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為何對李淵仍然尊敬
白居易的《長恨歌》將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的感情描寫得極為唯美。似乎,楊玉環這個兒媳婦真的把一切都給了老公公。李隆基這個爭萬千紅杏垂青者真的有那麼多魅力一樣。似乎,李隆基對楊玉環的愛那是純白無瑕的,晚年真的在悔恨中、懷念中度過一樣。
其實,李隆基晚年生活確實聽凄慘的,但這和「賜死楊貴妃」沒有必然聯繫,不是楊貴妃讓李隆基幸福還是凄慘,而是「皇帝」的權力與地位讓李隆基生活如何。李隆基首先愛的是皇位,其次才是她。
(1)李隆基在「權力」與「愛情」間的選擇,已經給出他的凄慘與楊貴妃在不在沒有直接聯繫
他的晚年生活凄慘主要是「父子權力鬥爭的結果」,與楊貴妃活不活著沒有任何關係,楊貴妃活著的話,李隆基鬧不好為了自己的地位,還把楊貴妃「賣」了呢。
李隆基最「愛」的是自己的權力,而不是「女人」。雖然,白居易等人有各種描摹他們之間感情的詩詞、影視作品,但是本質上無法改變本質:在自己性命、權力面前,楊貴妃根本不算什麼。
一個圖騰再美,只有在事情沒到「必須選擇」的時候不會顯現真相。
後人對「愛」地憧憬,總喜歡漠視本質。
(2)李隆基的凄慘主要在於權力被剝奪,楊貴妃的死只是一種鋪陳而已,甚至對玄宗的「憐憫」也主要是因為肅宗幹得不行且普通人的父子情懷所致
《舊唐書·楊貴妃傳》: 「初瘞時以紫褥裹之, 肌膚已壞, 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 上皇視之凄惋, 乃令圖其形於別殿, 朝夕視之」
也就是:埋葬楊貴妃的時候用紫色褥子裹著埋葬,後來肌膚已經腐敗但香囊還在。所以,內官便獻上香囊,李隆基凄慘地看著,然後讓人(王文郁)畫了楊貴妃的畫像放在別殿,白天傍晚都要去看看。
李隆基逃到四川後,肅宗稱帝成為「新君」。在此情況下,李隆基已經成為弱勢一方,回到長安後,其禁衛軍先是被解除武裝廢除,後被軟禁宮中。
作為已經在位44年的李隆基,愛妃被逼死、愛卿被殺,自己只能點頭承認逼迫的人是「忠臣」。這對於久居皇位者是什麼打擊?同時,久掌權位、常做明星的他,更有多少悲苦?
從唐肅宗稱帝後的作為看,李亨的治國才能還不如晚年的李隆基,由此,無論當時還是後世對其評價都不高,必然影響對其評價。人們將同情的目光寄托在李隆基的身上,再加上儒家思想在民間、統治階層地傳播已經成為定局,兒子對父親如此人們也多是同情父親。
※清朝何以滅亡?首先就是不識大勢
※大唐第一外戚家族:武士彟、武則天、武三思與武惠妃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