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齊白石弟子3000,成就最高者當屬這7男8女徒弟

齊白石弟子3000,成就最高者當屬這7男8女徒弟

齊白石(1863-1957)

是我國近現代的一代宗師,

治藝立論之外,

栽培後學也是其人生的燦爛亮點,

人稱他的「弟子三千」,

只是一種尊崇的說法。

他的男弟子中以

李苦禪、李可染為翹楚,

後來都已經成長為大師級的中國藝術家;

他的女弟子似乎更多,

而且這些女弟子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

她們在當時的都是社會名媛。

齊白石弟子3000人

成就最高的7男8女徒弟是誰?

據目前所掌握資料

齊白石的比較有名七大男弟子,他們是梅蘭芳、李苦禪、王雪濤、李可染、陳大羽、許麟廬、婁師白等。要說名氣,李苦禪和李可染兩位在齊門弟子中無疑是影響最大和成就最高的。

齊白石的比較有名八大女弟子,她們是孫誦昭,劉淑度、胡絜青、楊秀珍、郭秀儀、吳瑞臻、郁風、新鳳霞等人。

齊白石七大男高徒

1

李苦禪(1899-1983)

「不為賣高價『亂真』,是『真吾徒』!

李苦禪一直希望能夠拜一位國畫老師學習國畫,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1923年秋天,李苦禪聽說有一位老畫家齊白石極富創新精神,喜出望外,貿然前往齊白石家中拜訪。

一進齊家的門,李苦禪就對齊白石老人說:「我愛您的畫,想拜您為師,不知您能不能收我。現在我是個窮學生,也沒有什麼見面禮給您,將來等我做了事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吧!」齊白石見這位學生率直質樸,當即就答應了。李苦禪急忙倒頭就拜,哪知道案邊狹窄,只能擠著跪下,還差點摔倒,把老人給逗樂了。

李苦禪 一擊千里中

就這樣,李苦禪成了齊白石第一位拜門弟子,追隨老人三四十載。齊白石知道他生活困難,從不收他的學費,有時候還留他在家裡吃飯,還給他畫畫的顏料。在齊白石的精心教導下,李苦禪畫藝大進,但他卻並不滿足於模仿,而是希望形成自己的畫風。於是他有意避開常人畫過的題材,更避開齊白石老人常畫的題材和構圖。

李苦禪 春色滿園

上世紀30年代,齊白石的藝術漸為日本人所知,在東京,畫價大增。因此有人假造他的畫,僅摹得皮毛便獲大利。而李苦禪很厭憎這等不義行為:他只學老師的藝術精髓,而不師皮毛之跡,寧可自己的畫賣不出高價也絕不去「亂真」。

白石老人對此頗有感慨,在李苦禪畫作上題道:「一日能買三擔假,長安竟有擔竿者。苦禪學吾不似吾,一錢不值胡為乎……」又以小字注道:「余有門人字畫皆稍有皮毛之似,賣於東京能得百金。」斥之為「品卑如病衰人扶」,而贊「苦禪不為真吾徒!」齊白石筆下的「不似吾」、「真吾徒」六個字,乃是對李苦禪之人品畫品最概括的評價。

2

李可染(1907-1989)

「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書畫可以橫行也。

1946年,徐悲鴻請李可染去北平國立藝專執教,於是李可染選擇了北上,此時他40歲。到北平不久,經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心儀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白石老人,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當李可染帶了20張畫第二次拜見齊白石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著看;待看了兩張以後,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看,齊白石眼裡放出亮光,身子也隨著站了起來,邊看邊說:「這才是大寫意呢!」

李可染 秋趣圖

齊白石晚年有個習慣,認畫不認人,看完畫以後,他將注意力轉移到李可染身上,問:「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連忙答應,齊白石高興了,讚許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後看到你這個年輕人的畫。」李可染告辭時,齊白石留他吃飯,從此,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常看重,認為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李可染:「你願不願拜師?」李可染忙說:「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齊白石誤解了,心情鬱悶,不時地對身邊的護士念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

李可染 萬山紅遍

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白石,解釋原因。齊白石心直口快,連聲說:「什麼也不需要,什麼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頓開,當天在齊白石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李可染起來。此後,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工夫,盡得齊白石藝術精髓。

