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公元557年8月,陳霸登基稱帝,建立南陳;公元559年6月,陳霸先去世,滿打滿算也只做了一年零十個月的皇帝。

看到陳武帝陳霸先,我總會想起宋武帝劉裕:同樣的人望極高,同樣的武力出眾,同樣的暮年天子,同樣的壯志未酬。

但劉裕顯然比陳霸先幸運,因為劉裕建立的劉宋比南陳穩定。因為當時的江南已經被劉裕統一,他更是通過兩次北伐,把影響力推及中原地區。

陳霸先建立的南陳則有些不足,他沒能統一江南,東魏佔據了淮南地區,西魏佔據了雍州和巴蜀。西梁佔據了荊州、王琳佔據了湘州,其他七七八八的小軍閥數不勝數。

儘管劉裕的成就比陳霸先高,但在一個問題上,劉裕和陳霸先是大哥別笑二哥。那就是他們的接班人都死於非命。劉裕接班人劉義符被輔政大臣徐羨之幹掉了,這件事我之前說過,不再贅述,重點說說陳霸先的兒子陳昌。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最初,陳霸先是西梁元帝蕭繹的屬下,所以他的兒子陳昌一直在蕭繹那裡當人質。當西魏攻破江陵(荊州治所)的時候,陳昌被俘虜了。

陳霸先有六個兒子,但在他臨終前,只有陳昌這一個兒子還活著。在這種背景下,陳霸先聯繫北周(此時西魏已亡),希望能把自己唯一的兒子陳昌放回來,但北周一直沒有答應。

國不可一日無主,在陳霸先去世之後,他的侄子陳蒨趁機登上了皇位。

陳蒨上位沒有什麼陰謀,因為在陳霸先去世之時,陳蒨還在會稽當太守。是陳霸先的皇后章要兒與中書舍人蔡景歷等定計秘不發喪,然後把陳蒨召回來繼位。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皇后章要兒是陳昌的親娘,她為什麼不等親兒子陳昌回來繼位,反而要召回侄子陳蒨繼位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南陳的內憂外患太嚴重了。整個江南四分五裂,北方又有兩個強鄰,親兒子陳昌的回歸之日又遙遙無期。如果帝位長期空懸,隨時會引發不測的。

時皇子昌在長安,內無嫡嗣,外有強敵,宿將皆將兵在外,朝無重臣,唯中領軍杜稜典宿衛兵在建康。——《資治通鑒》·陳紀一

再者,此時陳昌還在北周當俘虜,如果南陳表示要讓陳昌當皇帝,北周很可能拿著陳昌漫天要價、大做文章。

基於這兩個原因,重臣侯安都直接按劍上殿,要求皇后章要兒交出玉璽。章要兒雖然極不情願,卻也不敢繼續堅持,只得同意陳蒨繼位。

皇后以昌故,未肯下令,群臣猶豫不能決。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遠!臨川王有大功於天下,須共立之。今日之事,後應者斬!」即按劍上殿,白皇后出璽,又手解蒨發,推就喪次,遷殯大行於太極西階。皇后乃下令,以茜纂承大統。——《資治通鑒》·陳紀一

在我看來:侯安都的做法很正確,他的舉動或許有些莽撞,但事急從權,解決南陳所受到的威脅才是最重要的。

弱勢的一方必須報團取暖,否則就有可能萬劫不復,這個道理南侯安都非常明白。陳霸先剛剛去世,正是最為衰弱之時,他們必須團結起來共抗外敵。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陳蒨剛繼位沒多久,北周就把陳昌放了回去,試圖擾亂南陳朝堂。而湘州的王琳也趁著南陳國喪之期大舉進攻,順便把路過湘州的陳昌給扣留了。北齊趁勢派兵援助王琳,想趁機撈點便宜,順便報前兩次被陳霸先擊敗的仇。

王琳聞高祖殂,乃以少府卿吳郡孫瑒為郢州刺史,總留任,奉梁永嘉王莊出屯濡須口,齊揚州道行台慕容儼帥眾臨江,為之聲援。——《資治通鑒》·陳紀一

高祖殂,周人乃遣昌還,以王琳之難,居於安陸。——《資治通鑒》·陳紀二

面對王琳和北齊援軍的進犯,陳蒨派侯瑱[zhèn]、侯安都和徐度率軍抵禦。最終,侯瑱在蕪湖大獲全勝,王琳帶著妻妾和十多個親信逃往北齊。

王琳至柵口,侯瑱督諸軍出屯蕪湖,相持百餘日……琳軍大敗,軍士溺死者什二三,餘皆棄船登岸走,為陳軍所殺殆盡……琳乘舴艋冒陳走,至湓城,欲收合離散,眾無附者,乃與妻妾左右十餘人奔齊。——《資治通鑒》·陳紀二

南陳打敗王琳並奪回湘州之後,陳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但更尷尬的現實等著他:南陳已經有了新皇帝陳蒨,而且陳蒨剛在不久之前的戰爭中大獲全勝,得到了朝臣的普遍認可。

