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名片,2000年演化簡史

古代名片,2000年演化簡史

名片,是現代人日常交往的媒介之一。

其實,兩千多年前的先人也有名片。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交往,或者和朝廷有權勢的官員拉近關係,發明了一種古代版的名片——「謁」。

《史記》記載:「使者懼而失謁,跑拾謁。」

「謁」由竹片、木片製成,上面寫著求見者的姓名,以及介紹自己的簡短文字。

《孔氏談苑》記載:「古者未有紙,削竹木以書姓名,故謂之刺。後以紙書,故謂之名紙。」

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出現了紙質版的謁,並改稱為「刺」、亦稱「名紙」。

唐宋時期,經濟、文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科舉制度逐漸成熟,平民百姓也可以憑藉才華考取功名。

一般情況下,科舉考試的考生需要和一些位高權重的官員套近乎,拜在官員的門下,希望老師能多多提攜。

拜訪老師需要遞「門狀」,即「刺」的新稱呼。

宋朝時期,「門狀」又稱「參榜」、「參狀」。

「參狀」的字數,比從前的「謁」、「刺」相對多一些。

到了明朝時期,「參狀」又被改稱為「名帖」,當時的標準尺寸是長七寸,寬三寸。

清朝時期,出現了「名片」的稱呼,由手寫改為印刷,名片也變得越來越小。

考古學家曾在安徽馬鞍山發掘了三國東吳大將朱然的墓葬,出土了三枚「謁」,比現在的名片可大多了,長約三十厘米,寬約十厘米,厚約四厘米。

朱然的「謁」以拋光的木板製成,上面寫有「持節右軍師、左大司馬、當陽侯、丹陽朱然再拜。」等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兔子,在古代有什麼深意?
東北名菜鍋包肉的前世今生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