齊白石將晚年收弟子視為人生一大快事,對可染十分推重。他曾畫《五蟹圖》送給李可染,上面題句:「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書畫可以橫行也。」李可染畫一幅寫意人物《瓜架老人圖》,畫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涼打盹,整幅畫超脫秀逸,卓爾不群。齊白石看後,連連稱讚,題句曰:「可染弟畫此幅,作為青藤圖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為之,恐無此超逸也。」

3

婁師白(1918-2010)

「婁生少懷不獨作畫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

好讀書不與眾爭,亦不為伍」

在齊白石門生之中,婁師白應是從師時年齡最小的。

1932年壬申歲,婁師白的父親婁德美在北京香山與齊白石邂逅,以同鄉之誼結為朋友。那年婁師白14歲,時常幫長輩去齊白石家辦些事,有機會看到齊白石作畫。兩年後,齊白石有一次到婁家,見到婁師白畫的十幾個扇面,很高興,說「你們這個孩子膽子很大,敢畫,筆墨很像我,我願收他做徒弟,好好教教他,我們兩家『易子而教』如何?」那年立秋前一天,婁師白向白石老人行了拜師禮。此後二十七年間,婁師白一直隨侍老師左右。

婁師白 仙鶴

齊白石以指導臨摹的方式教導學生,少年婁師白不幾年功夫,便畫藝大進,臨摹老師作品竟能達到亂真地步。有一次琉璃廠的畫店來人取齊白石的畫,齊尚未畫出,來人見到側案上擺著婁師白作品,以為是齊白石畫的,一定要從中取走兩張。事後齊白石為其中的一幅《青蛙蘆葦》題:「少懷弟能亂吾真,而不能作偽,吾門客之君子也。」齊白石認為「婁生少懷不獨作畫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讀書不與眾爭,亦不為伍」,對他表現出超乎師生關係的父子情結,視婁師白為義子。

1936年,齊白石赴四川五個月,把北京的家委託給婁師白看管,並替他到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代課。

婁師白本名婁紹懷,齊白石親自為其更名「婁少懷」,取筆名「師白」,即「師從齊白石」之意。就成就來說,婁師白無愧於這個名字。他全面繼承了「齊派」藝術的特色,又有所創新,在當今畫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婁師白 花鳥

關於這個名字,還曾「鬧」過這樣一出:

2004年,中華書局出版的《齊白石辭典》中,婁師白辭條中出現了這樣的內容:「 『文化大革命』 中,曾改名『婁批白』,並聲明與老師劃清界限,『文化大革命』後又改名為『師白』。」婁師白自認為不但在齊白石大師有生之年尊師若父,在打倒一切的「文革」期間,也一直堅持使用「師白」這一具有特殊含義的名字。

2005年,婁師白將中華書局告上北京市西城區法院。2007年,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了被告侵權的事實,並判決被告中華書局賠償原告婁師白精神損失撫慰金人民幣30萬元。

4

梅蘭芳(1894-1961)

「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說起梅蘭芳畫畫的緣由,就要提到第一個把他帶入繪畫圈的人羅癭公,此人是康有為的弟子,他為梅蘭芳介紹了第一位繪畫老師王夢白。後來經過王夢白引薦,他結識了北京繪畫圈的各色人物,其中就包括齊白石。

齊白石的回憶錄曾經描寫過他和梅蘭芳初次見面的情景:「民國九年,我五十八歲。我跟梅蘭芳認識,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記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齊如山來約我同去的。蘭芳性情溫和,禮貌周到,可以說是恂恂儒雅。那時他住在前門外北蘆草園,他書齋名『綴玉軒』,布置得很講究。他家裡種了不少花木,光是牽牛花就有百來種樣式,有的開著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見所未見,從此我也畫上了此花。當天蘭芳叫我畫草蟲給他看,親自給我磨墨理紙,畫完了,他唱了一段貴妃醉酒,非常動聽。」

梅蘭芳花鳥

齊白石回憶錄中還有這樣一段:「有一次,我到一個大官家去應酬,滿座都是闊人,他們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無熟友周旋,誰都不來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該貿然而來,討此沒趣。想不到蘭芳來了,對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陣,座客大為驚訝,才有人來和我敷衍,我的面子,總算圓了回來。事後,我很經意地畫了一幅《雪中送炭圖》送給蘭芳,題了一詩,有句說:『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勢利場中的炎涼世態,是既可笑又可恨的。」

