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國子監的學生通過什麼途徑入仕?

清代國子監的學生通過什麼途徑入仕?

科舉制創立於隋代,後被歷代沿襲。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發展到頂峰,成為讀書人入仕的主要渠道。但同時在科舉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官學,這些官學的學生也通過考試、舉薦進入仕途。本章節就詳細地介紹一下清代的科舉和學校選官。

清代學子入仕前的學校教育

「私塾」、「家塾」這兩個辭彙大家都聽說過,這是孩童最早入學的學校,類似於現在的小學到中學的這個階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們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私塾是某個老師自己開的私人學校,收學生的學費。家塾是達官貴族之家聘請老師教授自己的子弟,學生也不一定是本家族的,親戚、街坊四鄰也可以在家塾里讀書。鄉塾是一個村一個鄉的學校,由村裡共同聘請老師教村裡的學生。另外,還有社學、義學,這些都屬於初等教育。

不管是在什麼學校就讀,以後如果要走科舉入仕的途徑,就需要先考童試,參加童試的人不論年齡大小,都叫童生或儒童。參加童試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參加本州縣的考試,合格以後參加府考試,叫府試,府試合格者,再參加院試。院試是由省級最高教育長官學政主持的考試,合格者錄取為「生員」,即俗稱的秀才。

只有成為生員後才可以進入官方的儒學,即府、廳、州、縣學,稱為「入學」,並正式步入科舉之路。這些生員以後或選為國子監的貢監生,或考舉人,進一步再考進士。

國子監是中央級的官學,教育貢監生。入國子監的貢監生在一定年限以後可以考職授官,也可考舉人。不過,清代有一個較為奇特的現象,秀才深造不一定要在官學,很多人都選擇書院。《清史稿·選舉·學校》稱:「儒學浸衰,教官不舉其職,所賴以造士者,獨在書院,其裨益育才,非淺鮮也。」

府、廳、州、縣屬於同級學校,但秀才卻分三個等級,第一等叫廩膳生,全稱叫廩膳生員,簡稱廩生,是官府發給助學金的;第二等叫增廣生員,也叫增廣生,簡稱增生,本來是指擴大錄取的,後來專門成了生員中的一個等級;第三等叫附生,也是屬於擴大錄取的,後來成了生員的一個最低等級。增生、附生是不享受官府助學金的。

通過院試的一開始都統稱為生員,以後再根據成績,決定屬於哪個等次。府、廳、州、縣學的學官分別為教授、學正、教諭、訓導,教授是府學的教官,學正是州學的教官,教諭是縣學的教官,訓導是以上教官的副職。

生員並不是天天都要在儒學上課,只是這些教官們有月課,通過考試督促其學習,生員還有歲試和科試。清代有句話叫「翰林怕大考,秀才怕歲考」,後一句指的就是秀才歲試。屆時,各省學政要對所有生員進行考試,根據成績決定是屬於廩生、增生還是附生。

原來那些老生員也要參加考試,廩生如果成績差的話,還要降級,最差的甚至要開除,所以非常殘酷。另外是科試,也叫科考,是指生員參加鄉試之前的資格考試。

不要以為考中了秀才就可以直接參加鄉試,在此之前還要進行一個選拔考試,由學政在全省巡迴主持。這種資格考試還有兩個名詞,一個叫錄科,一個叫錄遺。錄科是指科考中沒有考中的,還可以補考一次。另外,由於其他原因沒能參加科試的,也會統一進行考試選拔,叫錄科。如果錄科又沒有被選拔上,再給一次機會,叫錄遺。

鄉試、會試、殿試、朝考

鄉試為三年一次,一般在秋天舉行,因此叫「秋闈」,還有個稱謂叫「大比」。鄉試是在本省的省城,考官由皇帝臨時派遣。錄取者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以下也分名次。取中舉人後,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參加會試,會試稱「春闈」。

會試是禮部舉行的考試,地點在京師貢院,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貢士還要進行殿試,殿試是以皇帝名義主持的考試,取中者授予進士,俗稱天子門生。殿試實際上是對會試錄取的所有貢士的一次重新排名的考試,基本不存在落選問題。

殿試和會試的名次變化很大,殿試狀元和會試會元往往也不是同一個人。殿試是由大學士等代皇帝親臨主考,但是又不能叫主考官,而叫讀卷官,判定名次以後要把前十名的考卷送呈皇帝,由皇帝來決定名次。

附帶說一下狀元,狀元是全國第一名,實際上授予的官並不高,只是從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的編修也只是正七品。不過,狀元也有自身的優勢,他可以與其他翰林官具有選任某些職官及進入中央高層官的資格,出路較一般進士優越。

考中進士以後並不會直接授官,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朝考主要是為了選拔庶吉士,然後進入翰林院深造。沒有被錄取為庶吉士的進士予以授官,所授的官以兩種居多:一個是部院主事,二是知縣。另外,清代各階段進士授官的情況也不一樣,清初任職較高,晚清還有候補排隊的。

