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普丹戰爭:德意志統一的序幕之戰,自此百年德國走上戰爭之路

普丹戰爭:德意志統一的序幕之戰,自此百年德國走上戰爭之路

回首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爆發的源頭都指向了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名字——德意志。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其實還有另一個別稱——普魯士。

昔日的普魯士,以戰爭之王震撼世界,而今日之德國,則以精密的工業和精細的態度享譽全球。近代百餘年來,若想要在世界之林中找出一個典型,那德國照此說來當之無愧。

就此而論,若想知道為何德國能在近代如此「耀眼」,我們就不得不從歷史中去尋找答案;而若論德意志民族嶄露頭角的源頭,那就不得不從普魯士與丹麥間的一場戰爭說起。

一、羸弱的邦聯

其實,如果我們把目光轉向150多年前的世界,我們卻翻遍整張世界地圖,也找不到一個叫做"德國"的國家,為什麼呢?原來,那個時候德國尚沒有實現統一,在今天德國坐落的那個地區,當時存在著多如牛毛的大小邦國,雖然它們的國民都講著同一種語言——德語,但政治上、外交上、軍事上,它們卻是相互獨立的。

相互獨立的狀態,為英、法、俄等歐洲強權干涉德意志地區的事務提供了便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成為了德意志民族實現自立、獲得統籌性發展、追求地區話語權的阻礙因素。雖然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有德意志的有識之士對德意志統一的前景展開探討,然而時至19世紀初,這一問題的解決在實踐上還看不見開展的端緒。

雖說形勢較為凄迷,但德意志也並非完全沒有促統的先天條件。18世紀,在德語邦國林立的德意志地區,存在著兩個略有資本參與強權政治遊戲的實力強邦,它們一個名叫普魯士,一個名叫奧地利。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在應對由法國大革命揚起的戰亂風暴的過程中,普、奧屢與英國、俄國等結成同盟,歷經七次規模不等的反法戰爭,它們終於制服了好戰的法國,使其在之後蠻長的一段時期里,不敢在歐洲輕啟戰端。

法國在最好戰的時期,固然有給包括普、奧在內的德意志地區留下過創傷,但事實上,法國佔領者在德意志地區的施政,也給德意志地區帶去了促統的契機,其中最具意義的,莫過於在多個德語小邦國內喚起了當地民眾的民族意識,使他們更傾向於促說本邦統治者向普、奧兩強邦靠攏。隨著普、奧兩邦威望的增長,德意志統一中最現實、最核心的問題——沒有主導力量得到了解決。

鑒於外國勢力的插手是阻礙德意志實現統一的最大障礙,因此,當普、奧決意推動德意志走向統一時,它們便不可避免地要同一些國家發生衝突。哪一個國家會是德意志統一過程中首先被敲打的呢?那當然是較弱的國家。環顧彼時與德意志政治事務有牽扯的國家,北面與德意志地區接壤的丹麥無疑是最好的開刀對象。

二、普丹矛盾的源頭:石勒蘇益格

1848年至1851年的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英:First Schleswig War)期間,南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地的德語族裔因反對丹麥政府的統治遭到鎮壓,這使德意志人的反丹情緒持續高漲。整個1850年代和1860年代初,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地的局勢一如既往地動蕩,這給在前一次戰爭中遭受了挫敗的普魯士提供了實施新一輪介入行動的"使命感"和堅定信念。

如果說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的外交情勢于丹麥有利,進入1860年代後,那可就不了。

1856年,曾在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積極採取干涉姿態的俄國在對陣英、法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吃了敗仗,被迫中斷它對中、西歐事務的染指;英國、法國此時正將主要精力放在海外拓殖事業上,因而無暇回師援助丹麥。此時,與普魯士關係微妙、一直欲與普魯士爭奪德意志事務主導權的奧地利這次選擇摒棄成見,與普魯士共扛德意志民族大旗,對丹麥作戰;而在一直被丹麥視為"老大哥"的北鄰瑞典,它的國王雖號召援丹,但議會卻不同意撥兵,這使得丹麥毫無疑問地陷入了孤立。

1863年9月,丹麥推出了一部新憲法,其中列明了這麼一條對德意志人民族情感起刺激作用的條例:石勒蘇益格是丹麥版圖上不可分割之一部。憲法推出後的次月,為了表達對該憲法的不滿,德意志地區中的兩個小邦薩克森和漢諾威在普、奧兩強邦的支持下派兵12000名進駐荷爾施泰因,以對丹麥施加軍事壓力。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薩、漢兩邦軍隊恫嚇丹麥之際,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接繼弗雷德里克七世登位的是來自格呂克斯堡家族的克里斯蒂安九世,成為國王以前,他曾在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從軍對德意志人作戰。

