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餑餑鋪的人文地圖
早年間,北京旗人稱糕點為「餑餑」,其他族的人也都按此稱呼。
元定都北京,京師自然會出現蒙古族餑餑。儘管沒見明確記載,應該也有清真糕點。一是因為元代的行政管理,多靠色目人。色目人中,來自阿拉伯、波斯、中亞細亞的回民居多。據此可知隨元王朝的建立,會有相當數量的回民遷入大都城。二是牛街清真寺始建於元代。依世界各地的通例,凡有清真寺的地方,必是穆斯林聚族而居地,由此可見當時的牛街已經形成回民的聚居區。大量的回民定居北京且聚族而居,出現清真糕點鋪應是很自然的事。
明代,從朱棣封燕及稱帝到遷都北京,帶來了南方糕點和清真糕點。
清朝入關,又帶來滿洲餑餑。
元、明、清三代,糕點勾勒出了一條歷史線路。
老北京曾稱糕點鋪為「餑餑鋪」。從民族特色上說,北京有蒙、滿、漢、回四個民族的餑餑鋪。蒙、滿合稱韃子餑餑,回族稱清真餑餑,漢族的叫大教餑餑。唐魯孫先生在「北京的餑餑鋪」文中寫到:「民俗專家金受申常說,『北京最老的店鋪,可能要算餑餑鋪了。元朝入主中原,在燕薊一帶建立大都,依照蒙古習俗,郊天、祭神、歲時袑禘,都得用牛油做的餑餑祗奉祭祀。建都伊始,一切草創難周,宮廷尚未設置御膳房,一律交由點心鋪承製。後來內外蒙人民大量南移,食之者眾,餑餑鋪乃變成最賺錢的生意啦。』」
「北平是革命軍北伐成功之後才開徵所得稅的。籌備期間,第一步先要弄清楚鋪戶的資本額,才能據以勘定課徵標準。稽徵人翻開陳年老賬,發現最老的一家商店,是東城燈市口一家點心鋪,叫合芳樓,在元朝建都之初,他家就開張了。其次東四牌樓的萬春堂藥鋪、西四牌樓的酒館柳泉居也都是元朝至正年間(1341~1370)開的老買賣。至於大家認為最古老的二葷鋪隆福寺的灶溫,以及小木作馳譽中外的樣式雷家始祖雷發達,反而都是明朝萬曆年間才開設的」(《大雜燴》,唐魯孫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60頁)。
元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稱汗,曾下詔:「開平府闕廷所立,加號上都,外燕京修營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同」(《元典章》卷一《建國都詔》),並將燕京改名「中都」,府名仍作「大興」。至元三年(1266)派劉秉忠燕京相地,興建新都。至元四年(1267),新都建設破土動工。至元二十四年(1287)築城工程全部告成。即按至元二十四年算,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合芳樓餑餑鋪歷640年之久。元朝至正年間,是1341~1370年,依此算來,東四的萬春堂藥鋪、西四的酒館柳泉居,也都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如今人們很少用「餑餑鋪」的說法了。老北京人家裡,在吃點心或饅頭之類的食品時,還不時用到「吃餑餑」的老話,例如:「要是餓了,你就吃塊餑餑」。一般俗稱中,糕點鋪往往被叫做「點心鋪」。
北京的糕點,從地理上說,又有南北之分。
清末民初以來,人們將滿漢結合的北方糕點,稱「北案」;南味糕點鋪叫「南案」,又叫「南味糕點」;清真則稱「素案」。但是,北京人卻很少將北方糕點稱之為「北味」的。
現在還在京城很有名氣的糕點鋪老字號中,南味以稻香村和桂香村著稱;清真以祥聚公和大順齋馳名;正宗的滿漢糕點,當屬老北京的正明齋。
正明齋始建於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距離清入主中原也200來年了,所以,就口碑而言,人們說正明齋的餑餑,有取南、北、葷、素之精華,並融滿、漢、蒙、藏的特點。為什麼又稱它是「正宗滿漢糕點」?這評價大約還是從其供應御膳房而得。有兩種「說法」:一說清宮內所需要的各種餑餑,「從同治朝起,均由正明齋製作供應」;另一說稱:「自清咸豐元年開始,至清朝末,正明齋一直是清宮大內喜、慶、宴、壽之御用食品大本營。慈禧太后經常用正明齋的餑餑作為禮品,贈送給宮內的后妃和賓客。為此,正明齋的餑餑被列為御膳房的佳品,視為正統的滿漢糕點。」民國以後,袁世凱等大官僚、大軍閥在京期間,也多次到正明齋訂購餑餑。
唐魯孫先生曾講過一個故事:北洋軍的曹錕最愛吃重陽花糕,當了大總統之後,有一年關照嬖人李彥青訂一批重陽花糕給他幾位貼心的舊屬,誰知李彥青事一忙給忘了。重陽節曹錕在懷仁堂宴請政要聽京戲,忽然問王承斌吃到花糕沒有。王根本未曾蒙賜,又不便說明,含糊其辭。李彥青知道早晚西洋鏡拆穿,一定有麻煩,於是連夜派人到正明齋叫開大門,立刻開爐趕製兩千隻分別送出。後來正明齋的郭掌柜說,過了重陽再做花糕,還是他畢生僅有的一次。但此例一開,北平餑餑鋪一年到頭都有重陽花糕賣了。(《唐魯孫談吃》,唐魯孫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5頁,「北平的重陽花糕」)