朝考中被選拔為庶吉士的,入庶常館學習,三年後進行考試分配工作,叫「散館」。若是遇到恩科,不滿三年也要散館,因為又有一批新的庶吉士要入館。

散館考試優秀者留館,即留翰林院為翰林官,一是授編修,正七品,一是檢討,從七品。原來殿試中凡是二甲的,授編修,三甲的授檢討。沒有留館的庶吉士大多也與其他進士一樣授主事和知縣,但出缺即用,由於進士授官也有待缺現象,因此庶吉士比以前同科的進士享有優先權。

附帶也說一下舉人選官問題。清代舉人的選官就不樂觀了,進士基本上都可以授官,只是時間長短而已,舉人就不一定了,終生不得官的不在少數。

舉人所授官,有知縣、州縣佐貳等官,還有教職官。乾隆中期,實行「大挑」之制,一般是六年至九年舉行一次。凡會試幾科落榜者,上報吏部,一等者可授知縣,二等者可以補為州縣佐貳等官。但舉人較進士人多,候補問題十分嚴重,雍正、乾隆時,知縣缺動輒二三十年才能等得到。

學校選官

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學生有貢生、監生,清代監生數量比明代多,而且大部分是例監生,即由捐納而成的監生。貢監生主要是由府、廳、州、縣生員中選拔的,尤其是貢生。清代的貢生分為以下幾種:

1,歲貢。是按年頭選的,基本上每年或每兩三年一次,由廩生選送入國子監,歲貢看重年限,看誰在儒學裡的時間長,所以也叫挨貢。

2,恩貢。國家有重大慶典時候,特殊恩准一次選貢生入監,所以叫恩貢。

3,優貢。基本上是三年一次,因為各省學政是三年一任,第三年時,由各儒學選拔一些比較優秀的生員,由學政或督撫核定,參加禮部與國子監的考試而選定,叫優貢。

4,拔貢。選拔間隔的時間比較長,清初曾是六年,乾隆時改為十二年,由學政按成績選拔,所以拔貢一般素質比較高,在選官上也比其他貢生有優勢。

5,副貢。鄉試取中舉人之外,另取若干名為副榜人員,給予貢生的身份,叫副貢。

6,例貢。就是通過捐納而得的貢生。

清代的監生分為以下幾種:

1,舉監。以舉人的資格入國子監,明代比較多,清代主要實行於光緒十一年以後。

2,蔭監。一是恩蔭,文職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得蔭一子為蔭監生;二是難蔭,是因公而死的官員,蔭一子入監;三是特蔭,指特恩予蔭者。

3,優監。由附生、武生考選為國子監生,就叫優監。武生是指武科舉的武秀才,武秀才有文才的,也可以考入國子監。

4,恩監。清代主要是皇帝特恩許八旗漢文官學生、算學館滿漢肄業生考取的監生。

5,例監。這指的是通過捐納取得入學資格的監生,最初規定必須是秀才身份才可捐得,後來取消這一限制,普通身份即可,所以例監生是最低的。

貢監生到了一定的年頭便要考試,不同的貢監生所設的年限也不同。考試以後按成績定等次,按等次授官,一般為州縣佐貳官,主要是州同、州判、縣丞、主簿,低的也授首領官吏目的。另外就是授教職,如教諭、訓導,主要是訓導。

值得注意的是,蔭監生的授官品級較高,是五品以下。如果父親為一品官,所蔭子授五品,父親為二品官,所蔭子為六品,一般比父親的官職低四品。也就是說,一品文職官員所蔭的蔭監生,授官要高於進士。

旗人官學學生授官情況

八旗旗人的選官途徑,比漢人要寬闊得多,門檻也比漢人低,即使是身份低下的拜唐阿(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兵丁、閑散人等,也可挑選為低級的文官,比如選用九品、無品級的筆帖式、太常寺贊禮郎、讀祝官,鴻臚寺鳴贊等。

文職方面,旗人與漢人在大的方面是一致的,如科舉、國子監考職。旗人科舉要考的科目,除了與漢人相同者之外,還有翻譯科舉,專門選拔翻譯人才。當然,旗人還有一些八旗官學學生選官。

八旗各旗、營等所設的學校,都可稱為八旗官學,這是廣義的八旗官學,學校名目甚多,如八旗按旗所設的官學、圓明園學、健銳營學、外火器營學、八旗義學、世職官學、禮部義學、咸安宮官學、景上官學、蒙古官學等等。

旗人官學中規模最大、最正規的,是按旗所設的八旗官學,也可稱為是狹義的八旗官學,其學生由國子監負責教學與管理。八旗各種官學的學生學習一定年限後,可以按考試成績選為低級職官,較多的是筆帖式、庫使和內閣中書等。此外,還可考選為順天府學生員,學習一定時期,再選拔為國子監貢生,或走科舉之入仕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盛世達到封建王朝頂峰,但與歐美各國相比,顯然是自欺欺人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說一說清代中央六部的潛規則——部費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