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的「媽媽」要是被擊沉,它該何去何從?只有「死路一條」嗎
1910年,美國的伯明翰號巡洋艦上,飛行員尤金·伊利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飛機在此起飛。在飛行了一段時間後,飛機安穩地降落在一片海灘上。這就是人類史上第一次飛機由軍艦上起飛、降落。可以說,這就是航空母艦的雛形,以及航母作戰思維的起點。從1912年,英國海軍開始改造軍艦成航母,直到今天,航母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
在這百年間,航母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完善,許多海洋大國都擁有了數量可觀的航母,並組建航母戰鬥群,大大提高了綜合作戰能力。到了今天,航母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深入遠洋的象徵。作為海洋上的大殺器,航母通過實際的戰爭,證明了自己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
在二戰期間,航母被大量運用於戰場。美軍與日軍的太平洋戰爭就是二戰期間,航母被廣泛運用的代表。在對戰爭走向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中途島海戰中,航母編隊就是戰鬥的主角。在這以後,航母取代戰列艦在海軍中的地位,成為現代遠洋艦隊的主幹。如果一支海軍中,擁有航母編隊,那麼其戰鬥力是多麼有保障。
那麼航母的戰鬥力是如何體現的呢?實際上就是其甲板上停靠的艦載機。不同型號的艦載機,依託於航母,抵達全球各地的戰場,在航母甲板上起飛、降落,對目標進行攻擊。這就是航母的作戰方式,其最大特點及優勢,就是可以遠離國土,在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進行作戰,或者施加本國的軍事力量。
可是艦載機是依託於航母的,一旦航母這個重要「基地」被擊沉,已經起飛的艦載機又該何去何從呢?由於艦載機的燃油、武器供應,以及起飛、降落靠的都是航母,因此關於這個問題,各國的軍隊早已深入研究,並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當艦載機投入戰場後,其攜帶的武器和燃油,都會保證完成作戰任務,以及返航的所需。當航母被擊沉後,通過無線電,駕駛員就能得到消息,並在作戰區域附近選擇安全的降落點。事實上,一個國家的航母戰鬥群在外作戰,那麼肯定會盡量選擇靠近自己盟國的區域。因此,已經起飛的艦載機在失去了航母后,也可以選擇盟國的合適的地域進行降落。
進入現代後,軍事基地受到各國的重視,並紛紛修建。美國就在全球各地修築了現代化軍事基地,無論哪裡有戰爭,美國軍隊都能第一時間趕到。即使美國航母編隊出兵,也不會離自己的軍事基地太遠,航母被擊沉,起飛的艦載機也能飛回軍事基地。因此,軍事基地就是艦載機的第二個「家」。
當然,一個合理而充足的航母戰鬥群編隊,能夠給編隊核心的航母提供各種保護,從天上到水下,從陸地到海面。因此,要將航母擊沉是相當困難的。何況航母並不是沒有戰鬥力,它也擁有一定的火力,可以對靠近自己的敵艦、敵機發出攻擊,保護自己。
儘管如此,航母依然有被攻擊、擊沉的風險,畢竟體積太大,容易暴露在敵人眼前,其在雷達上的反射截面積,以及其他監測信號等等,都特別明顯。一旦被發現,航母的彈射器、攔阻索、雷達和水下推進器等部件,都容易因為遭受攻擊而損毀、失靈,進而對艦載機的起飛、降落造成影響,甚至會使停靠在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機遭到攻擊、破壞。
※蘇-57不行!俄六代機能實現「彎道超車」,超殲20和F22嗎
※B-52轟炸機究竟有多大?看看對比圖,與誰同框都是「巨無霸」
TAG:武器正能量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