尤其要說到的,大約也是因為重陽節和花糕,讓今天的北京人每每說到正明齋的時候,總會念叨出「餑餑鋪」這個很是古老的詞兒來,無形中,倒使老年間的「餑餑」流傳下來。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二九相重,俗稱「重九」。《易經》雲「以陽爻為九」,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日月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
《齊人月令》中載:「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而金秋的九月,正是天高雲淡,金風送爽,登高遠眺的好季節,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據說,漢宮每年重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即花糕),飲菊花酒,以求長壽。
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王維的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以重陽節習俗為背景,抒發思鄉之情。
明代,每年重陽節,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舉行慶賀活動,皇帝還要親自登高,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在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中,重九還有健康長壽的意思,因此,逮至1989年,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
今天的北京人,重陽節依舊有登高、吃花糕的習俗。特別是買花糕孝敬老人。2007年重陽節前,就曾有一位女士投書北京青年報,尋找正明齋新的店址。她說:「正明齋以前的店鋪在崇文區南蘆草園1號,我們常去買糕點。但是現在那家店關門了,我找不到新店的地址,我希望能在重陽節之前買到正明齋的花糕,孝敬老人。」這就是一個老字號遷換了店址鬧出的動靜。
北京稻香村食品鋪是光緒二十一年(1895),由南京人郭寶生創辦於前門外觀音寺,即現在的前門大柵欄西街東口。
一聽到「稻香村」,又是在北京城,人們很容易想到南方,想到唐代詩人許渾的名句:「村徑繞山松葉暗,野門臨水稻花香」;或者,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江南水田風光,恍若眼前,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稻香村」這個南味糕點鋪的字型大小名稱。
稻香村的問世,給京城的南方人帶來了家鄉的問候,同時,也使「北漂」的南人,得到心靈的慰藉。《魯迅日記》中有十幾次在稻香村購物的記載。如1912年9月25日,便記有:「陰曆中秋也。見圓月寒光皎然,如故鄉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餅祀之不。至稻香村買食物三品。」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稻香村也讓北方人嘗到了南味的新奇。記得上個世紀的50年代,我曾住過的大雜院里,有北方人從稻香村買了水磨年糕,不知道那是做菜用的,還按北方年糕的吃法,上鍋去蒸。蒸過兩個小時,不見鬆軟。幸好院里有南方人,告訴了正確的吃法。但就是按照那「正宗」,炒出菜來,北方人還是吃不慣。這件小事,倒也反映出衚衕里南北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百餘年過去了,今天的北京人,不分籍貫的東西南北,每到中秋節,吃稻香村的月餅,不知不覺間已然成了風俗;元宵節,買稻香村的元宵,也成了大年中的必需。稻香村的月餅,歷百餘年,居然演變成北京的文化符號。
作者:袁家方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