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偽皇宮的新鮮事:溥儀為考驗護軍的「忠心」,半夜報假警

偽皇宮的新鮮事:溥儀為考驗護軍的「忠心」,半夜報假警

「偽宮」即「偽滿皇宮」的簡稱,舊址位於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5號,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遺址,也是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最典型的歷史見證。偽宮護軍是溥儀以內帑直接供給,親自組織的一支300餘人武裝齊全的車隊。溥儀建立這支小小武裝的目的,是想要培養出一批軍事骨幹,將來建立自己的軍事實力。因而每年都保送或考入一些護軍進日本士官學校或偽滿軍官學校。溥儀對這些人總是給予優厚待遇。護軍的主要任務是擔任興運門、長春門、北大門以內的警衛工作,其中包括懷遠樓、勤民樓、緝熙樓,特別是中和門、長春門以里的所謂內延警衛。

護軍的士兵是從北京、滄州、扶余、瀋陽、內蒙等地招募而來。溥儀為了培養自己的軍事骨幹,曾先後指使貝勒載濤、偽憲兵司令德楞額、偽奉天省長金榮桂等人從北京、扶余、瀋陽招募了一些八旗子弟,又指使偽宮內府侍衛官霍殿閣(溥儀的武術教師)偽興安北省省長凌升從滄州、內蒙招募來一些漢蒙青年,體質都很健壯。滿漢族青年文化程度都在6年以上,蒙族青年則多為文盲。

護軍設統領部,由偽官內府警衛處直接管理。部設正副統領各1人,正統領由偽警衛處警衛科科長奎福兼任,戴上校軍銜,部附玉琦主持統領部日常工作,戴中校軍銜。部里設辦公、軍需、醫務、敦官各室。辦公室設中尉書記官1人,上、中、下士各1名;軍需室有上尉軍需官蔡××,上、中士軍需各1人;醫務室上尉軍醫白連瑞,護士一等兵2人,另以統領部名義聘請名中醫閻治平為義務軍醫;教官室設軍事教官,由警衛處屬官諏訪績(日人)擔任,武術教官則由侍衛官霍殿閣兼任。

統領部下設三個中隊,中隊下設三個排,每排兩個班,班除正副班長外,有上、一、二等兵10餘人。中隊長戴少校軍銜,排長則為中、少尉。第一中隊長吳天培(隨侍)、魏樹桐;第二中隊長李國雄(隨侍)、霍慶雲;三中隊長英壁。

護軍的武器裝備,在偽滿軍隊中,當時可算是一流。士兵除每人配備三八式步槍(三中隊騎兵排為騎槍)1支外,每班配備手槍6~8支,大刀8~10把;每人每年單布衣2套,嘩嘰單衣1套,襯衣2套,帆布夾衣1套,呢服l套,呢大衣1件,棉衣l套,棉大衣(皮大衣)l件,單皮鞋2雙,棉皮鞋、棉膠鞋各l雙。在溥儀「巡狩」或檢閱時,擔任護衛鹵簿或儀仗隊人員,還備有藍呢上衣、紅呢馬褲、馬靴、鋼盔等。

護軍的生活待遇,在當時也是比較優厚的,二等兵每月薪餉為9元(偽國防軍為4元多)、一等兵10.2元、上等兵11.4元,每人伙食費為8元。1939年每日除二餐大米白面外,每周尚可吃肉蛋2~3次。每逢年節,除補助一些菜金外,溥儀還把一些「貢品」,如鯉魚、湯羊、黃羊、野雉、糕點、果品等,賞給護軍。

護軍組織本來設有統領部,由警衛處的警衛科長奎福兼任統領,應該是直屬皇上統一領導(因為護軍的一切經費都由內帑開支,屬溥儀私人軍隊)。為了統一指揮,溥儀命偽宮內警衛處長佟濟煦兼管,佟也樂於效忠,事無大小他都要親自過問,奎福倒成了掛名統領。按偽滿官階,佟濟煦是簡任一級特任禮遇(按特任官待遇)。此人年已60餘歲,體格魁梧,但步履蹣跚,橫肩章是滿金兩個梅花,卻無軍人氣魄。每星期六,佟濟煦都要做一次「精神講話」,主要內容不外乎是如何「忠君」等。

偽滿官吏中的中國人,不論是正職或副職,都是唯日本人的馬首是瞻。警衛處的警衛、保安兩科,除奎福外,正副科長都是日本人,一切大權都握在日本人之手,佟濟煦又生就一副媚骨,處處仰日本人的鼻息,俯首貼耳,毫無半點中國人的骨氣,每天的處務,除簽字划行外,實無事之可言。為了消磨時間,表示對皇上忠心耿耿,他每天中午12時,夜晚10時左右,風雨無阻,準時地巡查崗哨兩次。

偽宮內府的警衛可謂森嚴。興運門外儘管有偽禁衛軍層層把守,在內廷的小天地內,也是崗哨密布,有時一班崗哨竟達30餘人。各兵舍還有警鈴、警燈,燈分白、紅、藍三色;白燈通溥儀寢室,紅燈通譚玉玲寢室,藍燈通勤民樓溥儀的辦公室,以備一旦發生情況時報警。一次,溥儀為考驗護軍對他的「忠心」,在夜間12時許,拉響了警鈴,接著各兵舍的白燈亮了。護軍聞警,雖然明知不可能發生事故,但為了表示「忠心」,立即手執各種武器奔赴緝熙樓。緝熙樓的前後樓門,不論晝夜,在溥儀「歇覺」的時間裡,都要鎖上門。為了「救駕」,護軍揮舞大刀,用力劈門。溥儀滿心歡喜,一面命令隨侍下樓制止,一面親自下樓笑著說:「沒事,都回去吧!」第二天,指使警衛處長佟濟煦,每個護軍賞兩元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讓大明興起的衛所制度,最終是如何一步步吞噬掉明朝的?
一件事說明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羅貫中欺騙了世人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