梅蘭芳花鳥

他們認識後經過幾年的交往,梅蘭芳在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學畫,這時的梅蘭芳在京劇界如日中天,齊白石說:「你這樣有名,叫我一聲師傅就是抬舉老夫了,就別提什麼拜師不拜師的啦……」但梅蘭芳堅持行了拜師之禮。之後,他學畫也非常認真,那段日子,只要是沒有排練和演出,他就會按時到齊白石那裡學畫。進門就先鞠躬問好,梅蘭芳拜師學畫工蟲不久後,其工蟲畫已經畫得非常生動了。

齊白石與梅蘭芳結識以後,每逢花開時節齊白石就會到梅蘭芳家去賞花,在看到梅家開得那麼好的牽牛花之後,也開始畫牽牛花,幾經摸索變化,牽牛花成為齊白石花鳥畫中具有代表性題材。後來他還並精心的畫了一幅牽牛花贈予梅蘭芳,題曰:「畹華仁弟嘗種牽牛花數百本,余畫此贈之,其趣味較所種者何如!」梅蘭芳非常喜歡這件作品,並一直將它懸掛在起居室里。

5

王雪濤(1903-1982)

王雪濤,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小寫意花鳥畫大師,字曉封,號遲園,河北成安人。王雪濤自幼喜歡畫畫,1922年考入北平藝術院校,受教於陳師曾、王夢白、湯定之等書畫前輩。

王雪濤 花鳥

1924年拜入齊白石門下,原名庭鈞,後被齊白石改名為雪濤。在30年代時齊白石喜歡畫荷花,王雪濤也學老師畫荷花;齊白石畫不倒翁,王雪濤也學畫,而且筆法能夠以假亂真。齊白石曾經稱讚他說,「雪濤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時授也?」 表達了對王雪濤技法的肯定。

王雪濤 牡丹

6

陳大羽(1912-2001)

「趙吳以後,獨見陳君。

陳大羽早年出身貧寒,畫畫主要靠自學,但是很有天賦。21歲的時候,他在伯父的資助下插班考入了上海美專國畫科,受到吳派傑出弟子諸樂三老先生的賞識和鼓勵,學習吳昌碩的大寫意畫風。諸樂三非常賞識他,直接讓他插班進入三年級,讀了一年多就畢業了。

1944年,陳大羽遊學北京,得到一個機會拜見齊白石。第一次見面,白石老人坐在輪椅上,並不正眼瞧這個年輕人。但陳大羽帶去了自己的一卷畫作,一打開,齊白石愣住了,問他:「你是吳昌碩的弟子啊?」原來,白石老人不知道吳昌碩已經去世了。

陳大羽花鳥

面對這位後生的作品,白石老人大為激賞,將他收為入室弟子,並給他改名翱,字大羽(陳大羽原來叫陳漢卿)。齊白石還叮囑自己的門衛說:「以後這個後生要來,大門隨時為他敞開。」陳大羽把這些作品留下,齊白石逐一為他題跋,在一幅作品裡白石老人題跋:「論藝術要能有天分過人,有此畫雞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況天道酬勤,大羽弟應得大名。」

1945年,陳大羽正式登門拜師,花了8、9個月在白石老人那裡學畫。白石老人認為他能繼承自己的衣缽,曾在陳大羽一幅畫上題跋寫道:「下筆之超雅,陳生之過我。」應當說,陳大羽受白石老人影響很大。一筆墨、二情趣、三傳統筆墨加金石味道,都受到齊白石影響,所以陳大羽的書法功底很強,印章也刻得好,可以說他傳承了齊白石的精神衣缽。

與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不同,陳大羽讓人熟知的是他的公雞。陳大羽「文革」年間創作的著名作品《一唱雄雞天下白》,這本是陳大羽寫毛主席詩意的一幅創作,但是就是這件作品,讓陳大羽在「文革」年間受到迫害。因為畫中的紅太陽沒有畫在畫面的最上方,而是畫在了草垛下。

