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對於蘇聯解體我們一般都會想到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的確蘇聯解體與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有關,但戈氏的「新思維」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改革。經常根據改革中的難題修改計劃,因此這個所謂的「新思維」只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工作計劃而已。但在蘇聯解前的5個月,蘇聯還有一項改革計劃,很少被世人知道。這一計劃並非是「救命稻草」,有它無它都已經不重要了,但卻讓人深思。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背景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實現所謂的經濟「加速戰略」,想法很好,作為一個新領導「第一把火」,也值得稱讚。在當時來說,蘇聯雖然算不上富裕國家,但老百姓吃喝不愁,戈爾巴喬夫只是想在此基礎上再推進,也向蘇聯民眾證明他「很厲害」。但「加速戰略」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強大阻力,效果根本不明顯,實際上蘇聯對於戈爾巴喬夫的「加速戰略」只是表面擁護,實際沒人去執行,這就造成了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的空轉。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以戈爾巴喬夫的思路是「先經後政」,先在經濟改革上建成效,然後再轉向政治體制改革,但由於經濟改革成效幾乎為「零」,因此戈爾巴喬夫著急把改革重點轉向政治,於是一場蘇聯有史以來,甚至比赫魯曉夫還要嚴重的改革開始了。

戈爾巴喬夫強調要在政治改革上,進行「根本性」改革,也就是要動蘇聯的根基,這就引起子社會動蕩,也給了別有用心之人機會。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最終導致了社會動亂,而且局勢之亂不斷加劇。沉寂多年的民族間矛盾也爆發了。這種改革結果,必然要傳導到蘇聯經濟與社會,蘇聯經濟形勢不斷惡化,以前老百姓習慣於蘇聯式的生活,但突然因經濟惡化,使民眾生活水平明顯下降。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1990年,蘇聯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了自二戰以來首次負增長,有專家用「破天荒」一次來形容蘇聯負增長的形勢,也說明之前的蘇聯民眾生活水平很高。經濟惡化必然導致經濟危機。此時蘇聯的狀況,讓戈爾巴喬夫慌了手腳。

經濟負增長,民眾生活水平下降,當然老百姓不滿,面對這種情況,戈爾巴喬夫向西方國家低三下四的乞求經濟援助。但向西方要援助,西方國家可不是白給的,西方藉此機會向戈爾巴喬夫提出他們的附加條件,要求蘇聯快速向西方看齊,這個所謂的「看齊」途徑就是「和平演變」。

在西方的要求下,戈爾巴喬夫按照西方的指引的方向,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而改革的目標就是蘇聯解體,亡黨亡國。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雙案

為了實現西方的所提出的要求,戈爾巴喬夫與其手下開始制定一項計劃。1991年4月,在蘇聯新總理帕夫洛夫主持下,蘇聯制定了一個「反危機綱領」,想以此換取西方的援助,但遭到了美國的否定和不滿。

戈爾巴喬夫就對帕夫洛夫提出了嚴厲批評,然後他親自打電話向美國時任總統布希進行解釋。戈爾巴喬夫對老布希說,他已經命令亞夫林斯基再重新制定一個新的經濟改革方案。一個國家改革方案,暫且不說秘密了,居然還要經過美國的同意,令人匪夷所思。戈爾巴喬夫能做到這一點,是蘇聯歷史上最悲哀的一個領導人。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戈爾巴喬夫不僅給美國總統打電話,而還決定親自去美國面見布希,要向布希當面彙報此計劃。戈爾巴喬夫給布彙報了他的計劃後,布希很滿意,同意蘇聯新的改革計劃。

那麼亞夫林斯基新改革方案是什麼呢?這位俄羅斯前副總理,曾在1990年時就反對蘇聯政府總理雷日科夫制定的「向可調節市場經濟過渡」的經濟改革方案,他按葉利欽要求,他與沙塔林院士一制定了一個「五百天計劃」,準備在短期內讓蘇聯完成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閃電計劃。此計劃要求70%的國有資產實行非國有化的私有化方案。

但亞夫林斯基的計劃,經過激烈討論後,戈爾巴喬夫表示把這兩個方案,形成一個「總統方案。」不過此時結論也基本明了了。戈爾巴喬夫傾向於亞夫林斯基的改革方案,他已經表達出對亞夫林斯基方案的欣賞。據資料記載,戈爾巴喬夫對亞夫林斯基十分信任。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據後來資料披露,亞夫林斯基受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委託,率領一個7人小組,於1991年5月飛赴美國,準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七國集團等三個組織進行會談,尋求他們的援助。亞夫林斯基另一個任務,就是與哈佛大學的專家教授一起,制定一個蘇聯依靠西方援助而實施的改革計劃,這就是不為人知的「哈佛計劃」。

