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老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老話還說:五個手指頭不一樣長,一碗水難端平。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不能把愛子之心均等分,導致厚此薄彼的現象似乎難以避免。但是若這種「偏心」從家事上升到國事,皇位只有一個,選擇接班人時的偏心帶來的影響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述律平,契丹皇后,跟隨太祖耶律阿保機打江山時,簡重果斷,叱吒風雲;守江山時,卻在選擇繼承人的決策上倍受爭議,最終讓自己眾叛親離,而且造成了朝局動蕩。

這一切都要從一個母親的「偏心」說起。


皇位繼承人已定?

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機共生有三子一女,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女兒耶律質古。

耶律倍文武雙全,頗受父親器重。他的漢文化造詣很高,史書稱其「通陰陽,知音律,精醫藥、砭焫之術。工遼、漢文章,嘗譯《陰符經》。」他自幼追隨父親四處征戰,軍事才能卓越。924年,位於契丹之東的渤海國出兵挑釁,阿保機召集群臣宣布要御駕出征,卻向西進攻。眾人訝異之際,耶律倍率先參透了父親「聲東擊西」的真實意圖,並且獻計獻策,助其一舉征服渤海國。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耶律德光雖然在文治方面不及長兄,但軍事才能卻更勝一籌。《遼史》中記載,「東西萬里,所向皆有功。」922 年,年僅20歲的耶律德光就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相比兩位哥哥,幼子耶律李胡文治武功都遜色許多。他在母親的驕縱下長大,養成了殘酷易怒的性格。《遼史》中的李胡「少勇悍多力,而性殘酷,小怒輒黥人面,或投水火中。」他繼承了耶律家的勇悍,但是卻沒有用在正確的地方。他是述律平最喜愛的兒子,卻沒有得到父親的認可。史料中記載,「太祖嘗觀諸子寢,李胡縮項卧內,曰:是必在諸子下。」

耶律阿保機很早就把皇位繼承人安排的明明白白:916年,18歲的耶律倍被立為皇太子。926年,阿保機命耶律倍管理渤海國,他對兒子說「此地瀕海,非可久居,留汝撫治,以見朕愛民之心。」 「得汝治東土,吾復何憂。」之後,又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並賜予其天子的冠冕。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皇位遲早是耶律倍的。


長子:皇位丟得很意外

然而,926年,耶律阿保機在班師返回契丹的途中突然去世,打亂了一切安排。

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出,耶律倍、耶律德光迅速回朝奔喪。皇位繼承似乎起了變數。此時,最能安定局面的是皇后述律平,若得到她的支持,耶律倍就能很快順利繼承王位。

耶律倍雖然文武兼修,又是長子,但在述律平那裡不得寵,此時她想的是趁機易儲。述律平最疼愛幼子李胡,然而李胡此時才15歲,能力又遠不及兩位長兄,推李胡繼承王位的難度太大,於是述律平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耶律德光。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為保證自己的易儲大計順利進行,述律平開始一系列操作。

述律平對外宣稱主少國疑,自己臨朝稱制,「權決軍國事」。稱制之後,述律平大肆誅殺異己,鐵腕統治之下,軍國大權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

之後述律平搞了一出另選明君的戲碼。她令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騎馬並立於帳前,又對群臣說:「兩個兒子都是我親生的,我對他們一視同仁。但皇位只有一個,你們認為誰可以當皇帝,就去牽誰的馬韁繩。」群臣早就領教了述律平的鐵腕,她的意圖也再明顯不過,還有誰敢當面去牽耶律倍的馬韁繩呢?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事已至此,耶律倍「讓」出帝位,對眾人說:「大元帥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屬,宜主社稷。」927年,耶律德光即位,是為遼太宗。述律平被尊為「應天皇太后」。

耶律倍被封為東丹王,回到轄地後仍然要受到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的監視和打壓。930年,他帶領家眷離開契丹,投奔了後唐,最後慘死異鄉。

都是述律平的親生兒子,耶律倍卻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老二:皇帝當得有委屈

耶律德光雖然經過一系列風波才最終繼位,但是他也完全配得上這個皇位。論孝順,史書記載耶律德光「性孝謹,母病不食亦不食。」講實力,他軍事才能卓越,戰功赫赫。耶律德光在位20年,很有作為,他率軍不斷南征,從後唐石敬瑭手中得到燕雲十六州,契丹版圖不斷擴大,迎來了空前的繁榮。947年,耶律德光下詔將國號「大契丹國」改為「大遼」。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即便如此,耶律德光這皇帝當得也有些委屈。在繼位時,述律平提出條件:立弟弟耶律李胡為皇太弟。登基三年後,耶律德光順從母親的意思正式立弟弟為皇位繼承人。

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在南征後回朝途中身染急病死去。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訊,述律平神色平靜,說:「待國中人畜安定如故,再來葬你。」

皇帝突然駕崩,皇位空懸,若照述律平的預想,李胡終於能繼承皇位了。


長孫:爭回皇位眾望所歸

然而這一次,她沒能如願。

耶律德光的死引起了遼朝高官貴族們的恐懼,他們害怕20年前的歷史重演,於是決定另奉新主。時任南院大王的耶律吼說:「天位不可一日曠。若請於太后,則必屬李胡。李胡暴戾殘忍,詎能子民。必欲厭人望。則當立永康王。」永康王就是耶律倍的長子耶律阮。

在眾人的擁戴下,耶律阮在叔父耶律德光的靈柩前繼位,之後率領在中原的部隊北歸。

「偏心」之禍?是誰造成了接班人危機

耶律阮即位的消息傳來,述律平勃然大怒。她立即派耶律李胡率兵「討逆」。然而李胡很快大敗而歸。年逾古稀的述律平親自整頓兵馬,和孫子率領的北歸部隊決戰。對峙中,朝中的絕大多數文臣武將這次都選擇站在耶律阮一邊。此時的人心向背已經十分清楚,述律平自知無力回天,在朝中大臣的調停勸和下,述律平和耶律阮達成約定,承認了耶律阮的帝位。

不過述律平並沒有死心,之後,她又與小兒子耶律李胡密謀造反,敗露後被送往邊地幽禁。953年,述律平去世,享年74歲。

述律平一生傳奇,卻為了自己的執念和皇命爭,和兒孫爭,和人心爭,最終造成了兄弟鬩牆,祖孫兵戎相見。她的輝煌一生,就這樣暗淡收場。而在她死後十幾年,遼朝依然因為皇位的問題動蕩不安。

也許述律平從未覺得自己有錯,因為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每個決策者心裡都有桿秤,只是有時候會忽略那顆定盤的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知否知否?宋朝傢具,領先千年的審美……
解密《長安十二時辰》之林九郎:「奸相」李林甫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