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痛苦的根源,快樂的源泉

痛苦的根源,快樂的源泉

《修心七要》的修法中也講,呼氣的時候應該觀想,將自己的快樂送給眾生,吸氣的時候則將他人的痛苦自己代受。

自身換他身,是故亦無難,

自身過患多,他身功德廣,

知已當修習,愛他棄我執。

前面講了自己與他人應該平等:自己喜歡快樂,眾生也喜歡;自己不喜歡痛苦,眾生也不喜歡。從平等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愛護眾生,不能傷害眾生。那麼現在,寂天論師又講一個特殊修法,即自己的快樂與眾生的痛苦相交換,對自己的執著與對眾生的執著相交換,有了自他平等為基礎,這個修法實際上並不困難。

印度和藏地的高僧大德,對本頌屬於自他平等還是自他相換,有一些不同的觀點。這一點以前在《廣釋》中講過,所以這裡不廣說。

頌詞中的自身與他身,不僅僅是身口意中的身體,而是泛指自己和他眾。一些大德在解釋時說,自他相換包括幾個方面:身體方面、感受苦樂方面、愛執方面、善惡方面。比如說,身體方面的交換是指他人身體上的痛苦,由自己的身體來承受。有些上師的傳記中說,別人打狗時,本應在狗身上出現的傷痕,卻出現在了上師身上。

感受苦樂方面的交換,就像朗日塘巴尊者所言,我們應默默地承受眾生的一切痛苦,把自己的一切快樂直接或間接奉獻給眾生。《修心七要》的修法中也講,呼氣的時候應該觀想,將自己的快樂送給眾生,吸氣的時候則將他人的痛苦自己代受。還有《中觀寶鬘論》中說:「眾罪成熟我,我樂予眾生。

愛執方面的交換,本論頌詞明顯地說過,我們無始以來對眾生漠不關心,對自己極其關愛,但從現在開始,執著應該互相交換,對眾生非常地關愛,對自己的耽著逐漸淡化。

懂得這些教義之後,自他交換並不困難。許多人對佛教的教義不太了解,一說自他交換,就感覺很神秘。那天我在杭州還是上海,有個老太太問問題,她說生病時不願意讓上師加持,因為上師喜歡修自他交換,一加持的話,她的痛苦就會跑到上師身上,所以害怕上師生病。很多人對佛教的道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苦樂要互相交換,但不了解真正的甚深含義,這樣之後,影響了自己的一些修法,始終生不起殊勝的境界來。

所以大家要先了解佛經。我不管到哪裡去,第一個就是勸他們多學習,沒有學習的話,修行沒辦法,聞思沒辦法,行持善法也沒辦法。如果有了一些基礎,做什麼事情都好辦,就像世間上的知識分子,有了學問的話,幹什麼都輕而易舉。不然,任何知識都沒有,就連瑣事也做不來。

自身和他身應該交換,倘若長期去訓練串習,實際上也並不困難。就像前面所講的,首先要道理上明白,知道執著眾生的功德、執著自己的過失,在此基礎上,自他交換不是天方夜譚,作為一個薄地凡夫,也可以直接修持的。佛經中說:「是故不論真或假,凡事若經久串習,串習到達圓滿時,不思亦能生是心。」不管是任何一件事,真的也好、假的也好,經過長期串習之後,到達圓滿境界時,不用故意去思維,這種心也會自然現前的。

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把自己放在第一,眾生放在第二。對自己特別執著、愛惜,不管有什麼樣的快樂,首先要想自己獲得,什麼樣的痛苦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盡量地迴避。那麼從現在開始,應該互相交換位置,不管是什麼樣的眾生,要像自己一樣來保護,對自己則像對眾生一樣,保護越來越減少。如果不斷修持這些竅訣,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像高僧大德和成就者一樣,菩提心會逐漸達到圓滿的。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修呢?因為自身的過失很大,無始以來到現在,眾生漂泊在輪迴中不得解脫,原因就是一直耽執自己、愛惜自己。別人毀謗我、讚歎我,就生起劇烈的嗔恨心和貪心,依靠自身造了很多惡業。上至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下至家庭與家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不和睦,統統是耽著自己所致。因此,《學集論》中說:「謂一切我愛,第一之苦本。