陳大羽《一唱雄雞天下白》

「趙吳以後,獨見陳君。」這是齊白石對陳大羽的評價,意思是,趙之謙和吳昌碩以後,白石老人只看重陳大羽。陳大羽繼齊白石之後,創造了大寫意花鳥極強的時代感,為中國畫變革探索了一種卓有個性的風格:學古但不似古,學白石但不似白石。

在眾多的齊派弟子中,陳大羽是最困難的弟子,白石老人從來不收取大羽先生的學費,並對家人說道:「只要大羽來訪大門敞開,大羽不用磕頭下跪」,還時常到大羽家裡做客傳授,辦畫展時齊白石老人還親自為大羽先生劃定畫價。

7

許麟廬(1916-2011)

「啟予者,麟廬也。

齊白石的入室弟子,個個聲名赫赫,許麟廬應該算是最為低調的一個。齊白石晚年畫風漸變,從寫意轉向抽象,有人評價他老了畫糊塗了,惟有許麟廬說:老師,你的畫變法了。齊白石回贈六字:「啟予者,麟廬也。」

許麟廬與齊白石的師生情緣於許麟廬去看李苦禪在天津辦的畫展,覺得「氣派大」,很是欣賞,相差17歲的兩個山東漢子就此相識,成了莫逆之交。1945年,李苦禪將許麟廬帶到了老師齊白石面前。當年白石老人已81歲高齡,聲稱不再收徒,他在自家門上掛了張字條:「心病發作,停止見客。」但也許是宿緣深厚,在與許麟廬見面的當日,齊白石破例收他為徒。齊白石喜歡吳昌碩,第三次見面時還為他改了個名字——「吳昌碩叫缶廬,那你就叫麟廬吧。」

許麟廬畫蝦

許麟廬首先向老師學的就是畫大蝦。齊白石那時養了一盆子活蝦,專為看蝦怎麼游,怎麼伸腿,須子怎麼長的。他喜歡在清晨畫大蝦,許麟廬就一早去看老師用筆用墨,看完再回家練。他異常勤奮刻苦,有時一夜就畫100多張畫稿,老師在他畫的「墨荷圖」上補畫了兩條小扁魚,並題道:「麟廬畫荷,白石補扁魚,此魚膽苦,乃知麟廬之苦心也。」

功夫不負有心人。許麟廬耳濡目染老人繪畫精髓,從模仿漸得真傳,最後竟達到亂真的地步。把他的畫與齊白石的畫混在一起讓人猜,結果別人好些次都把他的說成真的,反倒把老師的畫說成假的。黃永玉說他「順手能畫出齊老頭兒各種類型的作品,沉鬱樸實,活潑輕快,林林總總,無一不像」,為此得了「東城齊白石」(齊白石晚年居於北京西城區跨車衚衕,許麟廬時居城東)這一美譽。

但這時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他:「學我者生,似我者亡。」 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在老師醍醐灌頂的點撥下,許麟廬開始跳脫出來,深研徐青藤、八大山人、石濤以及吳昌碩、趙之謙諸家筆墨,博採眾長,最終錘鍊出一套獨有的筆墨語法。

許麟廬 鱖魚圖

許麟廬與齊白石師徒情深一如父子。妻子王令文說丈夫「孝敬老師比孝敬自己的親爹還厲害」,大蝦、螃蟹、各種時令珍鮮……所有吃的東西都買最好的,買了就往老師家拎。齊白石年邁怕冷,王令文將自己的一件黑絲絨坎肩拆了,為他做了頂帽子,深得老人喜愛。在齊白石晚年的照片,包括吳作人所作的那幅著名油畫像上,都可覓得那頂黑絲絨帽子的蹤跡。

至1957年齊白石去世,許麟廬鞍前馬後侍奉老師12年。

齊白石八大女高徒弟

齊白石晚年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繪畫和培養教授女弟子作畫,並沉浸在這種情誼之中。

1

孫誦昭(1878-1968)

在齊門弟子中,年齡最大的,要首推孫誦昭女士。孫誦昭出生在無錫大戶人家,她的祖父是滿清津浦路二品總督。孫誦昭她自幼隨父親學習書法、國畫,同時也經常得到母親的教誨,因此她少年時期便在國學、書畫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29年拜齊白石為師學畫。1952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國家的一種榮譽性待遇,而孫誦昭被聘為館員的時候,她的老師齊白石先生仍還健在,這就足以說明孫誦昭女士在齊門弟子中的社會地位。

