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比利時傳統特色甜品:華夫餅

比利時傳統特色甜品:華夫餅

在比利時,有一種食物,它好吃又便宜,它經常出現在街道上、餐館裡、大小超市裡、麵包店裡,出現在展銷會、博覽會和聖誕市場上,隨處可以買得到。它同這個國家並不多的人口相比,出現的頻率顯得過於頻繁。上至王室,下至百姓,真可謂老少皆宜,婦孺皆知,它就是著名的傳統甜品——華夫餅(Waffle,又稱沃夫餅、格子餅、壓花蛋餅等)。

那麼,它為何如此受歡迎?它又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什麼是華夫餅?

製作華夫餅的麵糊通常是用麵粉、雞蛋、黃油、糖、發酵粉等調製而成,麵糊發酵後,倒入專用的烤盤(waffle iron) 烤制而成。烤盤上下兩面呈凹凸格子狀,倒進去的麵糊或麵糰便可壓製成形。根據烤盤形狀的不同,華夫餅可以分為長方形、橢圓形、心形、圓形等。

烤好的華夫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放上草莓、冰激淋、香蕉、香瓜、奶油、巧克力、果醬、糖漿、蜂蜜等,味道更豐富。經過裝飾過的華夫餅可以用「彩妝」來形容,沒有裝飾過的可以用「素顏」來形容。對於遊客來講,「彩妝」更吸引人;對於比利時人來講,他們更願意吃的是「素顏」,因為在他們的心裡,那才是真正的華夫餅。

小清新的味道,再撒點糖粉,已經夠了。華夫餅,可以冷吃,也可以熱食。既可以當早餐,又可以是下午茶的標配,還可以是您餓了的時候能墊巴一口的滿足。

比利時華夫餅大體上分為:布魯塞爾華夫餅和烈日華夫餅兩種。前者更輕,更脆,周邊是開口的;後者略沉些,並呈矩形,周邊是封口的。

比利時華夫餅的歷史

比利時華夫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至10世紀,起源於布拉班特(Brabant,位於現在的比利時)。最初的用料是把麵粉和水調成的麵糊,放在兩塊鐵板之間,用火加熱烤熟即可。公元11世紀,隨著「十字軍東征」的到來,橘子水等調味品被添加到華夫餅之中。15世紀,出現了經典網格雕刻圖案的華夫餅模具,烘烤技術得到提高。

14至15世紀,由於糖的價格比較昂貴,農民們通常在自己家裡製作無糖且稍厚的華夫餅。富人家製作的就更講究些,細麵粉、蛋黃、糖、白葡萄酒的添加,美味可口。

在16世紀的油畫中,出現了華夫餅。這一時期的華夫餅配方,添加了姜和肉桂等香料。

1604年,在布魯塞爾文學中,出現了「華夫餅」一詞。有「世界糖罐」之稱的加勒比海地區甘蔗種植園,在18世紀初,得到進一步擴張,歐洲糖價降低了一半。加了糖的華夫餅,走向了大眾。

19世紀初,比利時著名的麵包師為華夫餅麵糊添加了酵母后,變得柔軟,口感更好。這一方法的改進,迅速傳到了法國、德國等鄰國。

1806年,英國在大西洋的海上封鎖,糖的價格急劇上升。但在這之後的幾十年內,歐洲大陸的甜菜業逐步發展和繁榮,糖的價格又降了下來,並達到最低點。隨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糖果、巧克力和糕點,華夫餅的受歡迎程度受到了影響。

1830年,比利時從荷蘭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比利時國王威廉一世的一張畫像上,出現了華夫餅和布魯塞爾啤酒。1958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世界博覽會(Expo 1958)上,展出了比利時華夫餅。

傳統技藝,代代相傳

在比利時,許多優良的傳統技藝,以家族傳承的方式,一代又一代人用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之得以繼承和保留下來。

1839年,在比利時的展會上,馬克西米廉·空賽艾(Maximilien Consael,簡稱Max)推出了華夫餅,他開始以移動攤位的方式出售。在後來的運作中,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家族企業,至今已經180年了。

該公司早已經升級到餐廳運營,現在在根特市的餐廳名字叫麥克斯(Max),由該家族第六代傳人伊夫·凡·冒德赫姆(Yves van Maldeghem)經營。伊夫表示,自己是華夫餅的家族傳人,註定就要從事這個職業,「不管做什麼,我都很自豪,」他說。人們親切地稱他被為「比利時華夫餅王」。

牆內開花牆外紅

法國烹飪通用詞典很早就記載了華夫餅的起源。13世紀,作為街頭食品,華夫餅已經出現在了巴黎的街頭。

14世紀晚期,最早的華夫餅配方出現在一本名為《巴黎持家指南》(《Le Ménagier de Paris》)的書里。

16世紀中葉,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年)擁有一套用純銀鑄造的華夫餅烘烤模具。1560年,他的繼任者查理九世制定了第一個華夫餅銷售立法。

18世紀,德國推出了咖啡華夫餅,法國添加了鞭打蛋清和檸檬醬,西班牙將葡萄酒和丁香一起引入華夫餅,約瑟夫·吉利爾(Joseph Gillier)還發布了第一個巧克力華夫餅配方,華夫餅的品種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

這一時期,在英語中,「華夫餅」一詞首次出現。1744年,據美國新澤西州的記載,荷蘭人在紐約市的新阿姆斯特丹開始從事華夫餅生意。1869年,美國人科尼利厄斯·斯沃索特(Cornelius Swarthout)獲得了改進華夫餅模具的專利,他曾加入盟軍,並在荷蘭服役。於是,在美國,每年的8月24日被稱為「華夫餅日」,慶祝授予華夫餅的第一項美國專利周年紀念日。

1918年,美國的通用電氣(英語: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簡稱GE)推出第一個電動商用華夫餅機,華夫餅轉向越來越自製的產品。

20世紀30年代中期,華夫餅已經被許多公司銷售,如者麥瑪阿姨(Aunt Jemima),迪斯奎克(Bisquick)和道爾瑟斯(Dorsas)。1964年,在紐約世界博覽會上,比利時人莫里斯·維梅爾施(Maurice Vermeersch)在展位上,推出了放了奶油和草莓的華夫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9年9月,比利時人托馬斯·德·蓋斯特(Thomas De Geest)製作的華夫餅,獲得了美國紐約街頭食品溫迪獎(the Vendy Award of Street Food)。該獎項是由紐約市承認的競賽,自2005年起,獎勵紐約最好的街頭食品。

在美國各地,以至於西半球的餐館、咖啡館和甜點中,很容易找到華夫餅。在日本、韓國、香港等亞洲國家和地區,也頗受歡迎。華夫餅「移民」海外,根據各地的情況,也有一些變化,根據當地人的喜好,添加的東西也略有不同。在整個北歐的一些地區,仍然保留了18和19世紀品種的傳統做法。

作為比利時的特產,華夫餅甚至出現在一些電影及動畫片里。華夫餅的好名聲傳了出去,跨越了大陸和大洋,越傳越遠……

說一千,道一萬,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還是自己去嘗嘗吧!一次的品嘗,足夠令您記一輩子。

- END -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群開通啦!

(請備註來自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voi 的精彩文章:

比薩真的除了斜塔只有斜塔嗎?
仲夏夜「千湖國」之最

TAG:art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