能分泌甲狀腺激素的高功能腺瘤,需嚴格忌碘;

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盡量用無碘鹽,忌食高碘食品;

結節合併甲減需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低碘飲食。

其他甲狀腺結節患者,飲食上不用刻意忌碘。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一個悲傷的事實:你變胖,是因為脂肪細胞變「胖」了
順產or剖腹產,到底該怎麼選?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