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推出Pixel 4智能手機,具有類Face ID的3D和In-Air Gesturing功能
文 | 小C君 · 編譯 | 山海觀
來源 :Patently Apple
CINNO Research 產業資訊,早在3月下旬,Patently Apple就曾發布過一份報告:「在和谷歌、三星和微軟關於手勢識別(In-Air Gesturing)技術商業化的角逐中,蘋果又推手勢識別新專利,可用於現有Macs和iDevices產品」。然後在6月初,我們又發布了另一份報告:「谷歌據稱將在其新的Pixel 4機型上搭載『Aware』手勢識別系統」。現在,我們又得到消息:谷歌的下一代Pixel 4機型將啟用兩項新功能:運動感應和面部解鎖,這將幫助用戶在不觸摸機器的條件下實現對機器的控制。
實際上同樣在今年3月份,Patently Mobile還曾發布過一份報告:「谷歌獲得第二項雷達感測專利,可支持未來的Chromebook和Pixel機型實現手勢識別功能」。谷歌早在2015年就啟動了一個稱作Project Soli的項目,當中就涉及了這種比較先進的手勢識別技術。
至於谷歌的3D人臉識別技術,美國專利局上個月曾公布過一項關於該主題的專利申請。
谷歌的這份3D人臉識別專利涵蓋了雙波段立體深度感應系統的技術、方法、系統和其他機制。這種系統的一個用例就是一些可移動的計算設備(比如智能手機等),這些可移動計算設備可利用該系統來捕獲人的3-D面部特徵,進而實現面部識別或面部跟蹤等目的。
具體來說,深度感應系統首先會將特定波長(例如,對應於紅外光的波長)的電磁輻射(EMR)發射到場景中,然後使用感測器捕獲從場景物體表面反射回的EMR信號,最後系統基於這些反射回的EMR信號生成含有深度信息的圖譜。這裡的場景指從深度感測系統的感測器出發獲得的視場中的內容。
舉例來說,這種立體深度感應系統發射波長為850nm的EMR,並使用兩個感測器感測所發射EMR從一個或多個物理對象表面反射會的電磁信號,最後系統會綜合來自兩個感測器感測到的反射信號進而生成深度圖。由深度感測系統生成的深度圖可以描繪場景中各個對象距深度感測系統的距離。
這種深度感應系統的感測器可能對特定波長更敏感,因此使用這種波長的EMR信號作為發射源可以提高深度感測的精度。不過,這兩種感測器可能無法區分從物體表面反射的EMR和環境中既有的同波長信號,這樣看來,這種深度感應系統的精確度還和環境中的電磁條件有關。例如,當不存在太陽光時,基於波長為850nm 的發射源的深度感測系統可以產生比使用波長為940nm的發射源的深度感測系統更高的感測精度。不過,當存在太陽光時,使用波長為850nm的發射源的深度感測系統獲得的感測精度反而會比使用波長為940nm的發射源的深度感測系統更低。
如下為谷歌專利中的圖1和2,它們是雙波長立體深度感測系統的概念圖。
谷歌的這份3D Face ID專利於2017年12月提交,並於2019年6月由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發布。
到底會是蘋果公司在9月份以手勢識別技術打敗谷歌,還是谷歌的Pixel 4後來居上大放異彩?或許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 END -
更多商務合作,歡迎與小編聯絡!
掃碼請備註:姓名 公司 職位
我是CINNO最強小編, 恭候您多時啦!
※柔性手機專利新造型!屏幕面積增加60%
※重塑鉸鏈Galaxy Fold捲土重來!三星雙旗艦8月和9月先後上市
TAG:未來視界 |