孫誦昭女士早年的作品多為工筆,晚年所作花卉大都兼工帶寫。

2

劉淑度(1899-1985)

劉淑度是1927年春末正式拜齊白石為師的。她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篆刻方面。齊白石曾讚賞她為:「門人劉淑度之刻印,初學漢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無女兒氣,取古人之長,舍師法之短,殊閨閣特殊了。」

劉淑度曾為魯迅治過兩枚印章,一枚白文「魯迅」,一枚朱文「旅隼」,魯迅十分喜愛,經常使用。她的許多篆刻作品現在已經被國家收藏。

3

胡絜青(1905-2001)

胡絜青是著名作家老舍夫人。她是於1939年通過楊秀珍的引見在北平結識齊白石的。她穩重大方的言談舉止使白石老人對她的第一印象極好,老人當即請她為自己的兩位兒子物色補習詩詞的女教師。

老舍胡絜青夫婦拜會齊白石

在以後的交往中,由於她的聰慧與能力,使得白石老人對她十分欣賞,很多家事也不避諱於她。新中國成立後,郭秀儀女士在老舍先生家中看到白石老人的丹青妙筆後頗為傾心,便相約與胡絜青一同於1951年正式拜師齊白石,二人遂成為白石老人晚年所收的兩位正式女弟子。

拜師後,她倆每星期都要一同前往齊家學畫,從此追隨齊師杖履、侍奉筆硯達6年之久。她當年創作的巨幅工筆畫《奼紫嫣紅》,被作為國禮贈送給越南的胡志明主席。1958年胡絜青進入北京畫院,成為了一名專業畫家。

胡絜青在繪畫道路上共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極具寫意功底的齊白石先生,一位則是以工筆見長的于非闇先生。胡絜青集合二位大師的真傳,加之自己的悟性,使其作品氣韻深厚,深受好評。經過年復一年的努力,胡絜青成為了中國畫壇上一位傑出的女畫家。

她還較早地把蘋果、鴨梨、穀物等國畫沒有表現的事物引入到國畫的繪畫題材中,拓展了國畫的表現領域,賦予了作品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點。這成為她對國畫藝術的一個獨特貢獻。

4

楊秀珍(1907-2008)

楊秀珍是西北大學校長靳極蒼先生的夫人,楊秀珍193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為該校主要教授之一,對楊秀珍十分賞識。1937年8月,在楊秀珍即將畢業時,即正式將她收為入室弟子。

1957年,靳極蒼先生被打成「右派」,厄運從此開始,她被迫草草辦理退休手續。其後「文革」接踵而來,她又隨老伴被下放陽曲縣。直到1980年,靳先生平反重返山西大學,她才又拿起久違的畫筆。

楊秀珍擅長大寫意花卉和工筆草蟲,筆墨精妙蒼潤,剛柔相濟,畫風清新典雅。

5

郭秀儀(1911-2006)

郭秀儀女士是我國知名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行者之一,農工民主黨中央名譽副主席,著名愛國將領和政治活動家、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黃琪翔先生的夫人。

1937年,黃琪翔與郭秀儀在上海合影

在抗日戰爭時期,郭秀儀與當時婦女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發起組織了「婦女抗日救國委員會」和「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慰勞傷員,組織募捐,累計救助難童三萬餘名。她還慷慨捐出自己多年積蓄,負擔了400多名難童的常年生活費用。由於功績卓著,她於1945年榮獲抗日戰爭勳章。

宋美齡(前排右)、郭秀儀(前排左)在抗日前方慰勞傷兵

解放初期,郭秀儀接受周恩來總理的囑託,在生活上給予齊白石老人很好的照顧,受到了周總理的表揚,同時,郭秀儀在跟隨齊白石學習國畫時,進步很快,是白石老人的最著名女弟子之一。

1951年,黃琪翔夫婦與中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合影,右邊字為白石大師親筆所書

郭秀儀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追隨齊師杖履 , 侍奉筆硯達 6 年之久。除專註領悟齊派精髓, 苦練大師技法外, 還善於博採名家之長, 向溥雪齋學蘭石, 從王雪濤習花卉, 並常與胡絜青, 婁師白切磋研討畫技, 多有合繪之作。

