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一直失敗,司馬懿以17字總結原因,字字到位
「出師未捷身先死」,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遺憾。說到三國時期最有智慧、最神機妙算的人,大家都會想到諸葛亮,可就這麼一個人,偏偏沒能斗得過司馬懿,從他們兩人的結果來分析,司馬懿才應該是真正的大才,因為他抓住了諸葛亮的弱點,笑到最後。
當然,因為傳統印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諸葛亮是正統奇才,司馬懿是僥倖的奸才。這主要跟戲曲演義、民間文化有關,人們總是憎惡揚善,非此即彼,諸葛亮的形象顯然要比司馬懿光明高潔得多,不過小編要說,其實這正是諸葛亮輸給司馬懿的一個地方。
諸葛亮太愛惜自己的名聲了。他凡事小心謹慎,不想出一點兒錯,所以北伐時從來都是走最安穩的道路,兵家的奇謀,諸葛亮也不敢輕易採用,比如魏延曾經提出過的「子午谷奇襲」,就被諸葛亮多次否認了。不管怎麼沒有希望,諸葛亮也不肯賭一賭。
如果賭輸了,輸的不只是一場戰爭,還有他身為蜀國丞相的威望,還有史書上的聲名,還有他的自尊心。反觀司馬懿,臉面這種東西對他來說顯然就沒那麼重要了,所以後來他能把自己演成一個滿身醜態的病人,騙過了曹爽的眼睛,奪取了曹魏權力。
諸葛亮北伐一直失敗,司馬懿以17個字對他的評價,就總結出了原因:「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意思是說,諸葛亮這人啊,志向是挺大的,可不能正確的見機行事,謀略很多,決斷卻很少,喜歡帶兵,權力又不穩固。
所以他「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司馬懿信心滿滿,字字到位,真就把諸葛亮的失敗原因說透了。諸葛亮從227年第一次北伐,到234年病逝五丈原,前後8年的時間裡,多次與司馬懿正面杠上,司馬懿不了解他,還有誰了解?
一出《隆中對》,諸葛亮大才的名氣傳遍天下,指點江山、分析形勢他確實有一套,可是落到現實中的樁樁件件,卻總是多謀少斷,因此常常錯過合適的時機。再就是,諸葛亮自己太厲害了,襯托得其他人都黯淡,因此蜀國的君主劉禪,也有幾分忌憚他。
所以諸葛亮北伐時,劉禪還會因為這點懷疑就把他叫回去,正合了司馬懿說的「好兵而無權」。大後方都不能穩定,諸葛亮想施展,就總是受到束縛。所以諸葛亮的形象再完美又如何呢?這些弱點他不能克服的話,註定會輸。比較之下,你覺得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
※清朝有一奇才借錢不花,全放盒子里到期就還,靠此成了百萬富翁
※古代王侯中,除了西楚霸王項羽,能舉鼎的還有那些人?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