1991年6月,蘇美兩國專家制定了「哈佛計劃」經過修改後正式出台,該計劃還有一個正式名稱叫「共同面對機遇」。計劃制定後,亞夫林斯基帶著計劃回到莫斯科。向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兩人進行了彙報。戈爾巴喬夫對計劃給予肯定,認為這是蘇聯與西方國家經濟合作的「歷史」。葉利欽當然更滿意。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哈佛計劃」的核心內容卻是蘇聯改革與西方援助結合的產物,計劃規定,西方每年向蘇聯援助300至500億美元,5年累計共援助1500億美元,這樣援助是誘人的。但援助的前提是蘇聯要實行市場化、私有化、徹底的「民主化」,允許各民族自決,削減軍事力量等。

計劃規定西方的援助與蘇聯的改革步驟是相聯繫的,沒有誰先誰後的問題,對於援助與改革的問題,每半年協調一次。也就是說蘇聯必須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等各個方面按照西方的要求進行徹底的改革,才能得到西方的援助。如何「徹底」?標準由西方定,蘇聯沒有權力,即使蘇聯認為達到西方的標準了也不行。另外,蘇聯改革多少,西方就援助多少。當時就人說「大改革大援助、小改革少援助,不改革不援助」。但前提是蘇聯要行改革才行。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對於這樣的計劃,西方的企圖再明顯不過了。戈爾巴喬夫沒看出來?他當然明白,但蘇聯的現狀和他的目標,讓他對這樣的計劃,根本沒有警惕性。


結果

蘇聯按照西方的要求制定了「哈佛計劃」,蘇聯國內的關於經濟改革方案的爭論還在繼續。因為蘇聯之前的「反危機綱領」和亞夫林斯基制定的「哈佛計劃」有很大衝突。兩個方案雖然都提出對所有制非國家化、私有化的改革的任務,但「反危機綱領」則計劃保留30%的國有制,其餘70%以集體所有製為主,私有製為輔。

但哈佛計劃則要求以私有化為主。雖然兩個方案都主張向市場經濟過渡,但「反危機綱領」則要求國家要對經濟領域進行干預,而哈佛計劃則主要依靠西方援助進行改革。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在雙方激烈爭論中,戈爾巴喬夫否定兩個方案有原則區別,他認為都是統一的,他把兩個方案合二為一,形成了一個「總統計劃」,他認為這樣合併的計劃,一定能得到西方的支持。

戈爾巴喬夫太天真了,他並不知道西方的援助只是口頭忽悠而已,根本不可能實現。1991年7月16日,戈爾巴喬夫帶自己的計划到英國參加7+1峰會,他向七國領導人彙報蘇聯的改革方案,他以為他彙報完後,會得到西方的巨額援助。但結果卻讓戈爾巴喬夫大失所望。

西方七國認為他們並沒有承諾向蘇聯提供任何援助,當時七國只批准了蘇聯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準會員國」。恐怕這種結果,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想到。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深思

雖然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方案沒有得到西方的援助,便戈爾巴喬夫的用心已經讓世人看明白了。即使西方不給援助,「哈佛計劃」仍舊付諸實施,而且步伐加快。戈爾巴喬夫想以此等待和爭取西方的援助。他還特別指出:「儘快把大部分企業從國家包辦下解救出來,實行私有化」。這種傻的行為,正中了西方的套路。戈爾巴喬夫推行的「哈佛計劃」實際就是加速實現資本主義,徹底毀滅蘇聯國家體制。

蘇聯解體前鮮為人知改革,美國參與,為何戈爾巴喬夫像「乞丐」?

最後套兩個美國人話作為結束:

1991年6月,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在《華盛頓郵報》撰文:他一直見血的披露了西方援助的目的。他說:「美國的關鍵戰略利益不在於從經濟上挽救莫斯科,而是要摧毀蘇共制度。美國的政治應該是促進建立民主政府、市場經濟和俄羅斯及非俄羅斯民族實行。」

參與起草「哈佛計劃」的美國人費爾希說:「西方不會拿出大筆款項來換取諾言。西方將開始一個進程。我們將在進程結束後,如果成功才會提供大量援助,我們要擁有一個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拉鏈門事件」過去兩年,柯林頓為何急於解決一件中東難事?
追根溯源,蘇聯大學哲學課本3次變化,為何成為蘇聯解體源頭?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