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聞蘇聯解體後,駐紮在外的蘇軍有多崩潰?不知道哪裡是「祖國」

聽聞蘇聯解體後,駐紮在外的蘇軍有多崩潰?不知道哪裡是「祖國」

1991年7月,華沙宣布解散,同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背著戈爾巴喬夫舉行秘密會談,25日,戈爾巴喬夫正式下台,葉利欽成為前蘇聯解體後首位俄羅斯總統。讓世界緊張幾十年的冷戰對峙終於結束了。

值得注意的是,蘇聯解體的比較突然,有些「手續」還沒開始聯盟就不復存在了。冷戰期間,蘇聯為了應對北約的威脅,大量派遣軍隊駐紮在東歐。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這些軍事要地駐紮約50萬蘇聯大軍,除此之外東德的諸軍也高達30萬,對於西方來說,不可謂壓力不大。

事情的轉機在東歐劇變,自1989年始,東歐部分社會主義國家開始反戈,政權被顛覆,新領導人開始向資本世界靠攏。在這個背景下,駐紮在當地的蘇軍地位就開始出現變化,之前還是昂首挺胸,到了後來逐漸受到敵視。尤其是風雲變幻的1991年,自那以後駐紮在外的蘇軍真的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葉利欽上台後,對在外的蘇聯軍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東歐各國開始排斥蘇軍,俄羅斯不管不問。蘇聯解體後各個獨立的政權開始「分家」,再加上當時緊張的經濟問題,幾十萬人口也就成了「累贅」。這就足以讓回不了國的士兵崩潰,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哪裡才是「祖國」。蘇聯軍隊的兵源大多來自聯盟內十五個加盟國,之前說好的,蘇聯解體部隊按屬地原則劃分,戶籍來自俄羅斯地區就回俄羅斯,來自烏克蘭就回烏克蘭。地方大點還好,一些偏遠地區,如中亞或是高加索,士兵回去根本就沒人願意接納。

先前說回國是個問題,那已經回國的士兵情況又如何呢?境況也很慘。蘇聯解體前經濟已經幾乎崩潰,士兵回到家鄉,也就意味著失去工作。經濟壓力大,政府就會裁軍,也就意味著更多的人會失業。對他們來說,失業後再也不可能找到工作,其結果可想而知,吃了上頓沒下頓。

幾十萬大軍,要麼坐火車,要麼步行,慢慢悠悠花費四年,在半路上分道揚鑣,最後黯淡退場,不知道心裡何種滋味。一些膽大者索性去當僱傭兵,過著刀尖舔血的日子,屬實凄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猛「關係戶」,八國聯軍不敢進他王府,溥儀大罵不知廉恥
此人不顧禁令,冒生命危險將這一食物引入中國,此後旱災很少死人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