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倒霉的2個門派,掌門都死得慘,一主角辭掌門才得善終
江湖中總是免不了各種腥風血雨,有的人為了一個情字能夠因愛生恨相愛相殺,有的人則是為了一本武功秘籍爭破了頭追逐到天涯海角,沒辦法,武林中人不找個理由比武,那還捲入這武林中幹啥?所以咱們在金庸筆下可以看到類似逍遙子這樣的角色,他創出一大堆逍遙派的武功絕學,若是要去爭名奪利只怕天下第一非他莫屬,然而他早已對這些不感興趣,去那不老長春谷得了神書之後便不知所蹤雲遊四海去了,又如少林掃地僧,從他看穿鳩摩智的小無相功來看,他早已接觸過天下武學,並且自己也是身懷絕技之人,卻甘心在少林寺中當個掃地的和尚看著俗人們為俗世而困擾,但要成為他們這樣的人又談何容易,所以咱們在金庸筆下看到的更多是那些深陷武林紛爭之人,當然,更多是時候其實也就是門派與門派之爭。
金庸老先生在自己的十多部作品中創出了形形色色上百個門派,通常情況下人們不過是將它們籠統的分為「正派」、「邪派」,畢竟正邪不兩立是永不過時的話題,但若金老真這麼寫的話未免也就落入俗套了,於是你可以在《笑傲江湖》一書中看到被定義為正派的五嶽劍派之中頻出岳不群、左冷禪這樣的卑鄙小人,而被定義為邪派的日月神教中卻有曲洋、向問天這樣的正面人物,而咱們本文不談門派的正邪,而是從另一個角度聊聊金庸筆下的門派,若是論「運氣」,那麼金庸筆下最倒霉的門派就莫過於本文要提到的這兩個了。
第一個門派:丐幫
丐幫是金庸比較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一個門派,因為它將現實歷史上的一個邪派洗白成了武林正派,歷史上的丐幫是以「採生折割」為手段製造更多幫眾來謀取私利的組織,可以說是惡人一幫,想也能明白,真正的乞丐能有心思研究武功?能有格調與你談江湖道義?人家想的恐怕是如何吃飽下一餐,所以金庸筆下的丐幫是個典型的烏托邦。
無論如何,丐幫是強大的,不僅人數眾多,而且還有代代相傳的強大武學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尤其是這套掌法,在蕭峰、郭靖、洪七公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絕對算得上是「天下第一的掌法」,但若是仔細一讀這個幫派從壯大到衰亡的過程你會發現一個事實,即是丐幫幫主居然無一善終。
從蕭峰為宋遼和平犧牲自己,到洪七公與歐陽鋒對戰而死,再到黃蓉戰死襄陽,甚至後續的魯有腳、耶律齊、史火龍都無一善終,丐幫雖大,卻是誰當幫主誰倒霉。
第二個門派:明教
比起丐幫來說,明教則沒有那麼風光了,他們的定位是邪派,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受六大門派討伐,不過有一點他們卻是與被定位為正派的丐幫是一樣的,那就是誰當掌門(教主)誰就倒霉。
雖說《倚天》原著中只提到了鍾教主、石教主、陽頂天和張無忌這幾位教主,但事實上明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宣和年間,他們的第一任教主正是那《水滸傳》中造成大量梁山好漢傷亡的方臘,如果從方臘起事的公元1120年算起,那麼到《倚天屠龍記》故事發生的公元1337年之時,這明教教主已經輪換了三十幾位。
因為原著的設定中提到過鍾教主是第八代教主,石教主是第三十一代教主,而陽頂天是第三十三代教主,張無忌是第三十四代教主,最後一任教主是楊逍,換言之,短短的兩百年間這明教教主換了三十四位,可以說更換頻率相當之高了,這種武林邪派的結局多半也不會像正派那樣隱退,明教教主多半都是被正派殺死,這一點毋庸置疑,雖說原著未交代楊逍具體的結局,卻是提到了朱元璋對明教舊部的追殺,楊逍作為教主只怕也難逃一死,也就是說明教教主中就只有張無忌這一人幸免於難。
張無忌能夠倖存下來一方面是他扭轉了世人對明教的看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辭去了教主之位(不同於之前的教主,之前的明教都是邪派定位,此時已不同),所以張無忌才得了善終。
可見金庸筆下最倒霉的兩個門派就是丐幫和明教了,當這兩派掌門(幫主、教主)那可都是凶多吉少。
※西遊記中此仙瞧不上玉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跪拜,只因他靠山太大
※此人擊敗梁山21位好漢,殺了位禁軍教頭,宋江請來神仙才擊敗他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