但陳昌顯然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他認為自己是先帝(陳霸先)唯一的兒子,比陳蒨更有資格繼承皇位。所以在寫給陳蒨的信中,陳昌的用語非常沒禮貌,顯然是把陳蒨當做亂臣賊子來看待的。

琳敗,昌發安陸,將濟江,致書於上,辭甚不遜。——《資治通鑒》·陳紀二

陳蒨和陳昌誰該當皇帝?我相信雙方都有大量理由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與正當性。但在博弈場中,說道理是沒用的,還要看雙方實力的對比。

陳蒨和陳昌角力,關鍵點在侯安都身上,他是陳霸先的老部下,又是敢於按劍上殿威脅皇后的猛人。此時外患暫時消除,如果侯安都一門心思要借著陳昌大做文章,陳蒨一定會很頭痛。

在這種背景下,陳蒨玩了一招「以退為進」,表示自己願意把皇位讓給陳昌,用以試探侯安都的態度。

上不懌,召侯安都從容謂曰:「太子將至,須別求一籓為歸老之地。」——《資治通鑒》·陳紀二

但侯安都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支持陳蒨繼續當皇帝,陳昌可以另行安排。

安都曰:「自古豈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詔。」因請自迎昌。於是群臣上表,請加昌爵命。庚戌,以昌為驃騎將軍、湘州牧,封衡陽王。——《資治通鑒》·陳紀二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對於侯安都這種軍政大佬而言,扶持一個弱勢皇帝,眾多大佬共同執政,才是最他們最喜歡的政治格局,這也是博弈的常態。侯安都為什麼要放棄這種格局,反而堅定支持陳蒨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侯安都之所以不願意扶持弱勢皇帝,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南梁武帝蕭衍去世之後,整個江南亂成一鍋粥,王琳也曾依附於西梁元帝蕭繹,是割據一方的梟雄。後來蕭繹想削奪王琳的兵權,卻最終沒有成功,可見王琳也不是什麼善茬。

在陳霸先還活著的時候,侯安都和周文育(陳霸先另一老部下,已逝)就曾率軍攻打王琳,結果陳霸先登基稱帝的消息打亂了侯安都和周文育的部署,兩人被王琳打得大敗,最終還為王琳所俘虜。所幸運氣不錯,兩人找機會逃回了南陳。

安都、文育及裨將徐敬成、周鐵虎、程靈洗皆為琳所擒,沈泰引兵奔歸。——《資治通鑒》·陳紀一

王琳在白水浦,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許王子晉以厚賂,子晉乃偽以小船依絺而釣。夜,載之上岸,入深草中,步投陳軍,還建康自劾。——《資治通鑒》·陳紀一

這樣一個響噹噹的豪傑,卻在幾個回合之後被陳蒨打得狼狽逃竄至北齊,這使得陳蒨聲望大增。現在要是動腦筋換掉他,很可能會引來一片反對聲。

再者,大破王琳的是侯瑱,他曾是王僧辯的手下,又一度和陳霸先耍滑頭,玩了一出「聽調不聽宣」的把戲,陳霸先很是惱火。最後由於內部叛亂,不得不低下頭顱,徹底效忠於陳霸先。

江州刺史侯瑱本事王僧辯,亦擁兵據豫章及江州,不附霸先……僧度勸之奔齊,會霸先使記室濟陽蔡景歷南上,說瑱令降,瑱乃詣闕歸罪,霸先為之誅侯平。丁亥,以瑱為司空。——《資治通鑒》·梁紀二十二

雖然陳霸先原諒了侯瑱,但可以想像,對於侯瑱這種政治上不可靠的人,陳霸先是肯定不會重用的。而作為陳霸先最忠心的老部下之一,侯安都肯定也不會太把侯瑱當回事。這至少可以證明一點:侯瑱或許會被陳蒨所拉攏!

如果侯安都站在陳昌一邊,陳蒨的皇位估計就懸了,失勢皇帝會是什麼下場?恐怕想保命都是難而又難的。

在這種背景下,萬一陳蒨不願束手就擒,拚命拉攏侯瑱,最後藉助剛收復的湘州和侯安都打內戰怎麼辦?

南朝傳了四代,與劉宋、南齊和南梁相比,南陳是最弱的。如果南陳內部還分成兩派上演大火併,不管誰勝誰負,結局都不會美妙。

當然,我上面所說的是最壞結局,可問題是:考慮問題當然要做好最壞打算。

這筆投資能不能做,首先要考慮自己能否承受這筆投資全部虧損的事實,如果可以,那就去做;如果不行,千萬別做。否則一旦失敗,你就只能跳樓了。

侯安都想不想當權臣?結合後來的經歷看,他肯定想。可如果當權臣的代價就是南陳因此爆發大火併,侯安都無法承受。

在這種背景下,侯安都不但旗幟鮮明地站在了陳文帝陳蒨一邊,更是親自動手,幹掉了陳霸先唯一的兒子陳昌。

為什麼要親自動手?原因可能是以下兩點:

