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造細胞有望成為高效藥物傳遞載體;孟加拉國遇史上最嚴重疫情
【今日封面】
當地時間2019年7月29日,黎巴嫩Qalamun,一隻大水母在水中遊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純科技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一項新研究說,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人造細胞能夠模仿天然細胞,感知環境中的化學變化併產生反應,而且這種人造細胞對化學變化產生反應的過程比天然細胞簡單很多,讓研究人員更容易實現相關的調控。如果未來發展成熟,這項技術可廣泛用於生物技術等領域。
德國一專業協會通過分析超過2000起嚴重摩托車交通事故,於30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成果表明一般的摩托車防護服在時速超過25公里的情況下,就無法保證駕駛人免受傷害。
消息站
7月27日,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大型太陽能驅動「墨子Ⅱ型」長航時飛機在天空翱翔。新華社發(上海奧科賽飛機有限公司供圖)
上海奧科賽飛機有限公司30日發布消息,歷時近兩年研發,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大型太陽能驅動「墨子Ⅱ型」長航時飛機,27日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通航機場成功首飛。和I代相比,這款飛機的光電轉換效能、飛行時間等,都有了大幅提升,已接近商業化應用。目前,「墨子Ⅱ型」正和移動運營商、5G、蜂窩設備商等合作,布局低空數字化產業。
日前,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秦嶺金絲猴研究團隊在秦嶺地區,將無人機和熱成像技術結合成功應用到了野生川金絲猴分布和種群規模的調查工作中。無人機技術能夠克服地形和視野的限制,熱成像技術可通過動物與環境的溫度差異發現動物個體。研究團隊在調查區域目前已採集到了三群川金絲猴野生種群的熱成像視頻,獲得了這些種群準確的分布位置及種群規模。
看天下
俄羅斯國防部30日消息,莫斯科時間30日8時56分(北京時間30日13時56分)軍民兩用通信衛星「子午線」搭乘「聯盟-2.1a」型運載火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用於為途經北方海路區域的飛機、艦船提供與地面站點間的通信聯絡,以及擴展俄西伯利亞和遠東北部的衛星通信。
當地時間7月3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發布的照片展示了一個在加拿大落基山脈Kootenay國家公園出土的完整的海洋生物Cambroraster falcatus化石。據悉,這種海洋生物大約生活在5.06億年前。
大觀園
圖片來源:ICPHOTO
當地時間2019年7月30日,孟加拉達卡,一名登革熱病人躺在病床上。目前,孟加拉國正在遭遇史上最嚴重疫情,一位孟加拉國衛生部的高級官員30日表示,該國在過去24小時內,有超過1000人被診斷出患有登革熱,其中大多數為兒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7月30日,位於中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的偏遠島嶼佩里琉,一隻寄居蟹利用廢棄的錫罐作為它的「家」。據悉,寄居蟹為了保護它們柔軟的身體,它們的一生會經常性地更換自己的殼。據介紹,這種甲殼類生物越來越傾向於用廢棄垃圾作為自己的「家」,而不是真正的貝殼。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陳小柒、張爽(實習)
審核:王小龍
※看了《長安十二時辰》,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辰嗎?
※中國這條公路6.3公里繞了68道彎,外國網友想來賽車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