因為該段歷史,德意志人打心底里不認為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即位有助於改善丹麥與德意志諸邦的關係,加上克里斯蒂安九世即位後對新推的憲法簽名使之生效,這更進一步地激化了德意志人對丹麥的敵視。根據1852年普、奧、英、法、俄、丹、瑞典7國簽訂的《倫敦協議》(英:London Protocol),時任的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以個人名義享有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勞恩堡的統治權,然而由於弗雷德里克七世沒有子嗣,因而這就意味著,他離世後,丹麥要迎來王朝的更迭。王朝更迭後的丹麥,其國君因血脈上不與弗雷德里克七世相承,因而不能繼承對石、荷、勞三地的統治權。

因而,丹麥政府以立法形式宣稱要對石勒蘇益格實施兼并,引起了德意志人的普遍不滿。其中,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政府更以丹麥此舉與1852年倫敦協議的精神不符為由,向丹麥提出外交抗議。丹麥人自古就將石勒蘇益格這塊地區認作是古丹麥的核心發祥地,並以石勒蘇益格南部地區存在著維京時代都城赫德比(英:Hedeby)的遺址和達內維爾克(英:Danevirke)要塞工事的遺迹,對丹麥於此地的領有權進行佐證。針對德意志人在石勒蘇益格問題上說三道四一事,丹麥政府表示這不可接受。

三、踏向武力的第一步

由於圍繞石勒蘇益格問題的爭論相持不下,普魯士和奧地利當即展開軍事動員,準備對丹開戰。1864年2月1日,普、奧向丹麥政府遞交宣戰書,同日,普奧聯軍渡過基爾運河和艾達河,向丹麥軍控制下的石勒蘇益格境內展開進擊。

普奧聯軍初期戰鬥頗順,但進入4月以後,由於丹麥軍退守迪波爾堡壘、弗雷德里西亞要塞等防禦工事,普、奧兩軍不得不面對可能需付出重大減員代價的攻堅戰。4月18日,普奧聯軍以傷亡1201人的代價,取得了迪波爾堡壘攻襲戰的勝利,這為戰事的後續進展撕開了缺口。4月28日,面對奧軍的連日圍攻,戰力不支的丹麥軍棄守弗雷德里西亞要塞,至此,陸上戰事基本結束。

在海上,丹麥擁有強於普、奧兩國的海上戰力,因而丹麥一度寄望其海軍能夠扭轉戰局。5月9日,丹麥海軍以優勢兵力,在黑爾戈蘭島以南的海域對正在航行、由3艘戰艦組成的普奧聯合艦隊發動攻擊。一艘奧地利軍艦中彈起火,但在激烈的交火過後,丹麥艦隊也被迫撤退,因此從戰果來看,這場海戰沒有贏家。

普、奧、丹三國間進行的戰爭,是繼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又一場發生在歐洲的多邊混戰。鑒於戰事的擴大會動搖英國治下和平(英、拉丁:Pax Britannica)的穩定性,英國決定出面調停,促使交戰雙方早日停戰。5月12日,在英國的斡旋下,普、奧、丹三國派代表坐到了談判桌旁,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丹麥方面一度推出數個妥協方案,但由於普、奧兩國堅持丹麥必須無條件放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談判無果而終。

為此,普奧聯軍於6月26日重開攻勢,這一次,兩國攻打的重點是日德蘭半島東南部對出的阿爾斯島。7月1日,阿爾斯島淪陷,丹麥方面深知再戰不利,遂提出全盤接受普、奧兩國此前提出的停戰條件。見開戰時的既定目標已經達到,同時也由於擔心擴大戰爭會引發英、法、俄或者瑞典等的干涉,因此,普魯士和奧地利決定見好就收。

10月30日,丹麥與普魯士、奧地利簽訂《維也納和約》,在這份和約里,丹麥聲明將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以及勞恩堡三地永久讓予普、奧。德意志統一通過這場戰爭邁出了實踐的第一步,然而,"戰利品"分配的不均以及長期圍繞德意志事務主導權的明爭暗鬥,又使普魯士、奧地利間出現新的摩擦。摩擦的持續激化,將這對在德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同種裔盟友帶到了分道揚鑣的路口,並最終讓它們在促統一的戰場上重新相遇。

普丹戰爭7年後,普魯士陸續在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法國,最終主導德國北方邦聯獨當一面,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規模。而這,則成為了德國在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統一。自此之後,德意志帝國在數度明主的帶領下走向強國之路,甚至在20世紀上半葉以一國之力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堪稱歷史上一個鮮明的小國逆襲之旅。

只可惜,依靠武統取得的統一誤導了這個民族,讓他們又再度以武力的方式回饋了昔日的強鄰,燃起遍地戰火,生靈塗炭。如今,世界的秩序雖不再總需要以戰爭的形式來做最後的交流,但歷史的悲痛回憶卻時刻鞭策著我們昔日那慘烈的一面。惟願和平的曙光照耀世間每一個角落,讓世間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和平與安詳。

參考資料:

《德國兩次統一之異同》(高梅、周立志)

《Der Deutsch-D?nische Krieg 1864》(德:Johs Nielsen)

《ドイツ史と戦爭: 「軍事史」と「戦爭史」》(三宅正樹、新谷卓、中島浩貴、石津朋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協虎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西北種家,北宋末年的邊境長城,三代戍邊比肩楊家武將的傳奇

TAG:協虎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