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系列:《使徒行者》上下半場,一懵一瘋
看比賽,最過癮的一定不是一馬平川,毫無懸念。
而是上半場被虐的很慘,下半場則把別人虐的很慘,瘋狂逆轉的刺激程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體會。《使徒行者》電影版本給人的觀感,大體如此。
(國語版本更不能看,這句話很重要)
2016年上映的香港電影,有《美人魚》、《湄公河行動》、《寒戰2》、《葉問3》,還有一部誰都知道是惡搞,但就是架不住牌面大的《澳門風雲3》。
這一年的競爭空前激烈。
但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三星坐鎮的電影版本《使徒行者》,從演員實力角度來說,完全不輸任何一部競爭對手,再加上更早兩年的電視劇版本的口碑背書,本有機會拔得頭籌,但最終的結局卻是,《使徒行者》成了以上這些電影中的票房墊底者。
罪魁禍首,便是電影版本的開場實在差強人意。
電影開篇,便是一場巴西屋頂的爆炸,以及卧底被殺、資料被毀,這種強烈的警匪大劇既視感。
當我們剛以為這是一部嚴肅的正劇時,便有了下面這兩幕。
幕1:
丁小嘉(佘詩曼 飾)一場瘋狂的街頭追逐戲,身穿皮衣,邊跑邊叫,而台詞則是令人噴飯的以下幾句:
「下班啦」、「我瘋了」……
幕2:
奪路而逃的丁小嘉急剎之下摔倒在地,恰逢Q長官(吳鎮宇 飾)駕車趕到,一個甩尾丁小嘉被納入車內,接下來二人之間的對話,則更顯雷人。
Q長官:你聽都聽不清楚,做什麼卧底啊?
丁小嘉:你那麼不爽,分手啊!
……
丁小嘉:我弄傷了屁股,你加一點點附加費吧。
雷人台詞再加上丁小嘉奇葩的姿勢,這部劇的嚴肅開頭,至此全毀。
(丁小嘉這一角色的存在,幾乎是毀滅性的,它保留了電視劇版本的市井風格,但當男主角從林峯變成張家輝時,這種風格其實已經在不經意間進行了切換。
張家輝這幾年的成名路讓我們發現,與追逐喜劇相比,嚴肅似乎才更適合張家輝。但丁小嘉卻保留了原有的「喜劇」人設,整部電影卻又標榜嚴肅,兩廂映襯之下,便有了一種強烈的反差,讓人極其不適應。)
電影的開局堪稱糟糕,讓人棄劇的百分比幾乎可以達到80%。
但堅持下去的觀眾,則終於熬到了反轉之時。
當藍博文(張家輝 飾)與邵志朗(古天樂)同去巴西,從此時開始整個電影的劇情,則徹底開始了反轉。
《使徒行者》從劇情線上設置了兩條線,第一條線:潛伏卧底繼續破案,尋找組織;第二條線:兄弟相爭,誰才是最厲害的人。
第一條線上:藍博文是警方安排到德茂集團的卧底,當警方單線聯繫人員康警官死亡之後,警隊內部卧底資料被毀。
藍博文的卧底身份便再也無人知道,對於藍博文來說,是繼續任務還是就此黑化,是擺在他面前的問題。
第二條線上:比藍博文更早進入集團的邵志朗,本是大哥身份,卻在短短几年內,在藍博文的優秀表現下,節節敗退,從老闆淪為少爺。
邵志朗找了黑客黑進了警方的內部系統,從而得到了卧底與警方聯繫的康氏密碼,於是他冒充起了卧底,希望藉此掌握警方行動,從而取得主動權。
而真正的卧底,卻又恰恰是眼前的兄弟,現在的領導藍博文。
一個想要破案,找回組織;一個想要證明自己,重返巔峰。
當這兩條並行的線,通過康氏密碼以及一場巴西之行被聯繫在了一起時。
整部電影的風格進入到了「緊張、刺激」的犯罪和懸疑題材中,而頗為有趣的是,在這一幕發生之前丁小嘉則剛被導演安排暫時身亡,這也再次證明了丁小嘉這一角色的轉換失敗。
本身丁小嘉的人設在原版電視劇中,極其討人喜歡,佘詩曼的表演風格也極其符合劇情人設需要,只是當這種風格沒有進行任何轉換,直接遷移到電影中時,便有了幾分水土不服。
在電影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本有優異的電視劇口碑做背書,但依舊敢於在開局惡搞,把所有重寶壓在後程,這樣的勇氣及精神,值得欽佩,但並不可取。
沒有多少時日,《使徒行者2》也要登錄院線,希望「前輩」走過的彎路,在這一部中不要再現。
(文/影評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