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英國研究機構:華裔學生學習表現超過本地白人學生

英國研究機構:華裔學生學習表現超過本地白人學生

中國僑網8月1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微信公眾號報道,英國教育政策研究院(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最近發表了一份報告,通過研究國家學生資料庫(National Pupil Database)中的英國小學生成績數據,和對比不同種族中學生的GCSE考試成績,他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華裔學生的表現要明顯比英國本地白人學生(White British)優秀,差距還隨著年齡增長越拉越大。

在英國教育政策研究院(EPI)的這份報告中,華裔學生樣本的比例很小,只有0.4%左右,但是學習表現相當突出。小學畢業時,華裔學生的知識水平就領先英國白人學生12個月。到了中學之後,中英學生之間的差距還在增加。這項研究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水平,學生一般在14歲左右學習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課程,兩年後參加考試。

在英語和數學兩門課,華裔學生的平均能力就領先本地學生24.8個月,相當於16歲的華裔就已經開始學別人18歲的課程了。

對於華裔學生的成績,外國網友一向十分服氣,在Reddit上討論大多類似如下觀點:

「華裔學生16歲的時候就相當於學別人18歲學的內容了,驚呆。」

「他們學得太快了,簡直就像提前兩年出生。」

「你見過他們學習有多努力嗎?我在大學的時候雖然成績也不錯,但是投入學習的時間和認真程度還是比不過亞洲人。」

也有網友指出,華裔學生的成績來之不易,有的甚至是「舉全家之力」才得到的。

「成績背後的代價是什麼?」

「許多中國家庭都將教育放在第一位。我來自東方,在我們的文化中,孩子一向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如此重視教育的原因。」

在這些外國網友的固有觀念里,華人學生似乎只有學習成績能拿得出手,在其他綜合素質方面比如情商、興趣愛好,都表現平平。

華人家庭確實一向比較重視教育,也願意為教育投入。但一些進入英國名校就讀的華人學生和家長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能進入名校,並非全靠考試成績,如果除了會讀書之外什麼也不行,華人學生在進入名校的第一步——入學面試中就會被淘汰。

李雨時就讀於聖保羅公學,這所學校在《星期日泰晤士報》「ParentPower Schools Guide 2019」 的排行榜上,憑藉A-levels和GSCE成績排名第六。

他表示,參加聖保羅的面試,會回答正確答案遠遠不夠。考官真正看重的是學生能在他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把這個問題解答出來,「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孺子可教』」。

李雨時說,他在聖保羅學習時,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源於對知識的渴望。」

他對生物這個科目很感興趣,每個周一,他參加的生物醫學社團,都會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做講座;到了周二,他又去參加生物技術社團,「做很多可能到了大學才做的實驗」。他對其中的一個實驗印象深刻,他們運用熒光蛋白的一種技術,使得一種細菌發光,「這在書本上可學不到」。

抱著對學習的巨大熱情,只有12年級的李雨時,已經自學完了13年級的生物知識,還在13年級的學生才參加的全英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績。

姜女士的兩個孩子分別就讀於英國私立高中和預備學校,她向《華聞周刊》表示,英國私校的面試多種多樣,不一定是與學生聊天20分鐘,就發入學通知書。有的學校會直接邀請學生去校園裡體驗一天,正常上課做活動,通過觀察孩子的性格、聰慧度、表達方式、待人接物等,來了解這個孩子適不適合這所學校。

另一位學生家長張一帆接受採訪時說,他的大兒子考上了伊頓公學、哈羅公學、威斯敏斯特公學、聖保羅公學等英國頂級私立學校,陪考一圈之後,他總結道,這些學校絕對不要只會讀書的「書獃子」,更喜歡招收全面發展,單純善良性格好的學生。

在張一帆看來,能被伊頓公學錄取,與其說是因為成績,不如說是因為孩子懂得如何與人交流,也就是常說的「情商高」。「他似乎有一種天生的能力,知道怎麼和面試官順暢交流,達成共鳴,這一點在面試中尤其重要。」

諸多名校也明確表示,他們選拔學生,絕不只看成績。

聖保羅公學的馬克?貝利校長表示,在面試中,除了考察應試者的學術能力,他們還看重學生的這幾個方面: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能自我激勵;對事物好奇,但不局限於對學術的好奇,可以是對體育的,可以是對音樂的或對其他事物的熱情。」

從校方角度來說,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成績和升學率,他們更看重對學生的培養。

貝利校長坦言,他知道所謂的「牛劍」入學率對學生和家長的重要性,也了解外界會以這個數據來評判他們。但是他認為,「牛劍」入學率只是一些學校用來招生的宣傳「噱頭」,而教育從業人員更感興趣的是「學生能不能讀到最適合他們的課程。」

另一所知名中學七橡樹中學乾脆放棄了A-Levels(英國高考)課程,轉而為學生提供IB國際高中文憑。招生辦主任愛拉貝拉?斯圖爾特表示,他們最看重IB教育體系中的「TOK」(Theory of Thinking)課程,要求學生反思什麼是知識的本質,以及人們是如何獲取現有知識的。

斯圖爾特說,「學術成績固然重要,但考入牛劍並不是我們學校的唯一指標。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在這裡快樂地學習。」

除了這兩所學校,記者還採訪了溫徹斯特公學的市場部主管詹妮?邁克扎克(Jenny Michalczuk)和市場專員莎朗?桑赫斯特(Sarah Songhurst)。

她們興緻勃勃地向記者分享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溫徹斯特公學為每個來此讀書的學生提供了個人學習和發展的獨特環境。這裡的錄取標準,不僅僅是基於學術測試,還希望確保孩子們真的適合這所學校,讓他們能在學術追求之餘,可以盡情探索他們對體育、音樂、藝術和文化等多種領域的愛好。」

桑赫斯特舉例說,孩子們在開學兩周時可以自由嘗試足球、板球、皮划艇、擊劍、高爾夫、網球、橄欖球等30多種體育運動,最終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而各項運動的老師選拔學生的標準也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喜好決定,而不是根據誰成績更好來決定。

桑赫斯特總結:「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之後的事實表明,那些對某項體育運動有興趣的學生,果然進步也更快。」

她講起一個亞洲學生的故事:「有個男孩是數學天才。按理說他沿著數學之路,一路考上牛劍也不是難事,但在溫徹斯特公學,學習並不是考核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他在這裡需要去運動,和朋友社交,學習幾個新的才藝。我覺得這也是溫徹斯特賦予他的,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可能。」

在這樣的緊張卻不「唯分數論」的學校氛圍中,學生也會更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即便是成績領先的中國同學,也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只會讀書的榆木疙瘩。內外兼修、會學也會玩——這才是真正的華人「學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翟天臨上了清華美院畢業展C位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