一、侯安都已經明確表態支持陳蒨,不如一步到位把人情做足:我不但支持你當皇帝,而且我還會除掉一切可能威脅你的存在。你永遠是清白的,壞事都是我乾的。

二、侯安都是陳霸先的老部下,也是建立南陳的功臣,他不允許有人破壞這個國家。雖然陳昌是陳霸先唯一的兒子,但陳昌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南陳的穩定,所以他必須死。

因為忠於陳霸先,因為忠於陳霸先所建立的南陳,所以必須幹掉陳霸先唯一的兒子,多麼諷刺的現實。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侯安都極其果斷的表態,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陳文帝陳蒨投桃報李,使得侯安都一系的實力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侯安都的三子侯秘只有九歲,卻也被任命為始興內史。千萬不要說侯秘才華橫溢,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甘羅,更何況甘羅也是十二歲才當官的。

安都子秘,才九歲,上以為始興內史,並令在鄉侍養。——《資治通鑒》·陳紀二

關於侯安都的記載就更多了,什麼居功自傲、驕橫跋扈、非法集會和目無王法等,發展到最後,侯安都甚至率領將士攜帶兵刃上殿,於是陳蒨幹掉了他。

司空侯安都恃功驕橫,數聚文武之士騎射賦詩,齋中賓客,動至千人。部下將帥,多不遵法度,檢問收攝,輒奔歸安都。——《資治通鑒》·陳紀三

這份記載靠得住嗎?肯定有不少事實,但也一定有許多水分。不過這至少可以說明一點:侯安都功高震主,是確鑿無疑的。

這也是我之前所說,如果有機會扶持傀儡皇帝當權臣,侯安都一定不會拒絕的原因,他骨子裡就是這麼一個喜好權勢的人。

在幹掉陳昌之後,如果侯安都識趣,自然應該激流勇退,作為一個功勛老臣,享受著皇帝尊重,福蔭後世子孫。

可侯安都卻選擇了大肆攬權,最終導致與皇帝的矛盾不可調和,獲得了一個被賜死的下場。死的時候只有四十四歲,雖談不上年少,但也算不上老。

皇帝與權臣爭權之後,必然會出現你死我活的情況,侯安都難道不知道嗎?他知道,但他假裝不知道。

也許有人會問:在幹掉陳昌之後,如果侯安都選擇激流勇退,難道就不會被落井下石嗎?在此,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不會。

劉裕篡奪司馬氏的江山,同時大肆屠殺司馬氏皇族,給整個南朝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縱觀劉宋、南齊和南梁,幾乎每次內訌都是以血流成河收場。可在南陳,這種情況卻得到了改變。

陳武帝陳霸先篡奪了南梁的江山,陳文帝陳蒨篡奪了堂弟陳昌的江山;後來陳宣帝陳頊[Xū]又篡奪了侄子陳伯宗的江山。從這個角度來看,南陳的內訌似乎並不比前面三朝遜色。

但有一點請大家注意:無論是陳霸先、陳蒨還是陳頊,他們都是優秀的執政者,也沒有殘暴的名聲。而陳昌和陳伯宗雖然是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雖然同樣丟掉了皇位和性命,卻沒有像其他廢帝那樣被醜化。

再看看侯安都被賜自盡之後的情況:侯安都的妻兒獲得了寬恕,國家甚至負擔了侯安都的喪葬費用。幾年之後,侯安都還獲得了陳宣帝陳頊的追封。

因出蔡景歷表,以示於朝,乃下詔暴其罪惡,明日,賜死,宥其妻子,資給其喪。——《資治通鑒》·陳紀三

太建三年,高宗追封安都為陳集縣侯,邑五百戶,子亶為嗣。——《陳書》·卷八·列傳第二·杜僧明等

這哪像是給一個亂臣賊子的待遇呢?再結合陳昌和陳伯宗的待遇,誰敢說南陳的統治者喜歡落井下石呢?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南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變,除了人為因素之外(陳霸先、陳蒨和陳頊確實很優秀),客觀條件同樣不容忽視。

一、只有在皇權高度集中的前提下,大家才敢相對客觀地評價政治鬥爭的失敗者。換言之,醜化廢帝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行為看起來正義,這是急於爭取支持的表現。如果力量夠強,自然可以略過這一步驟。

二、南陳實在是太弱了,所謂的內訌也只是在小範圍內決出勝負,絕不能擴大打擊面,否則雞飛蛋打一場空,誰也得不了好。在這種背景下,誰也不會把勝利者當成亂臣賊子的。

由於南陳過於弱小,所以必須實行淘汰制,否則連苟延殘喘的機會都沒有。這也是為什麼侯安都不敢支持陳昌的原因之一,陳蒨已經通過大勝王琳,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而陳昌不過是一個剛剛回國的俘虜。

基於上述兩個原因,整個南朝的歷史看起來較為簡單也較為和諧,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侯安都的無奈選擇:效忠陳霸先的方式,就是殺死陳霸先唯一的兒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