大家也不妨觀察一下,今天如果心裡不舒服,是跟別人有關,還是跟自己有關?有些事情好像發生在別人身上,但自己沒有去執著分別的話,痛苦也不會出現的。因此一定要記住,自己是一切禍害與痛苦的根源,而他眾是一切功德和快樂的來源。為什麼這樣講呢?前面也剖析過六波羅蜜多,每個波羅蜜多要圓滿的話,一定要依賴眾生,假如一個眾生也沒有,那麼六度萬行根本沒辦法行持。因而眾生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恰卡瓦格西也說:「自己是一切過失之來源,他人是一切功德之來源。

明白利他的重要性之後,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斷除我執、幫助眾生,也就是「愛他」、「棄我執」。世間上的芸芸眾生,每天的所作所為都是維護自己,只要是凡夫人,即使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也是為自己而奮鬥的。這種觀念,看我們能不能交換一下?若能真的生起幫助眾生、利益眾生的心,那你可以說是菩薩;假如還是依然執著自己,對眾生的事情漠不關心,那大悲菩提心絕對沒有真實生起來。

其實,這種心生起來的話,縱然對小乘行人而言,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漢地有個家喻戶曉的公案說,從前有位阿羅漢,帶著新收的弟子去雲遊。這個弟子一路上背著行李,心想:「行菩薩道是最無上的,我一定要發心修菩薩道,度一切眾生。」他這麼一想,阿羅漢立刻就知道了:「啊!弟子現在發菩提心了,而我只是個阿羅漢,我應該來背行李。」於是把弟子背的行李全都自己背。

走了一段路,弟子又起另一種分別念:「舍利弗行菩薩道時,有人向他化眼睛,挖出左眼,人家反而不要,說要的是右眼。唉!菩薩道真是難行難忍,我乾脆不要修菩薩道,還是去做個阿羅漢算了。」師父知道他的心念從大退小,故又把行李交還他背。(發小乘心的話,弟子是凡夫,師父已獲得了聖者果位,所以應該讓弟子背。)

這弟子背著行李沒多久,又想學菩薩道,又要發心,(就像有些道友一樣,可能分別念特別重,)阿羅漢知道後,又把行李搶回來了。這麼翻來覆去,把弟子弄得莫名其妙,問道:「師父,您一下子要背,一下子又交給我,這是為什麼呀?」師父說:「誰叫你一會兒發大乘心,一會兒發小乘心的?」據說後來弟子還是發了大乘心,可能他不願意背行李吧。(眾笑)

不過這個公案也說明了,即使是凡夫人,一剎那間生起了利他的菩提心,已獲得阿羅漢果位的聖者也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我們雖然是業力深重的凡夫人,連小乘的預流果都沒有獲得,大乘的資糧道和加行道也是遙遙無期,但只要生起「我要利益眾生」的念頭,願意拋棄自我,幫助天邊無際的眾生,希望他們獲得佛果。那麼,所有的天龍八部、人非人以及諸佛菩薩,都會經常散吉祥的鮮花,不斷地讚歎。

所以,我們平時應該盡量地捨棄自己,利益眾生,這就是所謂的自他交換。很多大德在解釋自他交換時也說:「以前對自己特別重視,以後把位置換了,自他交換就是這樣。」我們以前對家人朋友,凡是自己所認識的人,都很願意幫助,而素不相識、毫無關係的人,則會置之不理,旁生等其它有生命的眾生,更是不管不顧。這種心態完全大錯特錯,無始以來我們因耽執自我而深陷輪迴,從今以後務必要扭轉這種觀念,對一切眾生就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而凡是自己的事情,則像對待怨敵一樣毫不理會。這樣一來,自他相換的修法也不是很困難。

/索達吉堪布

摘自/《入行論廣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苦難讓我清醒(下)
小心變成金錢的奴隸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