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口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其實並不是,明朝就是因此而亡國的

人口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其實並不是,明朝就是因此而亡國的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 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直到1644年,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不少關於明朝的史料,一談及明朝滅亡原因,結論無一例外都是制度腐敗和朝政的黑暗造成的。不過,仔細分析起來,這種結論可信度似乎並不是那麼高。清軍並不是瓦解明朝的「罪魁禍首」,導致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應是: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軍。

他們都是陝北人,部隊的核心力量也是陝北的饑民。陝北鬧饑荒的原因非常簡單,當時明朝的人口已經逼近2億,但是,糧食卻沒有了增長的空間。陝北的土地大多貧瘠,糧食的量產沒法維持人口的增長,若是再遇上旱災,一切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而當時,西北尤其是陝北,現役軍人和預備役軍人特別多,就算是政府想要救濟,奈何人口太多,再加上一些剋扣,往往是「所救不及十一」。所以,那時部隊由於缺乏糧餉而嘩變也就見多不怪了。政府可以用職業軍人擊敗普通的農民軍,但是,對於核心是職業士兵的農民軍,明朝軍隊是毫無辦法的。

原因一目了然,同為軍人,一邊可以有飯吃官軍,一邊卻是空著肚皮的叛軍,雙方的鬥志一眼就看出高下。其實,官軍的糧食也不充足,在和農民軍交手的過程中,如果吃不飽,自己也就成了農民軍了。英國經濟學家馬爾塞斯就認為,過是一個國家的人口的增長超過了糧食的供應,那麼,必然最終導致這個國家的大危機,這種現象在人類史上就叫做「馬爾塞斯問題」。

這位經濟學家還認為:無法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即使糧食產量上去了,人口也在增長,然而,糧食卻不能一直增長,因為,土地和量產是有限的。馬爾塞斯贊成「節育」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對明朝而言,這應該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打仗,留下的人可以繼續生活。所以,對明朝而言,也就只剩下了一個選項。

饑荒會引發叛亂,叛亂又會破壞秩序,秩序被破壞了,種莊稼的人就少了。這樣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越來越沒有人種糧食。那個時候,糧食吃沒了就吃人,到處一片慘狀。

那麼,這種情況是不是就真的無葯可解了?

其實,還是有辦法的。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玉米、馬鈴薯、花生和番薯等美洲高產作物迅速傳到了全世界,也包括中國。這些物種的傳播,徹底改變了世界。相較於中國,歐洲得益的是1588年來到的馬鈴薯。貧瘠的土地上就可以種出馬鈴薯,而且,花的功夫也不多。所以,愛爾蘭的人口在100年的時間內,從300萬增加到800萬。

同時,德國和俄國及法國,也大力推行種植馬鈴薯,至此,歐洲北部周期性饑荒以及帶來的營養不良症就此結束。更重要的影響是,馬鈴薯的出現讓歐洲的政治力量向北部移動,並一直維持到了今天。而對於中國,花生,番薯和玉米這些高產糧食作物,發揮了它們的重要作用。這些在今天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糧食作物,在當時卻是了不得的「歷害物種」。

就拿番薯來說,其生存能力極強,不挑土壤和環境,同時,還耐寒、耐澇和耐鹼,關鍵的一點是,有極強的抗蟲能力,並且,產量還很高,一年還可以種數季。在當時的明朝,較好的水田也不過每畝產量在720斤左右,且平均產量每畝不超過240斤。而番薯在最貧瘠的土地上就可以收穫每畝至少五至六千斤,更別提畝田可高達上萬斤的情況了。

這說明,土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了。

花生大概是1530年傳到中國,而玉米則是在1531年,番薯相對晚一些,是1593年。它們進入中國的時候,明朝末期的大動亂還沒有開始。如果,崇禎皇帝有遠見,能夠看出這些糧食作物的價值,將他們引種到西北,那麼,是不是就可以緩解當時緊張的糧食需求問題?或許沒準就避免了後來的滅亡下場。

明朝沒有享用到的福利,卻讓清朝撿了個大便宜。

這些糧食作物正是在清朝被大力推廣,遍及了中國各個角落,並發揮了他們的作用。直接的結果就是:在乾隆60年,人口數量達到了2.9億。這是前所未有的記錄,從西漢末年到明末,中國人口就從來沒有超過2億。從明朝滅亡,再到後面的康乾盛世,這不是什麼「帝國行政史」,而是一部「糧食政治學」,也就是玉米、番薯和花生的故事。

所以說,讀歷史的人,如果忽略了這些,整日只將重點放在「帝王將相」上,恐怕只會得出一個錯誤的論斷。

參考資料: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明史》、《明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東周境內十幾個國家中,齊國一直很強大,為什麼最終沒統一六國?
坑殺就已經夠殘忍的了,但是,古代對敵軍還有一種更為殘忍的方式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