(左起)高尚謙、胡挈青、郭秀儀在跟隨白石老人習畫

郭秀儀天資聰慧, 加之後天勤奮, 故進益頗快。她筆下的人物、山水、禽鳥、走獸、魚蝦、花卉能得齊翁之奧妙,栩栩如生,既有靈氣又富創意,深得恩師之喜愛讚賞。

6

吳瑞臻(1915-2003)

吳瑞臻的父親吳湘浦出身舉人,以詩書鳴世。她自幼能歌擅唱,儀態端莊,曾被校刊選為「校花」。在省立師範讀書時,其繪畫才能初露頭角,在美術老師賈麓雲指導和鼓勵下,於一九三一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受業於李苦禪、侯子步,稍後與王雪濤在同一所中學執教。

1940年在老師李苦禪陪同下拜見了齊白石,並成為了她的門人。磕頭拜師那天,齊白石破例留她和家人共進晚餐,引得齊府看門的「太監」也連聲稱奇——因為齊氏通常是用由鐵櫃取出硬如磚石的糕點待客。黃苗子回憶五十年代去齊白石家買畫,受到水果罐頭的優渥,臨走「買單」時,筆潤之外還加上罐頭錢。由此可見白石老師對她的厚愛。

齊白石在她青年時代畫作上題跋不少,都是讚歎溢美之詞,如在其一幅畫上親題:「瑞臻女弟子若作男子,要算門中高足。」其年輕時筆精墨妙大氣自然,出手不凡。沉寂幾十年後,70歲以後復出,創作了一批作品,一時很受關注。

7

郁風(1916-2007)

郁風(1916-2007),齊白石入室弟子,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散文家。她的叔父是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

郁風女士少時受到叔父、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的影響,愛好新文藝。早年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西洋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常務理事,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她的夫君就是我國著名書法家黃苗子先生。

8

新鳳霞(1927-1998)

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是齊白石的關門女弟子,而且被認作義女。成名後,經老舍介紹,認識了劇作家吳祖光。1951年夏天,新鳳霞與吳祖光正式結婚。

吳祖光和新鳳霞夫婦

1952年8月23日吳祖光和新鳳霞夫婦在自己家中舉辦「敬老」宴會,招待文化藝術界的一些名流。其中就有齊白石。這是齊白石和新鳳霞兩個年齡相差六十餘歲的藝術家第一次相見。但是,彼此的相知,卻是在多年前。新鳳霞早就酷愛齊白石的畫;齊白石聽到新鳳霞甜美的唱段和響亮的名字,也自然比這次會見要早好多年。

齊白石和新鳳霞

齊白石緊緊地握住新鳳霞的手,從上到下,仔細地端詳、凝視著新鳳霞。頓時,新鳳霞臉紅了,好像關公。伍德萱見狀,在旁邊推了齊白石一下,帶點責備的口氣說:「您總看別人做什麼?不要老看著人家,不好……」 齊白石聽了,十分生氣。他用手猛推了一下伍德萱,說:「我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我就要看!」說罷,齊白石臉都氣紅了。伍德萱嚇壞了,一時不知所措。

新鳳霞作畫

這時,大家都全神貫注,眼光集中在齊白石身上。新鳳霞見狀,對齊白石說:「齊老,您看吧!我是唱戲的,不怕看!」吳祖光也走上前來,哄著齊白石說:「您看吧,您看吧!」 這麼一說,頓時引起了哄堂大笑。齊白石也笑了。這時,黃苗子和郁風夫婦連忙站起來打圓場。郁風湊到齊白石的身邊,風趣、懇切地提議:「老師喜歡鳳霞,就收她做乾女兒吧!」

老人聽了很高興,新鳳霞也高高興興地跪下,恭恭敬敬地給齊白石行了禮,認了乾爹。從此,新鳳霞與齊白石結下了父女之緣,並得到齊白石的真傳,又有了師徒之誼。

青出於藍勝於藍,

長江後浪推前浪。

齊白石的部分弟子們,

雖從大師的羽翼下「掙脫」出來了,

卻終沒能超越齊白石,

這是人的局限,也是歷史的局限。

但他們都沿著老人生前努力的方向,

在開拓國畫藝術平民化的發展道路上,

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竟出自唐代文獻《放妻書》!
庭院石器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