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伏天養心

三伏天養心

來源:文匯報

三伏天養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民間說的「苦夏」就在這個時節。此時,天氣悶熱潮濕,最易誘發各種夏季流行病。

夏屬火,首要養心

■方泓

【精神調養】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懂得心靜自然涼。

【起居調養】避暑是總的原則。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要避開烈日熾熱時,並注意加強防護。午飯後,建議安排午睡,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可恢復體力。酷熱盛夏,每天洗一次溫水澡是一項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有助於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夏日易受風寒濕邪侵襲,不宜夜晚露宿,空調常開,也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夏日天熱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換,久穿濕衣或穿剛曬過的衣服都容易使人得病。

【飲食調養】三伏天飲食以清暑、益氣、滋陰生津為主,特別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差,如果過食肥甘厚膩之物,易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均是夏季很好的養生食品。

【運動調養】夏天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為好,有條件的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

夏天不宜做劇烈運動,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不要立即用冷水沖頭、沐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等多種疾病。

【防治疰夏】疰夏主要表現為胸悶、胃納欠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熱嗜睡、出汗多、日漸消瘦。為預防疰夏,夏令之前可服補肺健脾益氣之品,少吃油膩厚味,減輕脾胃負擔。進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霍香葉、佩蘭葉、炒麥芽、甘草等,水煎代茶飲。

冬病夏治,防患未然

三伏天養生以夏季膏方、夏季體質調養、冬病夏治三大類為主。

【夏季膏方】《內經·四季調神大論》雲:「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說明人之真氣,也就是基本的精微物質,一年四季需要調養,每個季節有所側重。此生彼長,是自然界的規律,天人合一,同此理解,一年四季,人體的補養也會有這樣的作用。夏令進補,則人體氣血旺盛。

《內經》還提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可以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種手段,也可以體現在膏方的進補,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防病治病。人體的各種病理變化一年四季可以存在,機體出現的虛損、功能紊亂在冬令通過進補調整,那麼在其他季節也可以調整,夏季也一樣。

【夏季體質調養】不同體質人群在三伏天的表現和癥狀都不同,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陰虛質等人群尤為難受,通過飲食、起居調理並不能改善不適癥狀,建議去專科中醫醫院進行夏季的體質調理。

和冬季養生調理不同,夏季體質調養尤要注重兩大原則:

一是要益氣生津

夏季調養品的性質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溫熱之品。老人、體質虛弱者尤應如此。這是因為夏天氣候炎熱,汗出過多,耗氣傷津。

二是應健脾和胃

暑濕氣盛,而濕邪困脾,易阻礙脾胃陽氣。另外,夏季人們吃寒涼食品多,寒涼也容易傷胃。

還要注意的是,夏天喝水多,這會沖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殺菌力,致使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

【冬病夏治】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過伏夏的調養,使病情得以好轉,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肩周炎、慢性腹瀉、反覆感冒、類風濕關節炎等。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冬病夏治由來已久。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最足之時,藉助這個外力,通過陽性的藥物貼敷在人體的相應穴位上,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將人體的寒濕祛除,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如今,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常見的三伏貼,還有三伏天針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症和體質,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主任、主任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